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宿迁泗阳:改革创新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1-27

近年来,宿迁市泗阳县作为省第三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系统化推进农村集成改革,创新性构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有力夯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基础,走出一条符合县域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对乡村治理的统一领导

泗阳在乡村社区治理改革实践中,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放在核心位置。该县以农房改善形成的一批新型农村社区为试点,大力实施党支部“六化”达标创优工程,即支部工作标准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组织生活正常化、党员队伍模范化、管理服务精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突出“两个覆盖”“两个全面”“两个作用”目标示范,分领域细化“标准+示范”清单,明确工作举措和特色载体,切实增强各领域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

结合第三轮全省农村改革试验,泗阳全面推行“一委两站五岗”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组织架构模式。新建新型农村社区统一成立社区党委(总支),设立党建工作站和文明实践站,设置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优居、网格治理、富民增收等专职岗位。党建工作站、文明实践站负责人一般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五岗”负责人一般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县(区)层面统一制定“一委两站五岗”岗位职责清单,确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切实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社区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引领各类组织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行动,确保社区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在新的党建组织体系科学引领下,卢集镇成子湖社区、爱园镇松张口社区、穿城镇颜圩村开展党员“点亮行动”、组建“红网格”工作室、设立“有事好商量”工作室,实行有情必知、有疑必解、有事必帮的“三有三必”群众工作法,进一步提升党委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也增强了服务群众能力。

“两制”并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为提高村级管理水平,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今年泗阳全面推行村级服务“清单制”和社区管理“积分制”。

“清单制”是把“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该县出台《关于建立村干部“微权力”规范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统一编制涉及财务、低保、医疗、养老等18项村干部“微权力”运行清单,明确权力事项名称、实施主体、操作流程及配套制度;将“微权力”运行流程设计成内容准确、时限明确、简单易懂的流程图,通过漫画形式公布上墙,让群众一看就懂,知道“找谁办、怎么办”。围绕“应放尽放,能接全接”原则,紧贴基层民生服务领域,2020年9月梳理出第一批行政审批事项30项、公共服务事项105项的乡镇(街道)赋权清单;2021年9月,公布乡镇(街道)公共服务能办事项清单(第一批,67项)、村居(社区)公共服务能办事项清单(第一批,35项)。“清单制”推行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3万余次,上门服务群众300余次。

“积分制”则是围绕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各方面行为,通过村民民主讨论决议,形成五大类80余项正向积分事项和20项负向积分事项,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通过在城厢街道界湖社区的成功实践,2021年10月,泗阳县在所有乡镇街道推行社区积分制管理,采取“积分存折”按户记录居民积分,实行周六主题兑换、节日兑换、评比表彰等方式,以正向激励为主,充分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管理的热情,激活了社区治理动能。全县各社区先后开展积分集中兑换评比表彰活动80多场,兑换物品价值100多万元,表彰文明先进典型300多户(人)。

“四治”融合,走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新路子

针对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泗阳着力做好党建引领下的“四治”融合文章,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自治”为核,做好群众参与。创立“小村说事日”,社区通过“群众问事、民主议事、干部做事、定期评事”,发挥“主人翁”作用。全县235个村(社区)共开展“小村说事日”活动1900多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800多个。建立“邻里互助中心”,建成以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照料中心,为日间托管群体提供康复、免费午餐、就业等服务。李口镇八堡社区邻里互助中心日常照料13名残疾人。

“德治”为先,弘扬新风美德。泗阳创新“德馨泗水”“德润乡风”活动,6000余人次参与其中,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3月以来,松张口社区“草根名嘴”宣讲团进村入户宣讲党史知识、美德故事、传统文化,让社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泗阳,不只有“草根名嘴”,还有“乡贤评议庭”。该县在235个村居组建“乡贤评议庭”,参与主题宣讲、矛盾化解、建言献策,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和谐。

“法治”为基,注重依法治理。“线上+线下”双线普法,增强居民法治意识,是该县新型农村依法治理的创新举措。社区通过“法润民生”微信工作群、“泗阳司法行政在线”微信公众号及举办“法治大讲堂”“法律六进”等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援助,增强居民法律意识。该县还推出“律师+村居”的“双百”行动,组织112名法律顾问下沉至238个村(居),提供“点对点”法律服务。

“智治”为媒,强化融合提效。爱园镇把警网与社区网格融为一体,建立“采集、共享、处理”多能合一的大数据系统,利用镇综合调度中心实现“一网通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城厢街道卜湖社区推行网格智能巡更“332”工作法,把传统巡查走访的路线、时间、频率、密度进行“数据化”管理,形成“电子定点,以点串线”的全覆盖巡查网络,自动形成“巡更轨迹”,高质量发挥巡查走访“滚动排查、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服务群众”的积极作用。

“六员”助力,奏响乡村社区治理“同心曲”

泗阳县统筹整合基层党员干部和乡贤、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起一支贴近基层、服务百姓的乡村振兴宣传员、产业发展引领员、志愿者服务员、人居环境劝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和村规民约监督员队伍,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乡村全面振兴同频共振。

聘请乡贤、老党员、老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党的富民政策宣传,把党的政策方针、战略部署、重大举措等宣传到村到户。配合社区党组织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路、榜样示范的作用,激发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选择一批产业带头人、种养加大户组成产业发展引领员,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对农村产业发展项目制定和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宣传指导。穿城镇颜圩村做大万亩菊花产业,引进香皂包装等用工多、易操作的项目,使210余名留守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全年劳务增收100余万元。

通过积分奖励等政策支持,招募社区居民成立24小时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特殊群体提供一键呼叫上门服务,协助社区开展公共公益宣传服务等。李口镇八堡社区率先提出邻里互助项目,建立覆盖全社区的应急呼叫系统,让村委会成为随叫随到的“大管家”,让左邻右舍成为互帮互助的志愿服务队,解决老人孩子的应急照料问题。

城厢街道卜湖社区组建“一网打尽”环保志愿服务队,担当人居环境劝导员,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和劝导活动。在集中居住小区内,建立人居环境积分评价体系,对每家每户每日“门前三包”情况进行评价,并在门口设置的“积分公示牌”中盖章认定,每月累计的积分均可到社区进行兑换。

穿城镇颜圩村以自然相连的庄落为单元格建立“红网格”,设立党员网格长,选配2-3名志愿者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解决邻里之间的小事情、小纠纷、小矛盾、小诉求和小困难等“五小”问题,使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从老干部、老党员和热心群众中选择一批作为村规民约监督员,协助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参与社区环境建设,对文明新风公约履行等事项监督,营造和谐文明新农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