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南通:慈善人人参与 温暖你我共享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9-05

10元、50元、自定义金额……8月以来,南通市闹市区各大电子屏上新增了捐赠二维码,人们扫码可查看新近推出的慈善项目及介绍、追溯善款去向,并为慈善项目捐出一份爱。

2022年9月5日是第七个“中华慈善日”,主题是“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中华慈善日”前夕,记者赴江海之城南通专访张謇嫡孙女、今年104岁高龄的张柔武老人,重温其祖父张謇开创江苏近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历程,采集新时代慈善故事,从中看到一个“人人参与、你我共享”的江苏现代慈善事业正在向我们走来。

一片情:传承张謇慈善公益事业

南通踞江海之利,凭江海而兴。1919年春天,张謇第二个孙女张柔武于南通出生。1919年前后30余年里,张謇的慈善事业与张柔武“同成长”。1912年至1920年,南通3座养老院依次建成;1916年,狼山盲哑学校创立,这是中国人以自己的力量创办的第一所盲哑学校; 1922年,助产护士讲习所创办……

张柔武长期生活在南通,比起听,她更多地是通过看去了解祖父张謇的慈善事业。“祖父总喜欢慈爱地摸我们的头和手。”张柔武与祖父张謇共度了7年多时光。“但祖父实在太忙,我们围绕在祖父膝前的机会不多,祖父更不会对我们说太多慈善的道理。”

与张謇践行的慈善相比,幼年张柔武更真切地感受到的是祖父的节俭。“祖父注重培养我们自小养成节俭习惯。”张柔武说,晚辈见祖父时,不穿绸缎衣衫;进餐时按需取餐,不许随便倒掉剩饭剩菜。

随着年龄渐长,识事愈多,对于祖父一生事业的关键词——“实业、教育、慈善”,张柔武有了更多感悟,也以身体力行传承祖父的慈善事业。26年前,南通市慈善总会成立,每年春节前,只要身体情况允许,张柔武必定亲自将装有捐款的信封送到慈善总会,每次捐款1000元至4000元不等。

日积月累,张柔武也成了南通慈善的“金字招牌”,带动更多人共同奉献。去年1月,以张柔武名字命名的小额慈善冠名基金“张柔武爱心基金”成立。截至今年7月底,该基金共收到社会各界爱心捐款23.18万元。

今年“中华慈善日”前夕,记者在张柔武家中见到前来看望她的基金会捐款者。67岁的陈建国衣着朴素,衣服洗得颜色发白,但他曾一次性捐给“张柔武爱心基金”1万元。陈建国告诉记者:“我的爸爸、哥哥和姐姐都毕业于张謇老先生创办的南通师范学校。”

“我生于南通、长于南通,我的企业也办在南通,希望能像张謇老先生一样,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基金会成立后,江苏安惠生物科技董事长陈惠一口气捐赠10万元。他还带着公司食用菌技术、菌种、渠道等资源去安徽金寨、贵州铜仁、江苏泗阳等地,累计帮助6000户村民实现产业致富。“目前,每户平均年增收约5万元。”陈惠说。

一座城:打造向上向善的精神楼宇

“以‘张柔武爱心基金’这一微观视角,能窥见南通这座城市‘人人参与、你我共享’的大爱力量。”南通市民政局局长汤雄说。去年9月,南通在全省率先出台“慈善之城”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以“慈善为民、共享发展”为核心理念,将“慈善之城”建设纳入南通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在南通“慈善之城”建设启动仪式上,20余家企业现场向“张謇慈善基金”捐赠8380万元,生动传承张謇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

为推动“慈善之城”建设,南通计划每两年开展一次慈善事业通报表扬;建成南通慈善项目库,打造10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慈善项目,慈善活动年增长率达10%;完善慈善荣誉激励回馈机制和综合监管体系,慈善信息公开达标率100%。

城市慈善形象焕新,内涵更要提升。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座城市,不仅需要有巍然耸立的高楼大厦,也需要有向上向善的精神楼宇。

“南通有着家国情怀、实干兴邦、勇扛社会责任的浓厚慈善传统,我们有信心将南通建成现代慈善之城,打造一张城市爱心名片。”南通市慈善总会会长黄巍东告诉记者,比起善款募集金额的多寡,市民广泛地主动参与慈善更为重要,凡人善举尤显珍贵。南通将通过项目充分调动每一名市民参与到慈善事业中。经过半年的调研,今年9月,南通将推出未成年人帮扶项目,精准“跟踪式”帮助缺乏关爱的未成年人,直至他们就业。

南通“慈善之城”也正是全省新时代慈善事业的缩影。“当前,要广泛传播慈善理念,唤醒全社会的公益自觉。”省慈善总会会长蒋宏坤介绍,张謇慈善事业是江苏慈善文化的品牌,江苏将持续传承张謇慈善传统,同时挖掘民间爱心故事,带动更多人共同参与慈善。

一座馆:记录中华大地上的涓滴善意

在位于南通的中华慈善博物馆,一张密布标记的老地图引人瞩目。“南通到处都有张謇办慈善实事的痕迹。张謇广为人知的是状元身份和创办大生企业,实际上他的慈善事业也值得重笔描摹。”中华慈善博物馆征集陈列部主任程伟参与了建馆全过程。

“张謇的慈善理念相当超前,他以实业为后盾,以南通为基地,将传统慈善救济之举拓展为近代慈善事业。”程伟介绍,张謇创办学校、养老院、盲哑学校等一系列社会机构,建立幼有所抚、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的社会保障体系。

黄巍东介绍,张謇用实业行善,注重以教育帮助弱势群体自力更生,怀揣散尽家产以济天下的理念,这些都是近代慈善的体现。而现代慈善的特征是慈善筹资的自主性、多元性、公共性,互联网让慈善的参与更便捷和公开,使普通人也可以力所能及、随时随地参与慈善。

馆内记录着一个个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涓滴善意故事,令人动容。“磨刀老人”吴锦泉用走街串巷磨刀挣来的一枚枚硬币做慈善,累计捐款超20万元;“莫文隋”匿名资助贫困学子24年,“做好事不留名”的善举引起众人效仿;白方礼老人仅靠着蹬三轮车,用自己后半辈子的积蓄资助300余名贫困学子……

中华慈善博物馆的故事还在延续,江苏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目前,全省共有慈善组织741家,注册志愿者达2207.11万名,志愿队伍10.69万个。2021年度“慈善一日捐”,我省共募集资金1470.3万元。省慈善总会联合全省慈善组织推进“互联网+慈善”,去年全省网络募捐总额超3.4亿元,其中“99公益日”募捐达2.3亿元,在参与活动的全国355家公募机构中排第五名。

在江苏,光彩夺目的慈善事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各类慈善品牌救助项目正在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2017年以来,我省累计实施帮扶项目7080个,投入帮扶资金30.86亿元。2020年以来,全省为抗击疫情募捐慈善款物累计超过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