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教育扶贫点亮奔向全面小康的万家灯火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8-12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全面小康,关注的不仅仅是义务教育阶段贫困人口的辍学问题,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也成为更重要议题,需要创新型政策和方式加以解决。
乡村教育会衰落吗?怎样助力乡村振兴?这些极具“乡愁”的问题,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格外引人深思。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刘艳进行了专访。
刘艳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保障性作用。教育有希望,脱贫就有希望;教育有成果,小康就有战果。教育扶贫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是发展大计,是民生大计,更是百年大计。”
乡村教育的诗和远方
乡村教育体现教育公平。在乡村振兴与城镇化进程中,学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乡村教育却面临生源萎缩、生源流失、职业懈怠的问题。乡村教育的诗和远方在哪里?
刘艳说,徐州是江苏省唯一肩负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城市振兴双重任务的地区,相对贫困家庭较多。徐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上下协同、精准发力。市县两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投入为辅的经费筹措机制,逐步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费、学费减免、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体系日臻完善。我市连续多年在资助人数、资助金额上居全省第一。
近三年来,徐州各级各类学校共为100.71万人次学生发放助学金,资助金额达6.66亿元,生源地贷款70791人,贷款金额5.68亿元,学生资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在当前推进教育改革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徐州努力做到将资助和育人有机融合起来,落实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上。
刘艳认为,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的前提下,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多形式培养受助学生的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爱国情怀,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成长成才。努力解决和回答好资助育人这一生动的实践课题和深刻的理论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乡村教师的幸福成长
乡村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的是改变命运最直接最有效的帮扶,是心里的温暖和爱抚;乡村的教师需要成长、肯定、认可与鼓励,并不是单纯物质和金钱的需要。如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幸福工作的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刘艳说,要办有温度的乡村学校、有文化的乡村学校、有希望的乡村学校。办有温度的学校,也就是有爱的教育的学校,让老师有尊严、学生有梦想。做有温度的学校不是一种口号,也不是一种标签,它是发自内心深处对老师的真切关心,只要对老师关心做到了,他们能感受到并愿意付出。一所有希望的学校一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团队,通过文化传承来唤醒教师幸福工作的能力。
针对乡村师资短缺,近3年来,徐州市教育局共组织名优教师下乡1000余人次,开设现场优质课450节、专题讲座120次,辐射全市百余乡镇,逾万名乡村教师受益。此外,建成市县两级乡村教师培育站104个,培育骨干教师3000余人,6万余名乡村教师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我们也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教师的政策扶持力度,如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实行独立设组,近3年来,全市1359名乡村教师被评为中小学高级教师。自2018年以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三年来,平均每年招录教师7000人,80%以上是乡村教师,有效缓解了我市乡村教师紧缺的局面。
2019年10月,徐州市教育局还设立“初心·坚守”最美乡村教师褒奖制度,并纳入当地政府慰问范围。全市4000余名乡村教师受到表彰。
2018年江苏省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显示,徐州乡村教师中喜欢或比较喜欢当教师的,小学约96%,初中约87%,分别比全省高7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88%的乡村小学教师和63%的乡村初中教师表示“不会转换待遇相当的其他职业”,也高于全省数据。
优质均衡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才能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从而真正地实现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让农村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刘艳认为,徐州市基础教育体量庞大、城乡二元结构鲜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保障大量乡村孩子享有优质教育,是徐州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
全市2300多所中小学(含幼儿园),50%以上在乡村。村小和教学点数量占江苏省同类学校1/3,就读学生近22万人。
面对乡村振兴和新时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诉求,徐州教育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功能,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徐州一方面“建学校、招教师,补短板”;另一方面强内涵,提质量。徐州在区域内整体推进“学讲”计划过程中,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共建课改实验区。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小学教材使用跟踪监测与质量提升”“深度学习教学改进”“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项目引领下,我市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徐州积极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建构城乡一体研训机制;通过学校联盟、专家校校行等活动,为学校输入智慧支持;鼓励地方和学校把民风民俗植入课程和教学,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高品质课程;坚持城乡一体、分类实施,通过“县县行”“校校行”“走乡村”等活动,将课改理念传到每个“神经末梢”。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整体提升。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刘艳说,“我们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行动计划’,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育人形式,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指示精神,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徐州教育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注重思想引领,铸向上向善之魂。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深挖一批励志典型,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浓厚氛围。举办“资助育人主题征文”“励志少年说”等活动,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品质。创新活动载体,深化感恩教育,依托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等重大节日,结合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开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感恩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举行宣传资助工作政策和诚信励志教育主题图片展、知识竞赛、演讲等,增强学生诚信观念。
其次,注重情感培养,铸团结爱国情怀。筹办“共筑中国梦”集体活动,组织受助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参观科技馆,接触新科技,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用知识摆脱贫困,建设美丽家乡的热情。通过此项活动,意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交际能力,提高适应社会能力。要坚定育人方向。切实做好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让受助学生真切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受助学生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奉献祖国和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用自己智慧和知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回报社会。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绽放精彩人生。
再次,注重学业资助,解学业不精之困。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基础知识薄弱、心理负担重等情况,建立“全面指导、全程跟进”的学业帮扶机制。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积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根据学生学习困难程度,建立“一对一”及“一对多”学业辅导模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克难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力争成为社会栋梁之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误。为确保线上学习“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掉队”,各学校坚决贯彻落实 “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政策,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线上教育所遇到的难题,积极帮扶予以解决,实现线上教学的全覆盖和高质量,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影响学习。
最后就是注重能力培养,铸人生出彩之路。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生时代是人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资助工作中,始终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资助全过程。
“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辨是非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抵抗挫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博学多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成就每一个孩子人生出彩之路。”刘艳说,“开启走向全面小康的‘梦想列车’,激活教育扶贫的一池春水,打通教育扶贫的‘最后一步路’,让‘培养一个,致富一家,影响几代’与‘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方’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是教育扶贫的初心和使命。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扶贫点亮走向全面小康的万家灯火,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更足的底气、更稳的步履。”
(徐报融媒记者 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