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江苏:农业文化遗产 “苏写”时代荣光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9-26

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2013年) 兴化市千垛镇借助“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自然美景来搞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奚鸣君 摄

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2021年) 阳光照进启东沙地圩田一条条民沟、横河,泛起粼粼波光。这片曾经的盐碱地沧海如今已变桑田。 陈卫 摄

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2017年) 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历经时代变迁,精耕细作的栽培方式沿用至今,代代桃农的经验与智慧培育出独一无二、香甜多汁的阳山水蜜桃。 蒋抗美 摄

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2019年) 宿迁市宿豫区已形成以丁嘴金针菜为主的优质产业链,年产鲜菜600余万斤,销售市场从周边扩展到全国。李兆勇 摄

泰兴银杏栽培系统(2015年) 泰兴国家古银杏公园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树龄最高、林相最佳、保护最好的古银杏群落,被誉为“自然之奇迹,休闲之胜地”。余宁台 摄

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2019年) 苏州吴中碧螺春茶与柑橘、杨梅、枇杷等果树复合种植,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赋予茶树果味、花香。非以云 摄

吴江蚕桑文化系统(2021年) 作为传统丝绸产业的“根”,种桑养蚕是吴江的传统特色产业,已历经五千年之久,铸就了吴江独特的城市名片。李坚强 摄

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2017年) 高邮湖泊湿地水陆交融、和谐共生的农业系统孕育了高邮双黄鸭蛋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本报记者 肖勇 摄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这是兴化千垛菜花美景;“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似金针”,这是宿豫丁嘴金针菜;“凫卵累累何足道,飣餖盘餐亦时欲”,这是高邮湖产出的咸鸭蛋……这些山野之间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它们孕育着“鱼米之乡”的历史荣光,更绽放着耀眼的时代光芒。

江苏,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在水稻文化上,泗洪县韩井遗址的人工稻田遗迹证明江苏稻作文化起源于距今8000多年前,吴中区草鞋山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我国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水稻田;在渔猎文化上,苏州吴江梅埝龙南遗址出土了大量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渔猎工具和鱼、龟骨骼,今天的吴江及周边地区仍存在大批以“渎”“浜”“湾”“浦”“塘”为名的地名;在茶叶文化上,宜兴地区在汉朝就已有茶叶生产技术教学案例记载,阳羡茶由茶圣陆羽直接推荐为唐朝贡茶,太湖洞庭山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的“洞庭茶”,在清康熙年间更名为“碧螺春”并沿用至今,跻身中国十大名茶。

2013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外,江苏还拥有泰兴银杏栽培系统、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吴江蚕桑文化系统等8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前列。

在发达农耕文化的孕育下,江苏一直位列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四大茶叶主产区之一,“鱼米之乡”“天下粮仓”历史荣光到今天依然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