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进资源共享,释放城市泊位潜力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5-24
这些天,经过南京市中山东路—黄埔路附近的市民可能会注意到,这处市区拥堵易发地交通顺畅多了。这得益于南京推进停车资源共享、推动周边车位参与分流在主干道上排队进入东部战区总医院的车辆。
通过省级机关等各级机关单位带头共享、推动重点区域共享停车资源等举措,南京已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共享车位约8.59万个,今年计划新增开放2万个。多元挖掘泊位潜力、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车位利用率,南京不断尝试新举措以缓解“停车难”。
发掘“堵点”附近资源,消解“停车难”
东部战区总医院是南京和周边省市居民就医的热门医疗机构之一,门前的中山东路是连接南京城东和新街口地区的主干道,也是通向沪宁高速的进出城通道,一直超饱和运行;医院停车资源有限,大量就医车辆在中山东路一股快车道上排队等待入场,进一步加剧了拥堵。医院日均入院车辆460余辆,对外开放的停车泊位仅209个,以往高峰时段就医车辆平均排队时长20—30分钟。
治本还需开源,与该院一墙之隔的熊猫大厦就有闲置停车资源。南京市玄武区城管局局长马云翊介绍,大厦现有632个泊位,日常300多个处于闲置状态。经协调,城管、交管、医院、街道等联合打通管理边界,从熊猫大厦拿出150个泊位进行共享试运行。
熊猫大厦负二层停车场规划专门的共享停车区域,张贴着前往东部战区总医院的指引标识,仅需5分钟即可到达。熊猫·万谷金融科技中心经理周琦介绍,车库配备专人管理,设有共享轮椅等,修建无障碍坡道,方便患者就诊。线上预约则进一步提供方便,南京市城建集团智慧停车公司负责人刘戌丹介绍,车主可通过“宁停车”的“预约停车”在线获得预约码,东部战区总医院微信公众号也嵌入预约停车链接,车主根据导航可直达场内。交警部门现场勘察后又规划新的行驶路线,确保车辆出入畅通。
交警部门监测数据显示,试运行效果良好。以往中山东路双向小时车流量达4620辆,试运行期间无明显车辆排队现象,整体流速提升28%。周一至周五就诊高峰期,前往熊猫大厦地下停车场的就诊车辆日均增加百余辆,企业营收因此增加,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马云翊介绍,企业将根据后期运行情况和实际需求,适时将共享泊位扩展至300个,“正式运行后,不仅将较好解决东总停车难、缓解周边道路交通压力,也会有效增加企业收益,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市鼓楼区,紫峰大厦与邻近的南京鼓楼医院共享泊位,280多辆医务人员车辆停至大厦停车场,释放出停车位给就诊车辆;吾悦广场停车位对周边酒店入住人员优惠开放;南京商业学校申请共享停车场备案;阅江楼作为南京首家共享融合景区,对周边小区居民错时开放停车资源……
机关单位带头,共享车位已有8万余个
今年初召开的省人代会上,省人大代表王林、徐建等提出的“推进停车资源共享,解决停车难问题”“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等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去年初的南京市人代会上,邓润飞等多名市人大代表也曾提出关于共享停车的建议,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此列为重点督办建议。
省市人大代表均十分关注共享停车,是因为南京市“停车难”引发的矛盾突出。据南京警方数据,至今年4月底,该市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万辆,其中主城六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50万辆。而根据城管部门牵头开展的停车位普查,主城六区路内收费泊位仅4.3万个,路外停车设施约有103万个泊位,无法满足全部停车需求。
在停车位总量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探索“错时共享”模式是个新思路。借鉴其他城市试点经验,去年邓润飞联合多位代表建议,完善主城区停车资源智慧化共享平台建设、提高存量车位利用率,以缓解停车矛盾,“比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可将停车场的部分车位拿出来,在闲置时提供给需要的车主错时停车。”
而就在相关建议办理期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的通知》,鼓励开展停车资源共享工作,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下,率先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南京市提出,市级层面机关、企事业单位将不少于20%的车位,以错时、计时、计次等方式向社会开放,机关事业单位按照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共享开放。
