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高邮市:钱厦村小慈姑变身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来源:扬州日报 日期: 2021-09-01
工人在慈姑田里帮工。
“肥料一定要撒均匀,这样慈姑的长势才能好。”昨天清晨5点,在高邮市经济开发区钱厦村,慈姑种植大户戴德良带领着十多名工人,为慈姑田铺肥。他告诉记者,这些工人都是村里的老年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65岁,每人每天能有100多块钱的收入。
在戴德良的带领下,钱厦村目前共有四个慈姑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超过一千亩,带动全村100多位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小小慈姑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能人回乡,乡村振兴有了带头人
戴德良30岁出头就开始种植慈姑,后来做上慈姑经纪人,从浙江一带贩慈姑卖到江苏。2013年,戴德良在盐城市建湖县承包了三百多亩土地开始规模化种植慈姑。因为选用的品种,产量高、口感好,戴德良的慈姑生意风生水起。这也引起了钱厦村村委会的注意。
“本村能人在外地种植慈姑,我们本村有土地、有劳力,当然希望他能回乡带动村里人共同致富。”2014年,钱厦村村委会主任陶远来一行人来到建湖县,邀请戴德良回乡,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当时我已经59岁了,孩子们都在老家,我也想回去。有这样的机会,自然不需要犹豫。”戴德良介绍,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流转了400亩土地。开启了归乡创业之路。
有种植经验、有销售门路,戴德良的归乡创业之路顺风顺水。“一般种植慈姑三到四年,就需要再种几年水稻,保证土地营养不流失。
我现在基本上是一半土地种慈姑,一半土地种水稻,400亩土地轮流种。”戴德良介绍,2019年的纯收益达到了90万元,今年疫情带来了一些影响,但纯收益不会低于50万元。
头雁效应,小慈姑成为大产业
钱厦村一直就有种植慈姑的传统,但种植慈姑太辛苦。高温要栽,寒冬要采。钱厦村所有农民都耳熟能详的这八个字,形容的是上世纪慈姑种植的场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要把慈姑栽到田里,而一年中最冷、土地冰冻的时候,则是慈姑的采摘季节。
“为了生计,再苦再累也得咬牙熬下去。”戴德良伸出双手,手背上残留的几处疤痕,便是年轻时常年生冻疮留下的印记。
正是因为慈姑种植劳动量大、收益小,钱厦村慈姑种植逐渐萎缩,村民们也纷纷改了行。但戴德良回乡后,村民发现,如今的慈姑种植再也不是当年的那般光景。
“头一年收获的时候,将小慈姑保存在冷库,来年直接种到田里,不用育苗移栽。喷洒农药用机器,不用人工下田喷洒。”戴德良介绍,到了收获季,工人们只需站在田坎上,手持水枪往田里冲水,等慈姑浮到水面上,用漏网捞起来就行,不用再下水手工采摘。
“过去我种过慈姑,夏天晒脱皮、冬天冻掉皮,后来就改行了。这几年在老戴的带领下,我也流转了400亩土地重操就业。”村民郭芝富告诉记者,老戴这人实在,不仅手把手教授种植技术,还帮着联系销路。“现在村里包括我和老戴在内,共有四个慈姑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达到一千多亩。”
共同致富,百余村民家门口就业
结束了一上午的施肥工作,工人们回到戴德良的农场吃午饭,五菜一汤,荤素搭配。
“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中午还免费提供一顿午饭。”今年72岁的郭成良一直在农场里打工,他笑着说:“我家七亩地都流转给了老戴,一年租金有5600块钱。我们庄稼人闲不住,这里工作强度不大,又在家门口,我就一直在这帮工。”
施肥、薅草、冲水、挑拣慈姑……这是郭成良日常的工作内容,一年下来能有三万多元的收入。等到了慈姑收获时节,郭成良还会叫上老伴儿一起来打下手。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老两口一年的总收入能达到五万元左右。
“村里像郭成良这样在慈姑地里帮工的,共有一百多名。”陶远来表示,如今,小慈姑真正成为了钱厦村村民致富的“小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