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钟楼:老城复兴提亮全面小康底色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6-24
千百年来,“文亨穿月、篦梁灯火”一直是运河钟楼段最具有标志性的美景;综合体林立的市中心商业街区,商业商贸云集,涵盖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等多种业态。在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运河古韵和都市风情交相辉映,在这里,常州人既找得到乡愁记忆,也看得到时代芳华。
老城厢新貌
老城区,变得更美了
老城之美,在于文化的传承。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河街并行、曲径通幽……站在南市河边,运河人家的美好生活画卷徐徐展开,人们又看到了水乡最美的样子。作为常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重视历史文化保护,遵循“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的原则,更多采用微改造形式展“绣花”功夫,既让老城区焕发新颜,又保留了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风貌。盛宣怀故居、夏家大院等名人故居的修缮保护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
流淌了2000多年的大运河,赋予常州这座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绵绵不绝的发展活力,拥有着运河城区精华段的南大街街道,始终围绕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思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在文创开发中“唤醒”运河记忆,在文化传承中讲好老城厢故事。深度挖掘龙泉印泥、常州梳篦、乱针绣、留青竹刻等非遗文化,发布的“南大街伴手礼”融入了非遗元素和运河文化,让更多人认识非遗、应用非遗、传承非遗,承担起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结合南大街49个历史文化故事,以街巷、商业、美食、人文为题材开发南大街扑克牌、“手绘南大街”明信片和连环画,还原旧时街巷、记录百年老字号、寻访传统美食、解读历史人文。相关故事和民间传说唤醒了市民对老城厢的回忆与情感,给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南大街伴手礼
老城之美,在于精细的管理。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道路两旁的机动车停放得整整齐齐、树池换上了靓丽“新装”、修缮过后的路面变得干净平整,城市“颜值”加分不少。为了让城区更加整洁、宜居,今年以来,南大街街道针对各项环境卫生难题开展专项整治,破损道板修缮、精品道路提升,让“龙城会客厅”更精致。
中心商圈非机动车停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老城之美,在于百姓的安居。“让老小区成为有绿荫、有鸟鸣、有老常州味的清净舒适的居住空间。”杨柳巷、安阳花苑、茭蒲巷等老小区也乘着老城复兴的东风,改了“旧面子”、换了“新里子”。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风化外墙粉饰如新,坑洼道路得到硬化,小花坛里绿意盎然,楼栋间划好的停车位让车辆不再“无处安放”……居民幸福生活指数实现“芝麻开花节节高”。
改造中的安阳花苑
市中心,更具活力了
南大街商圈承载了常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常州百姓的人文情怀。如何让老城区更具活力呢?南大街街道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断深化内涵、拓展外延。以双桂坊、莱蒙、吾悦以及明城墙作为打造夜经济的主阵地,提升周边环境,进行美化亮化,启动双桂坊夜市、莱蒙后备箱夜市、“百大夜巷”2.0工程,不断展现南大街多元化、有特色、有活力的夜间消费场景,聚人气导客流,焕发商圈活力。
双桂坊夜市
老百姓,更有幸福感了
“过去办一件事要排几次队,如今一机取号、一窗办理、一人通办,市民只需对接一个窗口就可以把事情办好。”在南大街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取代了从前的分类窗口,前来办事的市民“一号一窗一人”即可办理12类142项事项,包括民政、人社、卫健、残联、税务、住房保障等。同时,根据办事的复杂程度,街道采取服务指南、公示公告的形式,明确不同的办事机制,打造“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模式。今年以来,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办理各类业务超15000件。
南大街街道为民服务中心
从办事“最多跑一次”到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绣花功夫”把社会治理的脉络深入南大街街道每个角落、每个细胞。结合“网格+全科”服务模式,“全科社工”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畅通了社区-街道全科窗口服务渠道和流程;司法所、派出所、律师所三所结对共建进网格,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有温度的幸福主城区。
司法所、派出所、律师所三所结对进网格
在如今的南大街,老百姓最关注的“市井生活”有了幸福样板:第一商圈日渐丰满、老旧小区焕发新颜、城市经济量质并举、运河文化串联古今……宜居宜业,共融共生,历史底蕴与现代潮流交相辉映,碰撞出独特的时尚与风情。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更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成色越来越足。
“古今交融”的老城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