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高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10
今年以来,共青团徐州市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积极融入“三乡工程”建设,精准聚焦脱贫攻坚重点村、重点人群,探索实施“123+N”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体系,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维度,聚力提升共青团扶贫工作贡献度,高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带好“一支队伍” 把用好农村青年人才 作为扶贫第一抓手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聚焦人才引进、培育激活和优化服务等重点环节,大力实施“新农菁英”培育发展计划,着力构建高质量农村青年人才服务工作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培养本土本乡各领域“新农菁英”共计360人,有效带动近万名青年积极投身农村创业。
率先实施“苏北计划”徐州地方项目,支持乡村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领域。组建1130支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实施“返家乡”社会实践、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点项目。开展涉农人才项目对接会27场,培育和引进高水平涉农创业项目34个,累计签约金额近亿元。创办乡村振兴学堂,开展分层分类技能培训课程27门,覆盖新生代企业家、产业项目带头人达230人,参与青年突破3000人次。作为团中央“青马工程”试点地区、全省高校班唯一试点单位,聘请10名优秀教师作为实践导师指导5组51名学员,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等课题开展实践调研,有效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打造包含“新农精英贷”电商贷、POS贷在内的逾20种金融产品库,发放“新农菁英贷”贷款1.67亿元,重点扶持20个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帮助500余名农村创业青年解决创业难题。举办“创青春”创新创业赛、“赢在徐州”众筹扶贫项目赛等,激发青年双创热情,有效覆盖苏北计划志愿者、返乡创客等各类群体2000人次,选拔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近200个进入项目资源库。
实施“两大项目” 把帮扶困境青年群体作为扶贫第一任务
坚持项目化思维,聚焦农村青少年群体,依托青年志愿服务力量,聚力实施两大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项目,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实效。
一方面实施“希望有约”困境青少年帮扶项目,突出“事实孤儿”群体帮扶,实现891名事实孤儿关爱帮扶全覆盖。持续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品牌活动,2020年共资助省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本、专科学生652名,累计募集善款483.4万元,帮助930名贫困大学新生(含建档立卡)圆梦大学,实现“一个不落,全覆盖”工作目标。扎实做好铜山区黄集镇金楼村扶贫帮扶工作,支持农村发展扶贫资金10万元。
另一方面实施“三个一”志愿行动助力经济薄弱村巩固脱贫成功项目。设计实施品牌项目30个。组建30支先锋志愿服务队,以“带队伍、带项目、带资金”的形式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青少年群体。参与99公益日助力经济薄弱村项目,筹集项目资金320余万元。持续推动“微指尖推动大扶贫”、志愿服务+助力特色小镇建设等扶贫项目,成功搭建精准扶贫“苏创优青”平台。持续开展“童享阳光”、飞young团伴小课堂等关爱项目,建成爱心暑托班93所,多方筹集资金,为全市800个适龄困境青少年每人发放一套“爱心小课桌”,举办品牌活动100余期。
打造“三个中心” 把构筑乡村振兴青年服务体系作为扶贫第一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农村青年创业的关键中枢节点,以“三个中心”为农村青年提供精准技术咨询、数据分析和方案设计,实现优质青创项目和青年人才的提档升级。
一是升级青春大数据中心功能。以大数据应用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多渠道整合团属数据资源,为农村创业青年量身打造金融服务产品13款。
二是打造“1+N”“新农菁英”服务中心。着力构建线下实体服务阵地,“1”即徐州市“新农菁英”星创天地,在市级层面集聚各类农业创业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N”即“新农菁英”基层服务站,建立高校、农村和企业产学研结合机制,打造服务站点48个,在睢宁、铜山等县区建立青年助农众创空间33个。
三是打造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与邮政公司合作重点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整合资源围绕跨境电商产业链开展技能培训、人才交流等服务,通过引进一批跨境电商大卖家在徐州落地发展,带动孵化一批徐州本土跨境电商企业整体升级,该平台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十大开放平台”之一。
实施“N+结对共建” 把做优青春扶贫项目作为扶贫第一关键
全面启动“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暨“青春四进 建功乡村”行动,系统化构筑助力乡村振兴青商体系框架,动员各级青商企业家开展“N+结对共建”,多层次多领域开展扶贫帮扶。
一是系统化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总结睢宁“沙集模式”、沛县“青沛优品”、贾汪马庄精神等,助力打造文明乡村文化旅游品牌,签署村企合作项目40组。联合徐州医科大与马庄共同开发并建设中草药园,形成品牌中草药研发生产基地及产学研一体化工作流程。
二是积极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以“青创优品”电商品牌集群为突破口,选取126款优质产品参与“新农菁英”品牌认证,重点培育“大沙河”“龙门锦鲤”“沛宫”等近百种农产品电商品牌,其中14款产品入选省级产品库。围绕“马庄香包”“非遗小镇”等镇村文化设计开发文创品牌十余项。
三是直播带货补齐营销短板。着力研究运用“短视频+网红”农产品营销模式,联合阿里、拼多多等电商企业开展爱心助农活动,开展直播57场次,累计观看人数286万,销售总金额114.6万元。结合对接陕西省扶贫协作工作要求,协助开发宝鸡市山核桃、黑土猪肉、野生蜂蜜等特色产品,设计开发“麟游琴姐”网络IP形象,帮助当地农产品在各大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带动当地100余人实现脱贫。
(徐报融媒记者 沈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