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从负债200万元到年收入40万元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8-27

邳州邳城镇新山河村利用4年的时间,摘掉了省级经济薄弱村的帽子,从负债200万元到年收入40万元,村民居住环境从三间平房变成两层小洋楼……这个村是如何做到的?

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效益

新山河村位于邳城镇最北边,以往因为耕地的束缚,年轻人打工出不去,老年人力不从心,种植效率低,经济发展滞后,村集体账上常年零收入甚至负债累累。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村支两委意识到,要想让土地增产增效,推广规模经营与农业机械化种植是关键。

向土地要效益。

“我们当时从老百姓手里以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流转了500亩土地用于集体经营水稻和小麦,利用大型机械操作,省时省力还省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与效益,每年纯收入30万元。”新山河村党总支书记周元蛟介绍说。

靠山吃山。新山河村因地处艾山西南侧的山脚下,自从土地流转后,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则上山种起了果树。与种地相比,种植果树不仅轻松了许多,收入方面也更加可观。

今年64岁的刘付林与老伴种植了3亩多杏树,他对记者说:“咱的杏口感甜、颜色好,拿到市场上卖供不应求,一年能卖六七千元,够我们平时开支的。”

如今,新山河村艾山西坡已发展成熟500多亩果木基地,每年可带动当地300多户村民增收。而村里去年在山坡上开垦的400亩桃园也已经挂果,这又为集体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

新山河村村主任周元振一边打理着桃树一边向记者介绍:“现在主要是养树阶段,一棵桃树只能让它结三四颗果子,不能太多。等树长起来,进入盛果期,大概一亩地桃子的产量能够达到2500公斤左右。”

靠水吃水。在新山河村内270亩龙凤鸭河的河面上,依次排列的光伏板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该光伏发电项目的招引落户,不仅给恬静的村庄添了一道风景,更是分分秒秒地为村子带来集体收益。“每发一千瓦时电就给我们村里提成一分钱,每年基本上有10万多元的固定收入。”周元振说。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有了经济基础,村庄的建设和发展也就更加有了底气。为了让村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村里实施了安居新计划,目前60套新型农村社区住房全部建设完成。

李北京一家是即将入住新小区的第一户村民。回忆起过去蜗居在老房子里的时光,他唏嘘不已:“家里总共六七口人,住在3间平房里,不够住。现在新房子已经装修差不多了,近期我们就可以搬进去了,心里特别高兴。”

新山河村60套新型农村社区住房全部建设完成。

细数村庄近几年的变化,李北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家乡环境的持续向好,也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我们这新房子就像小别墅,小区门口这条路直通村部,旁边就是村卫生室,还有一个小广场,十分方便。现在村庄环境变好了,居住条件也变好了,以后我们的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

随着夜幕降临,白天的暑热散去,原本安静的村庄热闹起来。随着路灯、广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民们茶余饭后的休闲时光也更加多姿多彩。

村民李井栋说:“以前这块地就是荒草地,没有人往这边来。通过整治,广场建好了、道路修好了、路灯也装上了,到处亮堂堂,人气比以前旺多了,咱们村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从最初的村集体负债200万元,到如今的集体年收入4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近8000元,短短4年的时间,新山河村实现了脱贫摘帽,致富渠道也越走越宽广。日趋向好的改变为村庄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新希望。

“下一步,我们把山上果木基地经营好,同时进一步发展深加工,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起来发展,让老百姓切实得到更多实惠,带领大家走好小康之路。”周元蛟表示。

(文/图 徐报融媒记者 颜子舒 通讯员 朱芷萱 王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