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闸蟹叩开“致富门”

来源:“今日高邮”APP 日期: 2021-06-22

高邮湖大闸蟹是中国十大名蟹之一。近年来,我市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高邮大闸蟹实现生态养殖、设施养殖、规模养殖,在打开市场的同时,也帮助更多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卞桃春是高邮湖畔水产专业合作社“王鲜记”的一名社员,近几个月是他最忙的时候。虽然已经养了近30年螃蟹,但卞师傅告诉记者,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并没赚到什么钱。

卞桃春:以前个人就这么养养,头二十亩田,个人养殖赚不到钱,螃蟹养不大,光有产量,个头小了,卖不出价钱,销路也不好。

过去,蟹农们都习惯“单打独斗”、松散经营,在市场上难以形成合力。几年前,卞桃春加入“王鲜记”,通过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班,卞师傅不仅学到了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了自家蟹塘产量,还凭借和广大蟹农“抱团取暖”的优势,拓宽了大闸蟹的市场销路。

卞桃春:到这里来加入合作社以后进行大投入,我们现在的收入比以前的话翻了两番 。

作为我市特种水产养殖的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王鲜记”已建成了现代化育种场、万亩养殖基地、规模庞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和质检中心。为推广高邮湖生态养殖,企业还在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下,开辟3000多亩滩涂,成立高邮湖畔水产专业合作社,在带领养殖户致富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就业机会。    

当地居民 张娟:在这边工作挺好的, 一个月三四千块钱。

近年来,“王鲜记”还搭上电商“顺风车”,先后入驻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为大闸蟹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王鲜记”的快速发展正是我市推动特种水产养殖的缩影。据统计,目前高邮湖大闸蟹养殖面积达18.78万亩,其中高邮湖养殖8万多亩、池塘养殖超10万亩,养殖年产量8000多吨,产业从业人员3000多人,综合实现年产值8亿多元。产业的壮大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高邮“80后”蟹农 黄猛:因为现在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一线的乡村发展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多,农村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发挥作用,所以我们也很愿意从一线城市扎根农村,投身一线生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