-
扬州市邗江区建华村:美丽乡村有“奔头” 群众生活乐悠悠
走进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建华村,一排排崭新靓丽的住房,一幢幢错落有致的高楼,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道旁古树亭台跃然而出、清溪流水潺潺而来,尽显诗画之美、乡愁之韵……曾经芦苇滩上的经济薄弱村,已经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标兵”“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村”。
来源:学习强国 日期: 2021-07-23
-
扬州市邗江区:标杆项目,这样跑出“加速度”
牛年新春,江苏扬州第一场大会,火了一个词:营商环境,也火了一个项目:奥力通起重机项目。 在日前召开的扬州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大会上,扬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锴竑点赞扬州高新区对奥力通项目的服务推进:从2020年签约到办理施工许可证,仅用了2个半月时间,成为扬州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
来源:学习强国 日期: 2021-07-23
-
扬州市邗江区:“两化融合”打造产业转型“新引擎”
发展互联网经济,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成为邗江区域经济的新战略。
来源:中国邗江网 日期: 2021-07-23
-
生态优先,引领扬州邗江“绿色崛起”
五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区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邗江上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绿色发展,做活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完成了一次经济社会发展的华丽转型。
来源:中国邗江网 日期: 2021-07-23
-
全面小康|扬州仪征马集镇:黑莓产业接“二”连“三” 黑莓小镇富美双收
自2013年黑莓成功嫁接到江苏扬州仪征市马集镇的土地上,便成为马集镇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周边农户因此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幸福日子。
来源:学习强国扬州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7-23
-
全面小康|广陵伏业村:“薄弱村”摘帽 民富村强绘就新画卷
盛夏时节,走进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伏业村,大小池塘星罗棋布,种植大棚鳞次栉比,漂亮别致的小洋楼、干净整洁的公路、绿意盎然的公园、五彩缤纷的鲜花随处可见,一幅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画卷徐徐铺开。
来源:学习强国扬州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7-22
-
全面小康|邗江沿湖村:带领“渔花子村”逆袭为全国“最美新渔村”
他用17年时间,让当初一穷二白的“小渔村”实现了逆袭:从填塘造地到上岸定居,从靠水吃饭到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从贫瘠落后的“渔花子村”一跃成为享誉全国的“最美新渔村”。他就是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的刘德宝。
来源:扬州日报 日期: 2021-07-22
-
全面小康|江都南渡村:扬州第一个“亿元村”的嬗变
江都区邵伯镇南渡村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里柏油路宽阔平整,道路两侧绿意盎然,干净清澈的河道,幽静的公园亭榭,一座座粉墙黛瓦的村舍掩映其中,俨然一幅人居适宜、生态优美的乡村画卷。
来源:“学习强国”扬州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7-22
-
扬州宝应 | 喜笑颜开庆“丰收”
秋分时节,宝应广袤的大地上随处可见丰收的景象。沉甸甸的谷穗在田间有节奏地“唱”着丰收曲,一枝枝白白胖胖的荷藕在农人的手中“微笑”,成熟的黄豆正在田间跳舞般的摇摆着豆荚,勤劳朴实的宝应农民用笑脸迎接着五谷丰登,也欢庆着“中国农民丰收节”。
来源:宝应日报 日期: 2021-07-20
-
首个“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在江苏扬州广陵揭牌
创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来源:法制网 日期: 2021-07-16
-
邗江石桥社区:“融合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气象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石桥社区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汇聚“人人有责”治理力量、整合“人人尽责”多元要素、打造“人人享有”幸福生活,各方联动、居民自治、多元共治、融合为一的社区治理大格局已经形成。
来源:扬州市邗江区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1-06-22
-
“分层参与,有序共治”,绘出“小康新画卷”
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是扬州市最大的城市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多、下岗职工多、贫困家庭多是社区创立之初面临的现实问题。2019年以来,社区创新设立“分层参与,有序共治”的服务模式,绘就了一幅幸福、向上、和谐的“小康新画卷”。
来源:中国江苏网 日期: 2021-06-22
-
高邮南茶村:苏中第一个亿元村
历史上的南茶庵位于高邮市天山镇境内,南与仪征市大仪镇接壤,西与安徽省天长市秦栏镇相邻,曾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古老庵堂
来源:扬州家谱 日期: 2021-06-22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闸蟹叩开“致富门”
近年来,我市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高邮大闸蟹实现生态养殖、设施养殖、规模养殖,在打开市场的同时,也帮助更多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来源:“今日高邮”APP 日期: 2021-06-22
-
扬州邗江沿湖村:渔家姑娘直播带货走出创业路
做文创、开茶吧、办民宿,谱写出一曲生动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沿湖渔歌”,昔日的“穷渔花子村”也变成了“最美渔村”。
来源:扬州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日期: 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