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进共同富裕,让群众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1-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把“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列入未来五年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充分彰显了江苏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时代担当。
促进农民收入倍增,
共建富裕富足美丽乡村
国研智库首席专家、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沈和指出,促进农民收入倍增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如何把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关键是突出抓好四项工作。
坚持改革开路。农民收入倍增的最大潜力是持续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近年来,我省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民宅基地“三置换”为重点的改革成效显著。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综合效应,让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进一步活起来,让更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激发共同富裕新动能。
强化产业支撑。产业兴旺是农民增收的压舱石。要坚定产业富农不动摇,着力推动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夯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础,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大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让农民在产业兴旺中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发挥头雁效应。优秀乡村干部是农村增收致富的主心骨。我省华西村、永联村、长江村、山泉村等强村富民的实践表明,优秀乡村干部对于推动农民共同富裕起到关键带动作用。必须选准用好农村带头人,配齐配强农村干部队伍,加快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充分释放“头雁效应”,打造共同富裕“强引擎”。
加强村民自治。农民是收入倍增的主体和乡村振兴的根本力量。激发农民增收活力,促进农民收入倍增,必须加快村级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坚持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切实打好“赋权扩能”组合拳,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真正让全体村民都成为共建富裕富足美丽乡村的实践者。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
就业是最大民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下,我省面临着劳动力供给相对短缺、就业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等诸多困难挑战。
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丁宏认为,建设好高质量就业先行区,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目标之间的关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稳定和扩大就业规模的同时努力提升就业质量,发挥好产业投资带动就业的关键性作用。二要更加重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就业带来的“挤出效应”,推动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和职业技能培训深度融合,催生出更多的能工巧匠和卓越工程师,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三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推动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整体提高我省的就业吸引力水平。四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共享经济和灵活就业,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五要推进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更好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人力资源服务中的应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六要妥善应对潜在影响,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下稳就业工作,正视“双控”带来的企业经营性困难,加强监测研判和评估预警,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规模性失业和工资拖欠等系统风险。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同富裕。因此,提高教育水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也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对此,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人才研究中心主任戚湧教授认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要为新时代江苏高校大学生“立德”。坚持党委领导、协同育人、因材施教、面向实际等原则,加强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深入推动高等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转化,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科学价值观,这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也是筑牢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根基的前提。
二要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树人”。进一步更新培养理念与目标,立足高校专业实际效用,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兴趣,构建科学灵活的教学与课程体系。在高校深入推进本科生科研训练工程,鼓励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为本科生科研活动提供服务交流平台,拓宽科研经验和成果交流途径。只有坚持“立德”与“树人”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有效提升教育水平,为江苏、为全国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助力江苏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