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丨打通堵点,破解“人地钱”三个“当务之急”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7-21
近日,无锡上市公司美尚生态的一纸公告,表明公司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们的控股子公司取得了由无锡市惠山区农业农村局下发的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将进一步助力公司的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美尚生态发布公告之前,2021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已经出炉,与中央一号文件一脉相承,今年江苏着眼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出台了很多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目的就是加快破除城乡二元制度藩篱,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江苏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先行探索、形成特色。
土地“盘活”带动产业发展
作为一家深耕生态产业20年,主营业务涵盖生态修复、生态文旅、生态产品三大领域的上市公司,美尚生态目前已形成集规划、设计、建设以及旅游运营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能够为客户提供生态环境建设与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
“取得土地经营权证的,是公司承建的无锡古庄生态农业科技园项目,该项目拥有高标准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暨光伏大棚建设范围1844亩,总投资达3.7亿元。”上述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光伏大棚已经顺利并网发电,同时第一批优质柑橘已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市场销售,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公司也以无锡乡村振兴先锋项目的担当,承载了搭建产业链条、辐射周边地区、联动经济发展的使命。而此次获得土地经营权,又将帮助公司把握生态农业的战略发展机遇,促进公司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美尚生态抢抓机遇的背后,是城乡融合曾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地”的方面,如何让农村土地资源真正保得住、用起来、活起来?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就提出,采取“长牙齿”的措施严格保护耕地,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任务,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交易规则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具体路径和办法,基本完成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而针对点状布局的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一号文件又明确要求,依法依规灵活确定地块面积、组合不同用途和面积地块搭配供应,确保“建多少、供多少”。
对于政策的利好,古庄生态农业科技园的一位工作人员深有感受。“我们以大棚观光农业为龙头,建设太阳能发电和无公害观光农业种植基地,通过清洁能源生产与设施农业的结合,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此以外,公司还在矿山修复、土壤修复领域开展了有益探索,利用土地占补平衡政策、尾矿回收等方式,在改善周边乡村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资本“进村”走出振兴路
土地“活”起来,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提供了基础,但堵点依然存在——如何让资本流入农村、造福“三农”?对此,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大力支持村企合作,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在财政信贷资金方面,一号文件要求,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安排要向农业农村倾斜,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鼓励开发适合“三农”特点的抵押贷款业务和专属金融产品,多点发力做好资金保障。
春天里的启东市近海镇新阳村,年前还是空旷的320亩土地上,已然亮出了启东市致韵甜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牌子,且大棚连栋、道路拓宽,忙碌的人们频繁进出。
这一切,源自“企村联建”播下的致富种子。据致韵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目前,450只镀锌架温室大棚已全部完成精品甜瓜育苗,产品日后将远销港澳台地区,预计年产值45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有多达60个村民因此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不仅新阳村,得益于“万企联万村”,牛年开春,总计253个企村联建新农村项目,绽放在启东乡村大地。启东市农业农村局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市2020年企村联建完成指标排名南通第一,共完成市内联建项目253个,所涉联建村261个,在所有行政村中的占比达到100%。
“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之一,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性,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据省农业农村厅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参与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突出号召、引导、激励作用,尽可能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把握好方向。
“过去几年,公司通过自有资金、专项债券、股权融资和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方式,为公司涉农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美尚生态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涉农项目有着独特的行业特点,获取商业银行支持更加困难,更加需要国家政策支持,相信随着更多政策的落实,公司在涉农项目中将获得更多的资金保障与支持,助力公司未来发展。
人才回得去还要留得下
有地,有钱,关键还得有人。与城乡融合有关的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有着土地、资金、人三个角度的“当务之急”。在“人”的方面,如何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建立城乡优质资源下乡长效机制,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卫生人才“县管乡用”制度,建设一批返乡入乡创业园和星创天地,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教师、医生等人员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促进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家乡的苗木资源特别丰富,听说现在营商政策环境都特别好,我就下定决心回家创业。”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打工的朱绍庭,老家是宿迁沭阳,最近,他返乡成立了花木合作社。
朱绍庭所提及的营商环境,是宿迁为返乡人员送上的“创业就业大礼包”。“通过对国家、省级政策的落实和细化,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宿迁提出10项措施。其中,创业贷款扶持、职业培训补贴、返乡创业购房券等五条政策,是对原有政策的完善,与以前相比,待遇水平和补贴标准更高。”宿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去年11月份,全市有9.5万人返乡创业就业,其中返乡就业7.98万人、返乡创业1.52万人。
“生在花乡,长在花乡,我深受家乡沭阳的环境熏陶。”谈及为何回乡创业,江苏苏北花卉副总经理乔亚西表示,多年的花木工作,让他有能力用科学技术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以沭阳月季提档升级项目为例,通过市场调研,乔亚西发现沭阳的月季存在品种档次低等问题。对此,乔亚西组织公司与北京林业大学展开合作,引进3个月季优良新品种,培养研发人员15名,培训月季花农720人次,示范生产面积1000多亩,获批月季的植物新品种权2个,创收达3.1亿元,大大提升了沭阳月季产品竞争力。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关键在于“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畅通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的通道,需要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这样才能推动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城入乡,加快助力乡村实现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