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连云港灌云侍庄街道:“三个融合”绘出美丽乡村幸福图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12-10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街道围绕建设舒适宜居的农民“生活家园、生产乐园、生态田园”目标,积极探索“一户一亮点、一村一幅画”的农房改善新路径,通过农房改善和群众意愿相融合、老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相融合、农房改善和产业发展相融合,高标准打造了“侍荷园”和“侍圩人家”两个新型农村社区,该建设成果在2020年12月召开的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房改善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得充分肯定。两个示范性新型农村社区规划面积712亩,建成后可帮助802户群众改善住房条件。
农房改善+群众意愿,让村民高高兴兴搬新居
广泛宣传农房改善政策。组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参加街道组织的农房政策培训会,将文件整理汇编成一张“政策明白纸”,由街道分管领导上台讲政策、说政策、释政策,带领街、村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利用“流动政策宣传车”、村头大喇叭等宣传工具,重点宣传相关政策,让群众明白推进农村住房改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切实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组织街道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村村到、户户到、庄庄查、屋屋查”,实现行政村、自然村、农户“三个全覆盖”,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建立街村两级台账。在调查摸底时,努力求准、求全,帮助群众理清政策账,算好成本账、利益账、长远账,激发农民群众自愿改善居住条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先申请后实施、先建设后拆除”要求,做好农民新旧住房过渡衔接,避免强拆强建、赶农民上楼。
巧妙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侍荷园”和“侍圩人家”两个项目方案设计初期,为保证群众满意,除了做好宣传发动外,街道还专门组织拟搬迁村民代表到宿迁、盐城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示范社区的房型、户型、公共配套设施、社会治理经验等,着力提升新建社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考察学习回来之后,又逐门逐户征求意见,宣传政策,释疑解难,有效地化解了村民的焦虑心理。
老村改造+新村建设,实现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项目。做好规划设计是建设集中居住区的基础工作。侍庄街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聘请高资质设计单位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在村庄布局规划获批之后,又聘请苏州、连云港等地区的专业设计单位人员来到侍庄街道,认真分析相关村庄的农房分布和周边环境实际情况,精准把握街道农房改善实施项目的建设定位,对项目布点、规划设计、土地保障等环节实行统筹安排,保证农房改善项目科学推进。
优化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按照“五通”“十到位”标准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区域供水通村达户、标准电路进入农房、小区道路主次分明、电视网络方便快捷,完善绿化亮化、公厕建设、垃圾收运、污水处理、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建好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游园、农家书屋,在村民健身活动场所配备必要的健身器材。
注重细节,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将农房改善与文明城市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老村开展“最美人家”“卫生户”“文明之星”等评比活动,激发群众美化家园热情,使每一处水面、村道、人家都成为美丽乡村一景。在新建社区积极注入乡土气息,把本地的“记忆符号”以及优秀的历史文化搬进新社区,新建了村史馆、地方戏大舞台、小村名人墙,开辟“微型菜园”,让老百姓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农房改善+产业发展,让强村富民成为现实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侍圩村制定和实施了以“一园”“一藕”“一棚”为重点的发展规划,先后流转土地2000多亩,打造了500亩豆丹产业园、700亩藕虾混养基地、600亩优质稻米种植基地、200亩黄桃和无花果采摘园,建起了120栋日光温室大棚、1600平方米农产品保鲜库,带动4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成了全县远近闻名的特色养殖基地和特色农林种植基地。截至2020年底,侍圩村人均年收入已从几年前的4000多元跃升到21000多元,村集体年营收超过65万元。“侍荷园”则投入2000多万元建起了千亩虾藕混养区、千米景观长廊,以及龙虾垂钓和采藕体验区,正向着农旅结合方向发展。
村企联手全力推动就近就业。围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重要部署,充分利用灌云经济开发区坐落在侍庄街道这个地理区位优势,鼓励连云港紫燕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企业,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多措并举促进自主创业。注重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结合目前市场需求和农业“一村一品”要求,实施“新型农民培训”等培训工程。联合开发区企业举行用工专场招聘会,帮助低收入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农技、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工业发展等各个职能部门,注重引导扶持,帮助点亮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希望。
下一步,侍庄街道将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新社区社会治理水平,做足“人才、就业、产业”三篇文章,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