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产业精耕 激活涟水富民基因
来源:自采稿件 日期: 2021-08-06
麻垛朵朵食用菌产业园带动周边30余户大棚种植食用菌,种植面积220亩,亩均效益约2万元,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生态富民项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淮安市涟水县聚焦富民,以项目为支撑,产业为基础,做好‘生态+’文章,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富民效益最大化。”县农委主任徐军说。
变“盆景”为“风景” 拉长富民产业链
在古淮河廊道的门户保滩镇洪荡村,记者看到瓜蒌种植基地内十多名工人正紧张进行除草和浇灌。“瓜蒌种植风险小,市场行情好,籽和叶可入药,‘吃干榨净’,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基地负责人对记者说。据介绍,洪荡村为“十三五”期间省定经济薄弱村,去年村集体利用扶贫产业引导资金,流转了260亩土地,牵头领办瓜蒌种植合作社,所得效益全部用于低收入户和村集体“双增收”。
涟水县紧紧围绕优质稻米、花卉苗木、畜禽养殖、设施化蔬菜等主导产业,按照“强基础、增活力、延链条”的要求,全力实施农业产业总体规划,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68.6%。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唐集、石湖为核心的优质稻米,以红窑、涟城为核心的设施蔬菜,以保滩、五港为核心的花卉苗木,以南集、黄营为核心的生猪健康养殖,以高沟、成集为核心的家禽生态养殖的五大主导产业板块,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
与此同时, 涟水县加快实施总投资均超10亿元的今世缘粮食循环产业园、农产品物流园集散中心等农业龙头项目,带动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式发展,打响“苏美”酱醋、“今麦郎”面粉、“圆绿”捆蹄等农业品牌,推动“涟水产品”向“涟水品牌”转变。
变“田园”为“公园” 锻造富民“金饭碗”
大东镇瓦滩村主打“绿色牌”,统筹田园景观、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村党总支书记刘泽春介绍,去年4月份以来,已接待了近120批来自上海等地的团队,旅游直接收入240余万元,带动当地群众销售草鸡蛋、菜籽油、玉米面等农副产品达150万元以上。
近两年, 涟水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培育了一大批以生态农业为底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融合农业生产、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等要素,通过把田园变成公园、农产品变成商品,做活了农旅融合这篇大文章。目前,已成功打造了红窑生态旅游区和苏淮生态园2个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保滩镇厉渡村银果叶家庭农场内绿意盎然,游览步道纵横交错,各类标识牌整齐划一,成为市民周末休闲好去处。“现在,农场正常用工40人左右,大部分是本村低收入户,他们每天能挣到60元,等这茬大棚西瓜卖完,我将上马效益更好的食用菌项目,带动周边老百姓一起发财。”农场李老板自信地说。
变“散聚”为“集聚” 打好富民特色牌
涟水县加大资金保障力度,通过整村推进、土地置换等方式,破解要素制约,以国家、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四级联创”为统领,建成县级农业园区26个,变生产和资源要素“散聚”为“集聚”,逐步将园区空间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使之成为承接资本、特色产业转移集聚的高地。
眼下正值芦笋产销旺季,在红窑镇延寿芦笋种植基地,工人们麻利地将刚采摘的新鲜芦笋捆扎、切根、包装,随后运往南京等地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合作社理事长郑标告诉记者,基地已吸纳了100多人就近就业,大多是留守妇女或返乡农民工。“哪怕是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芦笋包装工作,每月都能收入1500多元,如果是采收芦笋,每月至少3000多元。”
据介绍,芦笋常年平均价格每斤4元左右,平均亩产量4000斤,亩均效益近1.1万元,成为涟水县数一数二的富民产业。在基地带动示范下,全县芦笋种植面积近5000亩,跃升为全省最大的设施化芦笋种植基地。县农委副主任赵旭明说,开发的芦笋罐头、芦笋保健饮料和芦笋茶等深加工产品已经上市。
“我们出台了《涟水县农业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扶贫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并即将出台‘涟水县富民十九条’,以政策杠杆撬动生态农业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基地做优。”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目前,徐集乡葛根中药材、黄营乡薄壳山核桃、石湖镇花蔬林果等主导产业基地强势崛起,成为富民壮村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