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投资篇:推动协调发展 建设美好江苏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 日期: 2021-08-17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小到大,投资种类不断丰富,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投资总量迅速增长,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的投资管理模式适应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江苏积极稳妥地推行了建设领域投资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合理把握社会经济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扩大,累计完成全社会投资额逾40万亿元,年均增长22.1%。从投资改革的历程和投资总量的运行规律来分析,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1990年。这一阶段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4.9亿元,年均增长26.2%。这一阶段我省投资体制改革处于起步阶段,简政放权,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财政预算内拨款实行“拨改贷”,地方财政利用机动财力和预算外收入不断扩大基建投入,1990年基建投资中地方投资所占比重达到55.2%,同时为了弥补基建不足,面对老企业机器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的现实,为增强经济建设的实力,逐步加强了技术改造投资的份额,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了有效的挖潜、革新、改造,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02.9亿元,1990年全省技改投入41.5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14倍。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江苏投资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在农村集体投资的迅猛发展,为乡镇企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七五”时期,全省累计完成农村集体投资329.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7%,位居全国首位,巨大的投入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巩固和壮大了乡镇的传统产业,并形成了机械、纺织服装、化学、建材和冶金五大传统支柱产业。
(二)第二阶段,1991-1993年。随着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融资渠道的拓宽,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样化的特征逐渐显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迅速增长。这一阶段,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5.9亿元,年平均增长43.5%。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4.2亿元,其中国有经济403.7亿元,集体经济493.1亿元,个体经济161.4亿元,其他经济86.0亿元,各类投资主体并存的格局初步形成。“七五”末期,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强发展外向型经济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加速发展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意见》后,我省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吸收利用外资的力度明显加大,三年间共吸收利用外资150.5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6%,在全国位居前列。同时,由于投资决策权限的逐步放宽,地方和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中央项目投资的份额逐渐减少,1993年,基建投资中的中央占27.7%,地方投资占72.3%;技术改造投资中央项目占18.3%,地方项目占81.7%。不难看出,这一阶段主要是依靠地方财力和企业自筹而形成投资。
(三)第三阶段,1994-1997年。针对前一阶段投资增长过快,导致物价上涨,影响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局面,1994年初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的通知》。通知发出后,各级政府在宏观调控上采取了一系列必要措施,如对项目进行清理,停缓建了一批项目,严格掌握新开工项目,从严控制资金的投放,成功地抑制了投资增长过速势头。这一时期,全省累计完成投资7163.9亿元,年均增长18.8%。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投资建设领域逐步实行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建立和规范了投资主体的风险约束机制,投资管理由直接变为间接,开始形成以产业政策为核心,以资金源头控制为主要手段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这一时期投资调控始终围绕“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主旋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强。1997年,农业水利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3.5%,能源占7.3%,交通邮电占11.3%,较调整初期的1993年分别提高了1.5个、2.5个和4.8个百分点。随着市场机制的初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程度继续提高,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各种经济主体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进行了合理配置,1997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占37.5%,集体经济占20.3%,个体经济占15.7%,外资等其他经济占26.5%。
(四)第四阶段,1998-2003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原有的一些消费热点逐渐平淡,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稳中趋降,需求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受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受阻,以致相当一部分产品收缩在国内市场上。这种市场波及的滞后效应在1999年显现无疑,当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8.2%,降到了谷底。在此宏观背景下,中央及时作出了“扩大内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决策,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国家先后发行了2350亿元国债,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江苏省委、省政府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按照既有利于启动内需,又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长远发展,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债资金,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住宅建设步伐,积极吸引外资,引导和调动城乡集体、城乡个体私营经济投资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3年底,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35.8 亿元,比2002年增长38.6 %;其中,国有及其他投资完成3664.8 亿元,增长57.4 %,两项增幅均创十年之最。从行业分布看,投资多、增长快的一是以城市建设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业,二是电力工业,三是交通运输业,三项投资分别为514.0亿元、248.6亿元、346.7亿元,增长111.6%、80.9%和43.2%。
(五)第五阶段,2004-2007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加入WTO的进程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国的经济增长再次加速。进入2004年之后,出现了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物价上涨压力增大等问题,政府和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经济出现过热势头的时期。2004年4月,根据一季度部分行业投资继续膨胀的问题,国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得到了抑制,2004年我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27.6亿元,同比增长28.0%,增幅比2003年下降了8.6个百分点。2005年财政、货币、产业政策都保持了稳健性,宏观调控延续了2004年的“突出重点,注重微调,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基本原则,既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经济快速发展,投资增幅也比较高,我省当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71.4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增幅与上年一样为28.0%。2007年6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了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等突出问题,决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到2007年底,我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68.1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幅进一步回落。
(六)第六阶段,2008-2012年。这一阶段虽然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但由于措施得当、应对有方,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高速发展,年均增速达20.9%。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为了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刺激经济较快增长,中央政府出台了加大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等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江苏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10项政策措施,迅速启动3000亿元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用来扩需求、保增长、促发展。随着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成效也不断得到显现,2009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49.9亿元,增幅也提高到25.8%。2011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先升后降,下半年开始逐月回落;2012年,在国家稳投资、保增长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全省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706.6亿元,总量跨上新台阶,首次超过3万亿元。
(七)第七阶段,2013-2017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长三角一体化、沿海发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等重大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为投资发展带来新机遇和广阔空间。面对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入中高速增长新形势、新常态,全省上下转观念、换思路、出举措、谋发展,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调整投资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阶段虽然增速逐步趋缓,但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高位运行,累计完成投资225811.5亿元,年均增长10.8%。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13-2017年,全省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4%、47.7%、44.8%、42.0%和32.2%,分别拉动当年经济增长4.6、4.1、3.8、3.3和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作用效果显著。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建设成果卓著
