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调研行丨江阴长江村的新图景:发展高质量,环境高颜值,惠民高标准
来源:现代快报网 日期: 2021-07-27
现代快报讯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江阴市长江村是长江边一个极不起眼的贫穷小渔村:荒滩涂、茅草房,吃不饱是常事,村民们只能靠打鱼、编芦花靴筒度荒。直到改革开放一声春雷,惊醒了这片沉寂的土地。
四十多年来,长江村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经济总量超600亿,净资产超200亿的知名幸福村。长江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俞春飞表示:我们始终坚持老书记“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理念,坚持敢想、敢闯、实干,为长江村人打造了“家家有别墅,人人有股份、户户有存款、个个有金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江村村貌
产业为轴,推动发展高质量
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实体经济,是长江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民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俞春飞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长江村以创新助推传统产业提升,以转型加速新兴产业拓展,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钢铁产业、拆船产业是长江村多年来培植的根基, 面对传统产业“两高一低”的困境,长江村坚持“绿色拆船”,对原有陈旧拆船设备、老式拆解方法进行“绿色”升级,现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环保拆船基地,年拆解废船舶能力达百万吨。
同时,坚持“科技炼钢”,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新长江集团旗下长强钢铁 2012年成功牵手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成立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旗下长达钢铁则成功取得国内首家螺纹钢德标认证资格,长江钢管公司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钢管交易配送中心。
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长江村重点转向房地产、高端冶金制造、港口物流、拆船、远洋运输、海洋工程和金融投资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以人才、科技、管理为引领,全力打造村级经济发展新优势。2011——2018年,现代服务业产值从160亿元提升至300亿元,同比增长87%,在总产值中占比从35%提升到52%,为村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长江村家家住别墅
生态为基,打造环境高颜值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长江村,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在村规划、发展中时时刻刻坚持的原则和底线。
聚力长江大保护。长江村依江而生、依江而兴,7公里的长江岸线是长江村得天独厚的资源。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思想指导下,长江村以“美丽长江”为使命担当,全面实施母亲河保护工程。
2018年用于企业技改和环境保护的经费达3.5亿元,最大限度减轻企业发展对环境容量的压力,真正做到还江于民、还绿于民。投资2.4亿元为沿江港口高标准增设防尘装置,碧水与蓝天交相辉映,绿色港口成为了长江村一道靓丽风景。
合理布局村庄规划,构建绿色大框架。长江村北布局产业集中区,辅以200亩农林科技园,建成了“宜工宜商”的绿色“钱袋子”;村中建成了120亩的中央公园,绿树成荫、荷叶田田,座座别墅镶嵌其中,建成了宜人宜居的“美村子”;村南建成了1000亩的长江之星湿地生态园,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打造了宜乐宜游的“氧罐子”。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在长江村,出门不足百米就有健身场所,方圆500米就有公园,村级景点近百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民生为本,实现惠民高标准
住在长江村别墅三区169号的李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16年毕业,我就回到了长江村工作,2018年结婚,拿到了村里发放的婚嫁金;2019年,我养了个儿子,拿到了村里发放的生育金,爸爸年满六十岁,免费参加村里的各种旅游活动,我觉得生活在长江村很幸福。”
村民顾秀凤今年66岁,谈及长江村的变化,她记忆犹新、滔滔不绝:“43年前我刚嫁来长江村,这里都是烂泥路、平房,2004年,村里建起了别墅,不要村民出一分钱。我家现在9口人,四世同堂,一家人住在一起很和睦、很开心。”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长江村始终坚持“既富口袋、更富脑袋”,在送黄金、送别墅、送股份“老三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满足村民多样化、差异化、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每年定期为村民职工举办健康讲座,提供免费体检、心理疏导服务;2017年起,每年组织村民“千人游”,先后赴香港、北京、桂林等地旅游参观,至今已达到3000人次;特邀管峻、姜昆等艺术名家送福进村、送欢笑下基层……
为普通村民发放婚嫁金、生育金、丧亡抚恤金、助学金、奖学金“新五金”,金额最高达10000元;对特殊人群给予特别保障,70岁以上至百岁老人每月发放300-5000元不等的尊老金,对重大疾病、突发性灾难对象发放“爱心互助基金”,长江村每年直接用于村民福利性支出的资金约5000万元,构筑了一张“大连接、广覆盖”的村级保障体系网。
(通讯员 刁衍 朱俊书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陈敏/文 见习记者 张园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