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新沂市草桥镇卢圩村“花式”逆袭美丽乡村
来源:中国江苏网 日期: 2021-09-29
眼下,正是小龙虾捕捞的黄金季节,在新沂市草桥镇卢圩村的稻虾生态种养基地,小龙虾喜获丰收,抢“鲜”上市。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从水草肥美的农田里打捞上来,个个背壳红亮、肚白饱满,稍一触碰,活力十足。拉网收虾、过秤装车,基地内一片繁忙景象,养殖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来自徐州、山东、河南等地的机动车辆在基地来回穿梭,操着各地口音的客商在田头、塘口,争相采买养殖户刚打捞上来的龙虾。
草桥镇卢圩村因靠近骆马湖而闻名,村民们也多以水面种植养殖为主。近年来,由新沂市供销社牵头开发的四水农业项目不断做活水文章,做强水经济,已成为卢圩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村民就业增收的主渠道。卢圩村党支部书记戴忠辉说:“因为骆马湖水质好,在我们村产出来的龙虾就比其他地方产的每斤贵几块钱,就是占这个优势。四水农业用工量特别大。现在早上你去湖里看,一二百人在那干活,每天都能收到七八十块钱,高的达到100多块钱。”截至目前,卢圩村四水生态产业园共发展稻虾、稻蟹养殖2500亩,打响了“沂河龙虾”品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四水生态产业园还带动了周边200多名村民就业。
卢圩村在2016年被评定为江苏省经济薄弱村,全村共811户村民,低收入建档立卡户167户433人,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近年来,卢圩村抓住国家推进精准脱贫机遇,实施“组拳”型、系列化特色富民项目,把原来广种薄收的低产田,打造成“四水”生态产业园和高效设施菊花园,一亩农田的产出效益增加到过去的10倍,带动贫困户实现土地分红、务工双重收入,2017年全村村民实现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多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也连续3年达到130万元左右。
卢圩村党支部书记戴忠辉话语中透露着自豪:“村集体收入每一年在130万左右。菊花大棚一年收入将近15万。四水农业收入六七十万。通过这几年公共空间治理,汪塘、废弃田、零星土地,租出去,有的种毛豆、蔬菜,有的种西瓜,还有搞花木,这样三四十万块钱。农机具的租赁费用十多万块钱。”
短短几年间,村集体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带领大家走出了兴村富民之路呢?戴忠辉告诉记者,致富的秘诀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公路直接通到村里,为农产品打开了运输、销售的通途,也打开了卢圩村的致富之路。
2016年村集体成立了卢圩村农业服务公司、菊花生产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连栋智能大棚2912平方米,温室大棚7650平方米,年产菊花80多万株,2016年当年收入近15万元。高效设施菊花园建成后,安排150个低收入农户进园就业,每人年收入增加2万多元。此外,村集体还通过技术管理、农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等服务项目获得收入7万多元。2016年底,卢圩村村集体收入就达到了22万元。
村民王荣强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身体患有慢性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自从村里建起了高效设施菊花大棚,王荣强便和爱人商量到大棚里去打工,既学到了种植技术,又增加了家里的收入,加上自家种的20亩经济作物以及土地流转分红,现在两人一年有6、7万块钱,一家人的日子过的很舒服。
村民吴瑞2016年丈夫去世,家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支柱,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全家陷入了困境。村里了解了她的情况后,为吴瑞办理了低保,孩子上学的费用有了着落,村里还帮助她申请了扶贫贷款,建起了养猪场,还养了宠物兔,一年的收入达到4万多元。
过去的经济空壳村如今成为骆马湖畔有名的超百万村,卢圩村拿出了大把资金用于公益事业,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今年,硬化村庄道路7000平方米、田间道路12000平方米,清理沟渠4000多米,植树5000多棵,利用废弃汪塘、河汊建成水上公园,村里道路实现路灯全覆盖。
卢圩村党支部书记戴忠辉说:“以前,老百姓除了在家看个电视,不能提高什么幸福指数。现在行了,早上晚上在广场跳个广场舞。也能看到村里组织治志愿服务队开会宣传,红白喜事,不要大操大办。这几年来,国家提倡美丽乡村建设。现在环境好了,环境改变人。”
如今,卢圩村已被纳入新沂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程,计划在3年内打造一个骆马湖畔产游融合的特色水乡渔村。
沟群村是卢圩村的自然村,这里农房改建项目占地210多亩,沟群将定位建设成为产业转型示范村庄、水清圩美的生态宜居村庄、市郊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三位一体的魅力乡村。到明年的三四月份,村民们就可以如愿迁入流水环绕、白墙黛瓦,如诗如画般的田园新居。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耕地约26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