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丨扬州仪征市:租土地建大棚返乡村民“就地创业”
来源:“学习强国”扬州学习平台 日期: 2021-11-26
11月9日上午,走进扬州仪征市晨欣绿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眼前是一片诱人绿色,青翠欲滴的苦瓜挂在枝头,硕大的西红柿红得惹眼,年轻“棚主”夏斌正忙着采摘蔬菜,动作比老农还娴熟,尽管忙得满头大汗,却透着几分自在和满足。
今年39岁的夏斌是仪征市新集镇方桥村人,早些年一直在北京打工, 虽然工作干得还不错,但心里割舍不断乡愁。2015年,在夏斌拿出多年的积蓄返乡创业,他说:“年轻人只要肯干,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
刚回到家乡,夏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地问题。“自己家也有大棚,但是面积太小且设施老旧,如果重新盖大棚费用太高。”夏斌说。正在他犯难的时候,村里积极帮他协调土地、贷款等事项,带着他与农户洽谈,几天时间就签下了土地转承包合同。他承租了28亩地“试水”种菜,为了少走弯路,也为了能让大棚早些产生效益,他白天在大棚浇水、施肥、固定植株、预防病虫害、采摘蔬菜,晚上则集中精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种植知识,不断提升种植技术。
夏斌采用蔬菜立体种植模式,实施产销一体化生产经营,很快打开市场。“这几年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好,我还想扩大种植规模、增加蔬菜品种。”2016年,夏斌又承包了20多亩土地,注册成立了晨欣绿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现在的他每天围着蔬菜瓜果转,根据季节变化,菜地里的辣椒、茄子、丝瓜、萝卜等应有尽有。
在自身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的同时,夏斌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他的大棚吸纳了周边20余人就业,人均每年增收3万元。夏斌还坚持优先聘用贫困户到大棚做零杂工,让周边村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下一步,我计划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探索把蔬菜种植的规模一步步向外延伸,在社区建立直销点,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形式逐步完善配送网络。”夏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