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年轻的江北新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来源:江北新区 日期: 2021-08-16

“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新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江北新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关情况。

经济运行动能充沛

今年1-9月,江北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90亿元,较二季度提高6.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亿元,同比增长12.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1万元,较新区成立时提高18.6%。

新区成立以来,围绕“三区一平台”战略和“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定位,江北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投等主要指标实现翻番。集成电路吸引上下游完整产业链300家企业落户,产值超500亿元。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近千亿元,加快全球顶尖医疗创新要素集聚,重点打造长三角精准医疗高地。新金融中心汇聚先进制造业国家大基金等5000亿元资本规模。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剑桥大学建校800年来首家海外科创中心在新区已经封顶,亚洲最大基因测序基地在新区建成;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过100家,高企总数将迅速突破1000家,取得历史性突破;包括北大、清华、南大、哈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国际、国内顶尖优质创新资源正快速向新区集聚。

“大部制、综合性、扁平化”机构设置,去行政化、全员聘用的体制,培养了一支能闯、敢干的干部队伍。5100余项省市行政管理权限有效承接,集中审批全力推进,综合执法有效监管,实现“新区事新区办”,为“放管服”改革提供新区样本。率先在全市完成街道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网格+网络”社会治理,增强自主能动性平台改革,推动形成“小政府、大服务”格局,社会治理更加智慧高效。

(江北新区市民中心)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五年间,新区各类民生投入近400亿元,教育资源供给大幅增加,优质医疗和专科资源加速集聚,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幸福江北”。

教育医疗方面,新区累计建成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教育建设项目60处,总建筑面积达133万平方米,教育资源供给大幅增加。引进中大、鼓楼、南医大四附院、国际眼科、红瑞糖尿病中心等一批优质医疗和专科资源,聚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

交通出行方面,南京长江五桥、和燕路过江通道、浦仪公路西段、建宁西路、仙新路等5条过江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天华西路东延、仙玉路、明江路等一批持续多年的断头路实现通车。

“十三五”期间竣工保障房及配套面积约700万㎡,累计帮助4万户家庭解决动迁安置需求,2017、2018年获得南京市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奖励(排名第一),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2019年实施“四好农路”71条,共224.7公里。建成污水管网240公里,拆改旱厕1.6万座,提升330多个村组农村设施,累计受益农民达9万人。

宜居江北家园靓新

新区坚决打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全面启动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工程,扎实推进三无船舶和非法码头等专项整治,完成22家港口码头水污染防治和5家生产性码头搬迁,325艘“三无”船舶已全部完成拆除(驱离);实施长江岸线覆绿工程1100亩,横贯长江和老山的青龙绿带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核心区绿意盎然,滨江岸线环境明显改善;新区PM2.5浓度已从5年前年均55μg/m3降到年均37μg/m3,百余条河道从5年前劣V类水体变为鱼鸟游栖的天堂。

(江北新区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工程)

新区在全市率先将农贸市场打造成为特色“市民生活服务中心”,累计完成28家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拆除重大安全隐患市场3家;将打击传销与扫黑除恶、非法金融整治相结合,累计排查涉黑涉恶线索1.8万余条,率先在全市开展打击传销信用监管, 2019年打击非法传销工作全市考核排名第一,彻底遏制了非法传销猖獗的势头;在全市率先启用“食品安全信息平台”,5年时间,食品小作坊登记率达到100%,确保广大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新区实现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约3万平方米,新增体育设施面积约5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由五年前的0.46平方米到如今超过1.09平方米,更新健身路径73套,“10分钟文体圈”初步形成。

(江北新区图书馆)

民生保障稳步提升

五年来,新区提供就业岗位25.5万个,累计新增大学生就业8.4万人,增幅达113.2%,新增城镇就业10.9万人,增幅达135.7%。

新区建成养老机构19家、3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2家,在全市首创银发养老顾问项目。新区养老助餐点的数量达到60个,实现所有社区100%覆盖;“智力障碍者社区家庭服务项目”“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工程”分别荣获全省残联系统创新创优项目;制定新区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引领计划,创建3家省级示范创业园和12家市级“大创园”。

为创新而生的江北新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将成长为区域发展的全新引擎,为长三角在更高质量上的一体化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