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咱们的小康路】江苏淮安刘老庄村:红色土壤绽放幸福之花
来源:淮安新闻网 日期: 2021-08-05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是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那里曾被列为省定经济薄弱村。但如今,这个村不仅脱贫摘帽,还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在一片红色沃土上绽放出了幸福之花。
刘老庄村地处淮安市西北部,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八十二烈士的殉国之地。1981年,刘老庄村实行分田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也随之提升,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村里始终维持着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土地散乱、作物单一,生产效率低下。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村关工委主任、原村支书金成明说:“无非一家就这几亩地,把这几亩地种了以后没什么事了,就在那玩。那时候你想打工都没有机会,村庄零散、废沟废塘多、环境脏乱差。”
直到2009年,刘老庄村仍是江苏省1011个经济薄弱村之一。当时,村里没有一家企业。每年只有稻麦两季轮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仅为3800元,村集体经济还欠债7.8万元。2009年,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刘老庄村成为各级扶贫办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个革命老区因此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金成明说:“江苏省扶贫工作队那时候就住在淮阴区,重点对准我们刘老庄村。2009年开始,刘老庄开始大踏步的前进。”
也正是那一年,当地镇党委采纳了村民的建议,决定请回大家公认的改革“能人”朱林担任刘老庄村党总支书记。当时,55岁的朱林在外地做市政工程,事业蒸蒸日上。但为了改变家乡发展落后的面貌,作为土生土长的刘老庄人,他骨子里那股“拼劲儿”又被点燃,决定回村带大家干一番事业。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党总支书记朱林说:“自己就考虑到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朱林上任后,带领村两委乘着江苏省重点扶贫的“东风”,在村里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拆除所有老庄台、填平废沟塘,新增土地1280亩,同时加快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向高效农业转型。2010年底,全村3200亩土地全部实现流转,打造成果园、精品苗木园,建起了光伏太阳能发电站。也是在2010年,村里的集中居住区——“红色家园”小区建成,全村党员走村入户,动员村民搬迁。2012年1月9日,588户村民全部搬进红色家园。
在流转出来的土地上,规模化高效农业逐步发展起来。土地经营效益大幅提高,这给刘老庄村带来了真金白银,也带回了看到家乡变化后立志返乡奋斗的年轻人。朱海兵就是最早一批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村民朱海兵说:“那时候在想,我们又不比别人笨,为什么我的家乡就是这么贫穷。所以还是想为家乡做一点事情。”
江苏台记者崔雨薇说:“我身边的这些树苗枝叶还不算太繁茂,但再过四个月,就会结出累累的碧根果果实。2017年,村民朱海兵把这一国内少见的树种引进到刘老庄村。短短几年下来,全村的碧根果产业布局已经扩展到近4000亩。”
创业、就业、兴业,刘老庄村的发展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相中了这片红色沃土。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村民郭可元说:“现在我们家门口有很多企业。不需要在外面打工,收入也很可观。”
朱海兵说:“现在我们人手已经不够用了,本村的人已经很难找了,大家都有活干。我们已经从外村请人过来做事了。”
2019年,刘老庄村实现了全部脱贫目标。现在,村民的物管费、合作医疗费、养老保险费都由村里全包;村民家里的孩子上大学和住院看病时村里都给补贴;幼儿园和养老中心就建在村民家门口。村里还大力实施路灯、绿化等美化亮化工程,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善。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村民王永梅说:“环境也好了,路也畅通,我也在小区里上个班。一边照顾老人,一边照顾生意,现在的生活太甜蜜了。”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村民葛从义说:“居住环境非常美。过去我们住的是茅草房子,年年都要修理。现在子女都长大成人,我们老人无后顾之忧。没事的时候在家里摆弄摆弄小菜地,到棋牌室看看书,现在的生活非常好。”
金成明说:“什么是小康标准?这个就是小康标准!我们刘老庄村实现了。”
朱林说:“八十二烈士为我们人民打出来一条平安路。作为我们党的老区的干部,应该把农民带上一条致富路,才能体现出老区的党员传承了烈士精神。这也是对八十二位烈士最好的告慰。”
现在,刘老庄村围绕“红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旅产业。从经济薄弱村到“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刘老庄人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的特色发展之路。这片烈士鲜血染红的英雄土地上,幸福的花儿正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