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南通如皋:洋港河畔的美丽篇章——九华镇洋港村努力打造“生态宜居村庄”纪实

来源:如皋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1-08-04

洋港村位于南通如皋九华镇西北隅,近几年来,洋港村这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村两委会带领全村3300多人在这片2900多亩的土地上,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新的时代课题,努力打造“生态宜居”村庄,谱写洋港河畔的美丽篇章。去年,全村人均收入250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50多万元,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先进村。

制定规划 描绘生态宜居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工程要施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重要指示,为基层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画出了路线图。遵照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洋港村两委会一班人认真学习贯彻,统筹规划,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宜居环境,做到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同频共振、环境与经济同步提升,让广大村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洋港村两委会根据该村实际,制定了“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创建目标,实施道路、绿化、垃圾处理、河道整治“四位一体”的环境集中整治,以优美新环境、绿色新产业、高雅新文化、和谐新农村“四大工程”为载体,努力把全村打造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的特色村庄。

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该村注重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努力让村民参与到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的前期过程中来,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资料等形式,征求意见、讲解政策,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的支持度和参与度,进而进一步完善了规划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整个规划,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坚持推进绿色洋港建设,打造宜居特色典范;坚持“招绿商、兴绿业、发绿财”,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水平。确保到2022年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逐渐形成洋港的绿色品牌特色。

精准施策 打造生态宜居村庄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态宜居村庄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载体和内涵。为此,洋港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进一步聚焦民心,全力提升美丽村庄内涵,力求创建过程让群众满意,创建成果与村民共享。

通过努力发展新的经济支撑点,洋港村大力推动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家禽、家畜、渔业养殖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环环相扣,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更卫生、更好口感,更高质量,更具特色风味的土特产;洋港村的农业也形成了特色蔬菜、特色果园、特种养殖的特色产业。

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洋港村持续狠抓土地复垦,完善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整体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洋港村在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并得到周边村居的认同和上级领导的赞誉。其中,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达到380亩,被誉为休闲胜地、观赏佳境,成为村民们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为推进建设速度,洋港村领导一班人坚持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建立了“三书一表日报告”制度,指导村委会与施工方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与共建单位签订共建活动保证书,凝聚起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了“生态宜居村庄”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初显成效 展示生态宜居新貌

思路的调整,结构的调整,调出碧水蓝天,调出了一片崭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全村环境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沟塘无积淤、无垃圾,水系畅通,岸坡归整。禽畜规模养殖治理改造进一步推进,小散养殖户禽畜粪便社会化处理体系加快建设。住宅前后乱堆、乱放、乱建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做到村庄绿化与周围水系、农田建设融为一体。浓浓的创建氛围让村民们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一股文明新风正在全村形成。

今年来,洋港村在打造“生态宜居村庄”主题建设中,注重全程管理,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目前已经形成了网格化管理新格局,那就是以村民小组为支撑,以信息员为基点,以垃圾治理、河道整治、秸秆“两禁”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内容的综合治理体系;同时也提升了广大村民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大局意识。

如今,走进洋港村,处处是醉人的绿色。生态的田园,绿色的沃野,如诗如画。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到处散发着现代农业的气息。在欢庆祖国七十华诞的日子里,洋港人民在乐享美丽生态的同时,高歌猛进,不断前行,努力谱写“生态宜居”村庄新乐章。

(通讯员 吴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