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大生集团:横跨3个世纪一直未间断生产

来源:交汇点 日期: 2022-04-08

 “枢机之发动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东南。”1899年5月23日,张謇在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开工投产,他的老师翁同龢特地从常熟隔江派小船送来这幅对联。12月17日,交汇点记者在江苏大生集团的生产车间看到,百年前的手工机械纺纱已升级为数字化智能化操作。这家纺织企业横跨3个世纪,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的121个春秋,生产经营一直未间断,被视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中国纺织行业的一个“活标本”。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健宏介绍,1895年,张謇在唐闸通扬运河河畔,圈地68亩,筹建两万纱锭的纱厂。建厂之路困难重重,张謇忍辱蒙讥,历经44个月终于将工厂建成,他取《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把工厂命名为“大生纱厂”。张謇解释“大生”的含义时说,“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此后,他一直以“大生”作为办厂的宗旨和遵循。

张謇以国际化视野经营大生纱厂,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厂房,引进世界一流设备,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并以股份制办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董事会、股东会,制定厂约章程,注册“魁星”商标,发行股票,创造出中国纺织史上的诸多“第一”。从1899年到1921年,大生纱厂由一个发展到4个,获利白银1600万两,成为张謇兴办其它企事业单位、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经营南通城的主要经济来源。

张謇的创新基因,依然在大生集团传承。走进车间,井然有序的生产线上,见不到几个工人。“大生人以恒心办恒业,坚定不移做强做大做优中国纺织业,一直在探索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之路。”沈健宏介绍,2015年,大生集团投资1.6亿元建成国内首条全流程全国产设备数字化纺纱车间,将每万锭用工数将至15人,同时生产效率提升15%,吨纱综合成本下降1000多元,每年实现净现金流3000万元,真正实现自动化、用工少、效能高,该车间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项目,作为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的样板在全国推广。

作为大生集团的“根”,原大生纱厂本部大量工业遗产被精心保护,并将打造成全国纺织工业旅游的目的地、国内外轻纺工业企业的总部集聚地以及国内外纺织服装的展示地等,建设一个集纺织研发、服装设计、信息科技、创意广告等多业态的文化科技创意园区。

而在大生工业园区,这家百年企业正书写新的创新答卷。“我们正在数字化纺纱车间的基础上打造智能纺纱车间,利用5G、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实现全流程信息管理和服务,建设一座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沈健宏说,智能纺纱车间力争明年建成,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届时,整个大生工业园区将成为一座以智能制造为引领,信息技术为支撑,纺纱万锭用工个位数、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真正意义上的“黑灯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