南京市城管局在位于湛江路65号的办公院落拿出18个车位,带头错时共享车位。在中心城区鼓楼区,省级机关拿出333个泊位全天开放,省住建厅院内停车场共享也在上线中。鼓楼区副区长宋健介绍,该区全面梳理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对有条件的单位实现“应开尽开”,去年新增25家单位开放共享车位,鼓楼区政府办公区在车位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带头拿出18个共享车位全部落实居民包月。
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崔永国介绍,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提供8.59万个车位实现共享,其中机关事业单位360处停车场共享车位33275个,国企232处停车场共享车位52663个,初步形成支撑保障有力、市场环境优化、行业发展有序、协同治理有效的停车资源共享工作新格局。
而一些为停车急得团团转的车主,还不知道其实附近就有泊位。如何高效匹配供需两端?在南京市鼓楼区城管局大数据指挥中心,在“停车资源共享平台”大屏上,当前全区所有停车场保有车位和车辆进出情况一目了然。该平台通过统一接口,规范化接入社会化运营、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备案停车场的泊位信息、实时动态数据等,进而保障“宁停车”APP可查可寻和停车资源共享精准推送功能。
“全市1321家公共备案停车场已全部联网。”崔永国介绍,该市通过对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居民小区停车场、道路临时泊位、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可开放的停车资源、立体停车库的摸底排查,梳理汇总、应接尽接全市停车资源基础数据,真正形成全市“一张网”。通过“宁停车”公众服务端,200多万用户可获得车位查询、路径导航等“一站式”停车服务,其中可查找约5700多个共享停车位。
多元盘活资源,更多车位引入“泊位池”
在南京主城区长江路、太平北路、水西门大街等道路,设有“19:00—7:00”“单排、顺向停放”等标志,告诉市民此处夜间可以停车。这是南京市多元盘活资源、深度挖掘停车潜力的举措之一。
南京市交管部门在有条件的37条道路上设置“错时”停车位,夜间免费停车约可容纳小车4500辆。同时合理设置微循环片区及单行线,通过“一侧停车、一侧禁停”的管理措施,在保证道路畅通前提下,增设一批路内临时停车泊位,目前共设置单行线308条共113公里。
地面空间毕竟有限,地下空间开发前景看好。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河西院区东北面,记者看到一处地面只有配电间、弱电机房和办公室的“停车场”——地面一个车位也没有,200个车位都在地下,占地面积不到400平方米。这是南京市建邺区创新引进国外大型垂直盾构新技术建设的沉井停车场。“该停车场极大地节约了用地空间,为在老旧小区、商务办公区‘见缝插针’式建设‘沉井式’停车场起到示范效应。”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罗睿说。
利用地下空间拓展车位,人们往往更容易想到人防工程。据南京市人防办介绍,当前十三中锁金分校和南京大学苏浙运动场人防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姚坊门人防工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装修工作,这3个将于今年底完工的项目和另两个计划于2025年完工的项目,可提供约3200个车位,待建的3个人防工程还将提供约1800个停车位。
“立体”寻找新空间,南京广泛利用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公交场站等地下空间,以及高架桥下空间、道路绿化带、边角地、城市更新地块等建设停车场。比如,2020年以来,鼓楼区建设湛江路空地停车场、清凉门桥下停车场等7处停车场,泊位1100余个。过去石头城区域停车矛盾极为突出,该区在兼顾明城墙保护、秦淮河河道保护、绿化保护的同时,建成全区首个生态停车场,泊位共268个。
“边角地块”积少成多,也能释放不少车位。至去年底,鼓楼区共清拖308辆“僵尸车”腾出一些车位,通过老旧小区出新、小区内部“微循环”改造、小区周边道路划定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利用小区周边闲置地建设停车场等方法,也能融合共享车位。崔永国介绍,至2021年底,南京市共有133个小区进行融合管理,由此增加泊位41876个。
探索解决“停车难”,南京市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在罗睿看来,“主城区的历史性、区域性、时间性停车矛盾仍很突出,距离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将推动停车年度‘体检’工作,健全城市停车指标体系,加快主城区停车综合治理方案研究,形成停车设施建设、停车资源共享、停车智慧管理动态联动机制。”
《南京市推进“五个示范”2022年度工作安排》将停车资源共享列为68项任务之一,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共享车位、全区域共享开放、小区共享开放、道路临时泊位监管这4个类别进行试点。通过这些举措,该市尝试深度盘活各类资源,让更多停车位进入“泊位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