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区社保中心:织密保障网 托稳幸福梦
来源:六合区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1-07-26
拓展服务渠道提供“一站式”服务,送政策、服务到街镇、村居、企业,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为困难人员办理免费居民医保,帮助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筑牢重特大疾病保障“防线”,及时、有序调整、发放养老金……今年以来,区社保中心结合职能开展了系列社会保障服务活动,织密了社会保障网,稳稳地托起了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幸福梦,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拓展服务渠道,
倡导人社服务“新模式”
六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大厅(以下简称“人社服务大厅”)位于市民中心三楼,总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整个大厅按照区级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标准设计,标配了咨询引导、窗口受理、自助服务、休息等候等功能区,为市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受理承办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事人才、退休审批、社会保障卡等10类业务122个事项,服务对象覆盖全区6000多户用人单位、60万城乡居民。今年1-10月,总办件量达158678件,日均办件量774件。
今年以来,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人社服务工作实际,力推了线上办、预约办、暂缓办、自助办、错峰办等业务办理模式,有效缓解了区级人社服务大厅办事人员聚集扎堆和排队等候现象,高峰期业务流量同比下降近30%。截至目前,我区参保缴费、待遇支付等社保(医保)主体业务均可通过南京市人社局网站、“我的南京”APP、“南京社保”微信公众号等不见面渠道办理,不出门即可“网上办”“掌上办”。社会保险自助查询打印和社会保障卡自助制卡设备已实现区内9个街镇全覆盖,办事群众可选择到就近网点自助办理、即办即走。同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人社业务“放管服”。结合街镇集成改革的推进实施,制定《六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推进落实区、街镇、社区三级人社服务平台65个公共服务事项同质化、规范化,全面提升街镇、社区经办能力和服务效能,实现人社日常业务“就近办、一门办、一窗办、一网办、全区办”,切实方便服务对象在“家门口”办理业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服务规上企业,送政策保用工稳就业
今年初,一场场以“送政策、保用工、稳就业”为主题的企业复工复产服务指导专题活动开到了街镇、社区,为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指导,在助力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惠企政策、指导相关人员做好惠企服务,实现更好地发展。
一项项惠企助企政策在企业落实、落细,一个个指导组走进企业开展服务指导,为企业有序良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送政策、保用工、稳就业”主题活动期间,区人社局领导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组成三个专项服务指导组分别就企业关心的用工招工问题、稳岗补贴、以工代训补贴,社保费的免减缓等各项惠企政策以及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劳动关系合规处理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现场就企业负责人关于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劳资困扰咨询提问进行解惑答疑、细心指导。对于现场无法解答、解决的问题,指导组及时地进行梳理,做好跟踪服务和及时反馈。
在主动对接、靠前服务的基础上,指导组通过强化企业用工服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确保线上招聘“不打烊”,落实稳岗返还和社保费减免缓政策等系列举措,最大限度保障了企业用工,减轻了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落实社保费减免,为企业纾难解困
“国家的政策好,区人社局落实动作快、工作细、服务好,为企业复工复产送来了‘及时雨’。”区内一家电池生产企业如是说。他说的‘及时雨’是社保费减免政策。受惠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该企业近800名参保员工预计全年可减免社保费约630万元。
阶段性企业社保费减免政策出台后,区社保中心采取多种举措,快速、精准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用“真金白银”切实为企业纾解困难,支持区内企业稳定、扩大就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10月底,该政策共为区内6360家参保单位减负52583.21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3046.29万元,失业保险1377.23万元,工伤保险785.44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374.25万元(2-6月)。作为职能部门,该中心及时、高效地将各项保市场主体政策落在了实处,为区内规模较大的中小型企业做好服务,企业也在帮助下迎来了较好的发展契机,扩大了生产规模,接收了微型企业部分未吸纳的劳动力,很多因疫情影响中断参保的职工实现再就业得以续保。
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疫情防控期间,区人社局还推出了“不见面”服务,指导企业通过临时开通的电子邮箱、电话传真、材料邮寄等渠道办理业务,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减免政策。
开展精准扶贫,让困难群体看得起病
