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有戏”大幕拉开 “小剧场”催生新消费
来源: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日期: 2021-10-09
在车水马龙的新街口,坐在大华大戏院群剧场里听一曲梨园戏;在熙熙攘攘的老门东,德云社的相声已成一景;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畔,恩剧场的儿童剧让人动容;熙南里、瞻园、芥子园、兰苑等小剧场的沉浸式演出,备受年轻人追捧……从去年开始,秦淮区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小剧场布局,精心规划建设秦淮河畔小剧场群和太平南路演艺集聚区,并联合国内外高水平团队共同策划实施。大幕渐开,“秦淮有戏”正上演……
开心,在家门口看一出好戏
去年9月12日,大型实景360全沉浸互动演出《南京喜事》在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开票,首轮演出票50秒内被抢购一空。演出中,所有观众都是演员,被设定了不同角色。“独特的沉浸互动、精彩的剧情设置,沉浸其中,是值得探索的一部戏。”看完演出,27岁的杨怡秋说。
同样的精彩也在新街口上演。去年10月,伴随开幕剧《惜·姣》的精彩亮相,85岁的大华大戏院以“群剧场”的新形象青春回归,开启了为期3个月的“群剧场”演出季;精巧雅致的瞻园华灯初上,如梦似幻般的实景戏曲《金陵寻梦·夜瞻园》拉开序幕,带领观众深度走进诗情画意的金陵梦中景……家门口就能看一出好戏,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日常。
秦淮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南京需要南博、南图这样“高大上”的地标性文化设施,也需要小剧场、小书店等接地气的亲民化文化场馆增添底色。小剧场的兴起和繁荣,已成为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象征之一。
信心,小剧场群成效初显
南京与小剧场有不解之缘,早在1989年就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近年来,在小剧场领域,南京本土原创成果丰硕。“说到小剧场,就一定会说到南京。”在南京小剧场规划发展论坛上,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罗大军说。
目前,南京拥有各类小剧场场馆65个,其中秦淮区拥有28个。在一定程度上,南京小剧场的发展水平,秦淮具有代表性。围绕小剧场的空间规划,秦淮区正在重点打造秦淮河畔小剧场群和太平南路演艺街区,将秦淮河畔的文博场馆、园林景点、历史街区、河厅河房、公共空间等近30处载体打造成小剧场群,与江苏省演艺集团共同打造以紫金大戏院、江南剧场、人民剧场为核心的太平南路演艺集聚区,并推动《秦淮河畔小剧场群三年行动计划》和《太平南路演艺街区实施方案》落地见效。
记者了解到,秦淮区在对德云社、恩剧场、瞻园、芥子园等已建成空间的现有剧目及常态化演出进行优化提升同时,还有15个主题特色鲜明的小剧场正在建设中。位于夫子庙核心区的戏院里,将打造集沉浸式实景娱乐、古风市集、主题街区等多业态为一体的文商旅融合街区;长乐剧场设在秦淮非遗馆,省演艺集团的戏曲名家将定期演出,重点开发相声、评话、白局、古琴等“本土”演艺品牌;行浸式演艺项目“桨声灯影·文都行”正在推进2.0版本落地可行性研究;小西湖地块以AR科技呈现的老南京市井生活内容正在推进场景复原;南部新城、中华门外等4个正在加快规划建设,中华门外文旅合作项目已经签约,完成了大型沉浸式剧目《长干里》的第一轮策划。
耐心,“秦淮有戏”力求精品
小剧场,一头连着文艺创作、文化惠民,一头连着文旅消费、文化产业。“南京这座城市,我认为应该而且能够做好小剧场。”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小剧场戏剧专业委员会主任傅维伯说。
去年,“秦淮有戏”品牌正式发布,吹响了把秦淮小剧场做出特色、做出亮点、做成新IP的集结号。秦淮区正在筹备组建秦淮小剧场联盟,对接了加拿大国际演出交流协会、日本演艺协会等,并开放夫子庙、老门东、愚园等一批优质资源的运营权。
秦淮每年的旅游人次超过6000万、演出超过1900场。为了给小剧场引流,秦淮将策划“秦淮戏剧节”“灯光艺术节”“网络文学节”以及戏剧、音乐剧、儿童剧、话剧展演季、大学生演出季等各类节展活动,吸引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戏剧、文学、电影电视作品等在秦淮首演、首映、首秀。“小剧场一般至少需要3年的培育期,必须要给予一定的前提投入。不能只算剧场本身挣不挣钱的经济账,而要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是否提升区域品质、推动文商旅融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品牌价值等溢出效应来全面、综合、长远地看,要算大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秦淮小剧场群力求做成精品,做出水准,不断向‘代言南京、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目标努力。”秦淮区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