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执创新之笔,书写常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4-07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近年来,旅游业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发展取向更加明显,创新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与动力。

常州文旅部门坚定不移走好“资源创造型”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体现国际风范、具有江南韵味、满足多样需求的长三角文旅中轴、休闲度假中心,主客共享、结构优化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建成,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基本完善,充分满足多层次、分众化、高水平文旅需求,积极抢占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的制高点,走出一条以文旅融合、资源整合、产品聚合为导向的旅游业创新发展之路。

聚焦项目建设主战场,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项目引领,提升产业集聚度。坚持“建成一批、引进一批、培育一批”理念,扎实推进大运河—老城厢文旅综合提升、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文旅产品融合创新、文旅品牌塑造传播、文旅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等总投资超1100亿元的51个重点项目,全力实施曹山未来城、环球恐龙城东方侏罗纪、中沙文旅月亮船等标志性龙头项目,打造长三角首屈一指的主题娱乐度假目的地。

突出“补链强链延链”,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两湖”创新区建设、老城厢复兴等,用好组合政策,实施精准招商,加强与知名旅游集团对接合作,加快招引一批示范效应强、带动作用大的精品项目,构建“大文旅+大休闲”产业新坐标。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再升级。推动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培育数字游戏、网络试听、动画电影等优势产业,建设常州市网络视听游戏产业园、西太湖视听元宇宙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形成“创意文化+IP孵化+数字文旅”发展新模式。

深化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创新应用,金刚科技“新一代超现实互动体验系统”入选国家文旅科技创新工程,中华恐龙园创成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博人文化创新项目入选全国文旅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催生沉浸式互动娱乐新场域。

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促进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

新场景新消费加速更迭。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抓手,成立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创建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制定出台《常州市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旅游消费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多样化转变。

积极推动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建成环球恐龙城、青果巷等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古运河夜游、恐龙园D秀等文旅消费精品项目,培育曹山未来城环球中心、江南环球港等文旅消费新地标,“龙城夜未央”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夜间经济品牌之一。

加速文旅消费市场复苏,出台团队游客招徕奖励等政策,推出惠民消费券,打造线上文旅总入口“常享游”平台,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恢复率分别位列全省第二和第一。

新业态新产品亮点纷呈。积极培育“品美食、住美宿”休闲度假产品,加快发展高端餐饮、时尚餐饮、轻奢餐饮等新型业态,引进青羽舍、温德姆至尊、施柏阁等一批精品度假酒店,打造运河天地·龙城夜巷、文化广场、陈渡码头等特色美食地标,评定“常州礼遇”品牌饭店,擦亮“江南美食之都”名片。

引导发展“白天观景、晚上看戏”文旅演艺产品,整合文艺院团、名人故居、工业遗存等资源,建设工人文化宫、古运河书场、金秋书场、义园等一批代表性小剧场,打造园林实景版锡剧《后园会》、运河题材话剧《织梦运河》等沉浸式演出,举办“紫金艺术节分会场”“文艺精品展演季”等系列展演活动,打响“常州有戏”品牌。

打造城景交融样板区,构建主客共享美好生活空间

做好全域旅游“大文章”。构建“一核两带四极四片”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串联融入长江黄金旅游带、大运河文化带、宁杭生态旅游带、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等轴带,培育提升老城厢—古运河、西太湖—长荡湖、天目湖—南山、曹山—茅山、新龙、太湖湾等各具特色、各展其长的文旅组团,彰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之美。

突出城乡融合发展导向,推动天目湖、太湖湾、曹山、茅山、长荡湖等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溧阳市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并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三生融合、三全共享”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在全国推广。

打造城市旅游“会客厅”。加快建设城景一体、适居宜游、消费多元的新型旅游城市,掀起大运河文化旅游长廊建设热潮,高标准实施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盛宣怀故居保护修缮、焦溪古镇申遗等总投资超百亿元的节点工程,激活千年运河文化和江南名城IP,构建点状辐射、带状串联、网状协同的城市旅游新空间,打造长三角重要文旅枢纽。

统筹推进老城厢文旅综合提升工程,整体打造前后北岸、大庙弄、塔寺园、南港等更具辨识度、更有江南韵味的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塑造纺织博览园、三堡街等工业旅游集聚区,谋划复建大观楼、止园等历史经典建筑,助推文旅与生活多维融合、多重沉浸,为市民微度假、微旅游提供更多选择。

扮靓乡村旅游“后花园”,培育乡村游、康养游、研学游、红色游等精品线路、爆款产品,促进农旅文三业聚合发展,建设让城市居民更加向往的美丽乡村田园。

打造高质量、集群化乡村旅游集聚区,建成6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育“溧阳茶舍”“金坛美宿”等民宿特色品牌,推出“稻田里”“花海里”“茶园里”等网红打卡地,365公里“1号公路”每年吸引游客600多万人次。

搭建乡村旅游创业大舞台,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涌现“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姜方俊、张庆等懂技术、肯扎根的乡村旅游带头人。探索“三产带一产”增收新路径,溧阳市乡村旅游带动近10万人年均增收1万多元,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50万元,实现“农路变景点、农区变景区、老乡变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