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圈里走出来的“羊教授” ——记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者陈家振
为进一步强化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和吸纳,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今年7月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等部门联合开展2020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近日评选出10名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徐州苏羊羊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农技推广研究员陈家振名列其中,成为我市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产业兴 环境美 生活富
有了工业园厂房出租、特色种植园,老户人社区又找准时机,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如今全村年人均收入3万元,集体经济收入290.14万元,不仅鼓了村民的腰包,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小木耳撑起扶贫大产业 ——记“十佳职业农民”许正海
种了14年大蒜的王怀岭改种木耳后,今年两个棚能有24万元的收入。他打算再增加几个棚,直言“这是个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在陈大庄村,像王怀岭一样,通过加入合作社种植木耳的贫困户还有十余户,而在食用菌合作社打工的附近村民更是多达100余人。目前合作社年销售额超4000万元,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木耳产业成了村里不折不扣的脱贫产业。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打造优质品牌 实现村集体农户双增收
强化产业扶贫,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抢抓黄墩湖滞洪区扶贫开发和黄河故道扶贫综合开发机遇,整合上级扶贫资金,大力发展与低收入农户增收关联度高、有产业基础的富民项目、龙头项目,全面推进精准扶贫、产业脱贫。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90后小冯致富记
后六段村曾是沛县最偏、最穷的村庄之一。如今,六段村网上经营的多是玻璃产品,放眼望去,整个村子俨然成为各式各样玻璃器皿集散地,每天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的玻璃器皿成千上万件。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小“蓝莓”串起乡村振兴梦
2014年,杨艳春成立了低收入农村妇女奔小康扶持基金,对生活拮据的农村妇女每位免费赠送300株价值近8000元的蓝莓种苗,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并对蓝莓进行保底收购,帮助她们脱贫致富。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大家都小康,才是真小康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作为先富带后富的带头人,李守民谈到对小康的认识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大家都小康,才是真小康!”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新沂转型发展冲刺全面小康
17个重大项目见证着新沂转型发展的喜悦和冲刺小康的澎湃动力。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载歌载舞庆丰收 欢天喜地迎小康
又是一年丰收季,遍地金黄谷满仓。10月24日至25日,2020新沂(棋盘)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风景如画的杨庄新型农民居住区如期举行,农民朋友们在这里欢聚,载歌载舞、放声歌唱,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丰收的喜悦。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从种莲藕到养螃蟹 伊庄镇洪山村:盘活水产养殖,带动村民致富
同时,养殖厂还招收洪山村贺维升、贺广强等35名不能外出打工的留守人员和低收入群体,为他们提供岗位,带动他们脱贫致富。“在家门口上班,每天8小时,每月3000元的收入,比外出强多了,感谢村里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就业机会,流转土地一份收入,到养殖场打工又一份收入,真好!”村民贺维升说。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徐州市探索创新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模式
徐州市还采取“生态修复+整体搬迁开发”模式,引导矿区居民向新的居住区集中。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村庄搬迁约110个,安置居民约4.8万户,不仅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还有效加速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原本的采煤塌陷镇成功实现向国家生态镇、江苏省文明镇跨越转型。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花木产业点亮“花样生活” 徐庄镇岗楼村绿色画笔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我们希望以花木为媒,培育‘美丽产业’,打造集田园休闲观光、健康养生度假、特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美丽经济’链条。”程雷描绘了岗楼村未来的绿色发展画卷。绿树环绕,百花飘香,“美丽产业”的培育,让岗楼村更加“富起来”“美起来”。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乘风破浪”的“海燕” ——记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张海燕
“自己创业成功致富了,也要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张海燕利用公司的平台、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增强了虫草产业开发的力度,彰显了种植基地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以虫草培育技术作为切入点,大力扶持养蚕农户,向蚕农们提供优良蚕种和无偿技术服务,直接帮助经济有困难的农户,帮助排查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公司和基地农户有效链接,实行保护价收购,让利于民,激发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阳光”照亮脱贫路 丰县师寨镇光伏板下种菌菇
农光互补只是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师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拥有木耳标准大棚5000个,从业人员7000余人,经纪人和技术人员200余人,木耳种植规模达1.5亿袋,年产干木耳1.5万吨,产值3亿元,纯收入1.5亿元,带动人均增收5000元。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
-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奔小康的路上,苏化民一个都不落下。他先后在自己企业中安置下岗职工、社区困难人员100多人就业,资助两名家庭困难学生直至大学毕业;出资20万元为社区修建道路,与卧牛村里20多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再就业;平时看到谁家生活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们。多年来,他在尊师重教、助弱扶残、帮带致富、抗洪救灾等社会公益活动中,无偿捐献资金30余万元。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