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百姓全面小康 ——宿迁市建筑业发展“十五”回眸
来源:宿迁日报社 日期: 2021-07-19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建筑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市、推动城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发展建筑产业和建筑劳务输出,将建筑产业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把建筑产业作为市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全市建筑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5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1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4.5亿元、外出施工产值14.54亿元、创劳务收入1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92%、27.85%、10.2%和16.2%;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3.7%。“十五”以来,全市建筑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37.2亿元,增加值52.6亿元,从业人员达30.13万人,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12%以上的速度增长。
企业资质与人才培养
企业资质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新增建筑企业37家,其中新办二级资质3家,增项二级资质3家,三级企业及专业企业27家,劳务企业108家,使全市建筑企业总数达到324家。等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达到216家,其中一级企业1家,二级企业14家,三级及专业承包、劳务企业194家。龙头带动作用增强。宿迁建设集团产值达到了8.2亿元,龙头带动作用逐步显现;从南通引进的江苏金昊公司产值达到了5亿元,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兴邦集团产值也超过了2亿元,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人才结构趋于合理。目前,全市共有项目经理2355名,其中2005年特批三级项目经理700余人;评定一级建造师14名,有66人通过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全市建筑业从业人数达22.4万人,从业人员平均数达7.2万人,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23.7%和2.4%。
市场规范与企业经营
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发展。市建设局积极开展建筑施工现场暨监理市场专项整治,下发了《宿迁市建筑施工暨监理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宿迁市建设市场信用暂行办法》、《宿迁市建设市场信用管理手册》等文件,全市有320多家企业领取了信用手册,建设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清欠”工作稳步推进。经江苏省建设信息网统计,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市已完成偿还拖欠工程款2.12亿元,基本完成“清欠”工作。各县区的清欠项目已于去年10月底全部偿清,并申请省清欠办在江苏省建设信息网上予以核销。通过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和“清欠”,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更新经营理念。在经营范围上,我市建筑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触角不断延伸,业务覆盖土木建筑、装饰装修、桩基、顶管、预制、钢结构等多个方面,涉及房地产开发、市政公用、拆迁、劳务、水利、交通、园林绿化等多个领域,经营机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工程质量与科技攻关
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大力推行“棋盘式”监管,规范了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制定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全市全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促进了全市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进一步优化。2005年,全市新增市级文明工地148项,省级文明工地25项,市优质工程72项,获省优“扬子杯”奖13项。“十五”期间,全市共创省级优质工程47项,省级文明工地65项,市级优质工程289项,市级文明工地475项,比“九五”增加了40%以上。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全市各施工企业“双创”意识明显增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员参与“双创”的氛围浓厚。名企业、名企业经理评审推荐工作得到加强,推荐江苏省“最佳企业”1家,优秀企业3家,劳务企业3家,优秀企业经理3名。企业科技攻关成绩显著。通过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全市300多个企业共成立QC小组50多个,申报QC课题66个;其中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8个。
协会改组与企业改制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更好发挥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市建设局按照“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市建筑业协会进行了全面改组。把安全管理职能从建管处划出,由市质安站行使,解决了企业多头管理的烦恼;同时,把装饰装潢协会与建筑业协会合并,重新组建建筑业协会,建管处与建筑业协会合署办公,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指导作用。“十五”期间,我市建筑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全面展开。宿迁建设集团通过股权转让,改制成为股份制集团公司;全市14家二级资质企业有13家完成了改革改制工作,顺利转为股份制或私营企业;三级企业的改制率达到98%。经过改制的企业活力明显增强,企业管理渐趋规范,进一步刺激了我市建筑劳务的发展,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县乡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市场开拓与建筑劳务
“十五”期间,市建设局采取“四轮齐转”战略,引导企业奋力开拓外埠建筑市场,2005年完成省外建筑业总产值14.5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0.2%。宿迁建设集团一次性承接了北京国美家园8栋50万平方米的住宅建设项目;江苏金昊公司先后在新疆、宁夏、广州市场成功注册设立分公司,并承接了中石油总公司近5亿元工程项目。我市建筑业初步形成了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等多种形式开拓外埠市场的局面。加强建筑劳务基地建设,通过定期举办劳务恳谈会、推介会等活动,积极与外地建筑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全市有30多家企业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广州、新疆等地设立办事机构或分公司,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建筑劳务成建制大批量转移。2005年,全市新开拓外埠市场12个,在北京注册的企业10家。到2005年底,我市驻外办事机构达到52个,仅在北京网上注册的企业就达20多家。“十五”期间,我市在北京等地建立千人市场17个,仅北京市场就有4.5万人,宿豫区被北京市建委定为劳务输出基地。去年,我市外出施工队伍总人数达到15.9万人,占社会劳动力的11%,其中90%以上的人员来自农村,外出施工建筑劳务收入达13.9亿元。“十五”期间,我市累计输出劳务40多万人,创劳务收入近3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外出施工致富的农民,在带回发展资金的同时,还带回了实用技术和全新的发展理念,有的投资兴业、捐资助学、修桥铺路,参与家乡建设;有的开办劳务企业,组织乡亲外出施工,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