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政策的历史变迁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扶贫实践历程,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扶贫形势的变化,中国的扶贫政策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政府包揽到多元共治,从区域瞄准到个体瞄准,从物质帮扶到扶智,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一个转变。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营造尊崇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五一”前夕,又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受到表彰。然而,他们最美的身姿,并不在捧起鲜花戴上奖章的这一刻。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让实干者得实惠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有关奖励真抓实干的政策举措,传递出“实干得实惠”的鲜明导向。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以法治推动管党治党常态长效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把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管党治党常态长效。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摆脱路径依赖 谱写发展新章
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提出苏北要勇于跳出原有的区域局限和路径依赖,敢于做发展新路的探索者,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苏北地区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补短, 补缺, 补钙
“大走访大落实”在走访中倾听民声、在落实中纾解民忧、在践行中提升能力、在磨砺中锤炼党性,既能补发展之短,又能补能力之缺,更能补精神之钙。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让生态成为句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句容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正确处理好短期与长远、面子与里子、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不求大而求精,不求全而求特。看不准的事,想清楚再干;看得准的事,马上就干,一干到底,永远做最好的自己。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聚力创新,振兴江苏实体经济四个关键词
聚力创新,振兴江苏实体经济可总结为四个词:全球视野,国家战略,江苏情怀,国际企业。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大学城+新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江苏路径
特色小镇的创建既是一种优化生产力布局、注重内涵的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破解有效供给不足、推动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经济模式,还是一种多元参与、体制开放、协同共享的社区或社会治理模式。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农民获得感
江苏农村发展必须注重三大问题:第一,聚焦富民目标实现的最大瓶颈是农民增收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确保江苏农民增收,如何克服短板?增收途径何在?第二,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短板在哪?误区在哪?第三,江苏农村集体经济基础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重。方向在哪?问题在哪?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转型升级,开启“蓝色经济模式”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苏南发展持续加快,与苏北的差距大。二是江苏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土地和生态环境成本较高。三是江苏在新一轮的发展周期,标杆性企业或国际知名企业数量太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动能有减弱的压力。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走进小院子,方知民生事
“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既是全面实现小康、为民惠民利民的政治责任,又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不是临时性、突击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长期性、持久性、全局性的行动。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用好试点的“点效应”
日前召开的中央深改组会议强调,试点要取得实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尽可能把问题穷尽,让矛盾凸显,真正起到压力测试作用。这一要求,对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发挥改革的深刺激强刺激作用
改革的本质是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供给。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
-
“百姓富”的价值向度
“百姓富”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