结合职能,区社保中心居民医保科把“六保”作为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面向困难群体,落实免费参保、提高报销比例、加大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力度等举措要求,以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开展精准扶贫,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困难人员真正看得起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根据南京市统一规定,我区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的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重点优抚对象、享受政府基本生活保障的孤儿、特困职工家庭子女、持有二级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重度残疾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等9类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不缴费,由财政全额补助。截至2020年10月,我区共为1.65万名困难人员办理了免费参保工作,为之配套区级财政补助资金1376.77万元。
在此基础上,根据南京市统一部署,我区明确在一个待遇年度内,困难人员个人自付金额超过1万元以上费用,即可享受大病保险待遇,报销比例在普通人员相应费用段基础上再提高5%,让他们安心就医。
为进一步体现对困难人员的倾斜支付和精准保障,我区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方面,将困难人员医保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分段保障起付线设定为1万元(普通群体为3万元),且报销比例比普通群体高10%。2019年度,区财政为该项保障待遇拟定配套资金1000万元,共实际发放待遇1474人、889万元,其中困难人员612人、占比41.5%,发放金额529万元、占比59.5%。
代缴养老保险,解困难人员后顾之忧
自2018年起,我区为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部门认定的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今年以来,我区累计为5342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办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缴手续,共计支出775万余元。该项政策的实施,解了困难群体的后顾之忧,夯实了他们的养老保障根基。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文件要求,我区不仅为符合认定条件的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同时还为其中年满60周岁,同时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建档立卡未脱贫、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三类人员办理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定期待遇的手续。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区共有7690名困难群体领取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其中按文件要求为其直接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的困难群体共计39人。
区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中心将联合区扶贫办、区民政、区残联等部门,有序开展好困难人员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缴工作,进一步核实是否有遗留的困难群体,切实做好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应保尽保。
重特大疾病有保障,小康路上不掉队
“没想到还有这笔费用,真是雪中送炭。”拿到20万元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金,家住雄州街道冶浦社区的林先生激动地说。2018年,林先生年仅1周岁多的儿子被确诊为白血病。为给孩子凑钱看病,林先生不但借遍了亲朋好友,还计划把购置不久的房子卖掉。“我们2019年就花掉了152.6万,巨额的医疗费,压得一家人根本喘不过来气。”
考虑到孩子还在接受治疗,后面仍需一大笔治疗费,区社保中心开辟“绿色通道”,提前给予报销。按照相关规定,已产生的152.6万元医疗费,可报销106.9万元。更让他惊喜的是,根据六合区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保障政策,剩下的40多万,还可以享受20万的封顶报销,不用申报就能享受保障待遇,让他有了继续给儿子看病的底气。
林先生只是我区实施重特大疾病保障的受益者之一。区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和风险比较突出。针对这一情况,2016年,六合出台了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保障政策,对于六合籍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发生的住院和门诊大病政策范围内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大病保险报销、医疗救助后,再分段按一定比例实施重特大疾病救助,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保障限额为20万元。实施4年多来,已累计保障5129人次、发放保障资金2948万元,让重特大疾病患者家庭在小康路上不掉队。
企退人员养老金,及时调整发放到位
2020年7月31日前,我区企业退休人员2020年调整后补发的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位。8月开始按照增加后的新标准正常发放养老金。
根据省统一部署,参加我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在2019年12月31日前办理了退休、退职或领取定期生活费手续的人员,从今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此次基本养老金调整全省实行统一办法,分为固定额调整、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调整和与本人基本养老金挂钩调整,同时对高龄人员适当倾斜。
相较于往年,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加大了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调整的力度,对缴费年限26年及以上部分,由去年的每满1年每月增加4.8元调整为5元,提高了0.2元,进一步凸显了养老保险待遇鼓励“长缴多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