(一)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1、农村投资稳定增长
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各地就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契机,率先在农村内部进行统筹工农收益矛盾的实践。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苏南抓住这个机遇,率先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同时就地转移非农劳动力,启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这种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不仅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而且具有中国特色,形成了举世瞩目的“苏南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集体投资的迅猛发展为江苏乡镇企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5至1997年,我省累计完成农村集体投资2756.5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4.5%,居全国首位。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工业园区的建立,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在体制改革中向外资、股份制企业、私营个体投资等多元经济转型,从苏南经济发达的县(市)开始,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逐渐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联动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江苏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大力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特别是近十年来,第一产业投资累计达2052.6亿元,年均增长15.4%,几乎与同期全社会投资持平,我省呈现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发展在为保持全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提供支撑的同时,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坚实基础。
2、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不断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但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是制定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规划、政策,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日益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有多大,它的发展水平和变化态势怎样,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江苏“科技兴省”战略的逐步实施,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个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蓬勃兴起,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2008-2016年为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完成投资47593.9亿元,年均增长21.6%,快于同期全社会投资增幅5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投资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第三产业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提升整个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且在总量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在结构上影响着经济结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从总量上看,江苏第三产业投资是随着全省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的,以2008-2017年为例:十年中,全省第三产业共完成投资164021.5亿元,年均增长16.9%。 其中,2017第三产业投资达26244.4亿元,比2007年增长3.8倍。从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看,2008-2017年第三产业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平均为48.3%。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使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大批富余劳动力,加上自然人口增长,新成长的劳动力的增加,妥善安置就业人员成了稳定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大重要问题。第三产业具有行业众多,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于一体的独特优势,既能提供简单劳动就业机会,又能提供复杂劳动的就业机会,有较大的就业容纳能力,因此安置了大批的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二)民间投资发展迅猛,成为投资主要推动力
江苏民间投资起步于“七五”时期,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努力开拓外向型经济的两次浪潮中把握住机会,于“八五”时期快速壮大起来。“九五”初期由于受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和国内市场结构性饱和的双重制约,民间投资的总量裹足不前。1998年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启动民间投资作为推动投资增长的着眼点,使全省民间投资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出投资总量攀升、增长速度加快、所占比重提高的趋势。经过十年发展,“十一五”时期民间投资已经占据投资领域主导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民间投资进一步发展壮大。2012年全省民间投资完成额为21293.5亿元,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2017年达到37485.5亿元,是2012年的1.8倍。2013-2017年,全省民间投资累计完成额为156320.5亿元,年均增长12.0%,高于同期全部项目投资增幅1.2个百分点。在投资增幅提高的同时,民间投资的份额也不断提升,占全部投资总额的比重从67.2%提高到70.7%。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非常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把区域共同发展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距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按照不同区域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的要求,赋予区域发展新的内涵,形成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全面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放大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叠加效应,加快苏北振兴、苏中崛起、苏南提升,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从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2012年苏南完成投资17404.3亿元,占全省比重为54.9%;苏中完成投资6121.6亿元,占全省比重为19.3%;苏北完成投资8180.6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5.8%。到2017年,三大区域差距明显缩小,苏南完成投资23548.5亿元,占全省比重为44.4%,较2012年下降10.5个百分点;苏中完成投资12258.8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3.1%,较2012年提高3.8个百分点;苏北完成投资17192.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32.4%,较2012年提高6.6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力推进
基础设施是社会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有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对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具有重要意义。从近五年数据来看,2013-2017年全省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5680.3亿元,年均增长16.1%,高于同期全部投资增速5.3个百分点。
1、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2013-2017年,全省交通运输累计完成投资8913.7亿元,年均增长14.1%;其中道路运输业完成投资6845.0亿元,水上运输业完成投资1459.2亿元,铁路运输业完成投资325.3亿元,航空运输业完成投资157.4亿元。公路、铁路、水路、航空重点项目纷纷落地开花:南通至洋口港区高速公路(一期)、临海高等级公路灌江口大桥建成通车,沪通大桥公路南北接线工程启动;宁启铁路、郑徐客运专线相继开通运营,徐宿淮盐城际铁路、沿海铁路盐城至南通段开工建设;全国最大的内河水运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实现初通;南京禄口机场二期工程建成启用,徐州观音山机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正在向铁、水、空等领域迈进,形成多个综合交通枢纽,打造立体交通走廊。
2、电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离不开电力的保障和支撑。2013-2017年全省共投入4948.8亿元用于电网建设,年均增长17.9%,超过同时期全部投资增速7.1个百分点,有力保障了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为促进江苏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省电力建设注重优化省内电源结构。2013-2017年,全省水力、风力、核力、太阳能等发电共投入2403.7亿元,年均增长48.8%,占全部电力生产投资的比重从37.4%提高到66.4%。在推进核电建设、加强海上风电开发、推进光伏发电应用的同时,科学规划、有序发展煤电。2013-2017年,全省火力发电共投入1665.9亿元,年均增长3.9%。
3、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其建设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为加快推进全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信息化水平提升,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各类资金积极参与信息基础设施投资。2013-2017年,全省信息传输、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968.3亿元,年均增长9.8%,其中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完成投资584.2亿元,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完成投资384.2亿元。
4、生态环境投入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投资完成总量较多。2013-2017年全省水利、环境、公共设施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共18638.6亿元,年均增长18.2%,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52.2%。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达到了16154.3亿元,年均增长18.4%,在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比重最大、增速最快;水利管理业的投资为1863.2亿元,年均增长17.3%;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投资为621.1亿元,年均增长16.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省投资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现阶段,江苏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上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补短板、惠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