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经验”闪耀江苏智慧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9-0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的9家高级别、高水平定点医院之一,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来自上海、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6个省市17支医疗队共计2349 名医务人员,与该院光谷院区近800名医护人员并肩战疫,协力同死神较量。
截至3月15日,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17支各地援武汉医疗队中,有5支医疗队负责的病区“零死亡”,其中3支是“江苏队”——南京医疗队一队、二队和无锡医疗队。近日,国家卫健委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调研时要求“迅速复制推广成功经验”,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零感染!
上下班通道设立“防护班”
3月13日上午8点半,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无锡医疗队队员、无锡市人民医院危重症护理主管护师毛芸早早来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医护通道处,做完院感巡查后,等待早班医护人员到岗。每一位进入人员,口罩是否达到标准,防护服穿戴是否合乎要求,她都细细检查,达不到要求的立即整改,合规后再予放行。同时,每一位下班出舱的人员,都要在她监督下进行严格的消杀,对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进行处理后,才准走出医院。
毛芸所在的无锡医疗队,从2月9日抵达武汉的第一天起,就成立了一个“防护班”。一天5个班次,一共8人,专门负责所有医护人员上下班的感控,在已有的院感控制基础上再加上一道“安全阀”。
“省委省政府既定的‘零感染、打胜仗’的战略目标中,医护人员‘零感染’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无锡医疗队领队、无锡市儿童医院副院长葛焕青说。相比集中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重症病房里感染风险极大,特别是插拔管过程飞沫喷溅出来时,操作人员一个防护疏漏可能导致“一人感染,全军覆没”。率队赴武汉战疫,首要任务就是“院感”控制。
作为整建制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新型冠状病毒重症病房的17支驰援医疗队之一,无锡医疗队负责E1-8楼病房。到达武汉当晚就进驻病区,前10分钟就收治了32位病人。在2月9日上下午两场院感培训基础上,当晚无锡队“第一波”进场的40多名医护人员,全部是有隔离病房工作经验的“行家里手”,力量调配上注重老中青结合,“以老带新”。
“无锡医疗队构成以重症学科、ICU、呼吸危重症学科为主,但以往的重症病房里传染病例并不多见,开展有效救治首先要确保防护安全。”毛芸说,“防护班”不承担其他治疗任务,就是专职负责指导监督当班医护人员防护服的穿脱,确保24小时无漏洞。还建立防护质控表,通过“查—促—改”来持续完善。同时,通过安排清洁区外消班和污染区内消班,三区两通道专桶专巾,并制定工作职责和流程,从物表到地面到空气,保障环境“零隐患”。
“防护班”成员还利用休息时间,为同一个驻地的河南医疗队进行了感控培训及穿脱防护服指导,并将“防护班”经验复制到其他省市援武汉医疗队中。
零死亡!
24名医护围着一个病人转
准备就绪,手术开始。定位、穿刺、扩张气管、导丝放入气管、固定导丝、再次扩张、放入套管、退出经口气管插管、迅速插管、连上呼吸机……3月6日上午9点,无锡医疗队成功实施光谷院区的首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
“这位患者已经气管插管治疗15天了,但由于病情还没有达到拔管条件,加上经口插管后气道管理难度大,随时都会出现意外,气管切开势在必行。”无锡医疗队队长、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主治医师许红阳说,凭借熟练的操作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一系列精准操作全程只花了1分39秒。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氧饱和度维持平稳。
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无锡医疗队采取“一人一小组”,对于两例有创插管的重症病人,明确责任专家、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每天有7名医生、17名护士进行专门的医疗护理,24小时盯着呼吸机和各种器械,用药剂量一点一点调,硬生生“掰”开死神的手。
重症病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是打赢武汉保卫战的关键。迄今仍保持“零死亡”战绩的这3支江苏医疗队,各有各的过硬招数。3月6日晚,光谷院区南京医疗队一队对一位重症患者成功实施了普通重症病区里的ECMO(人工心肺)治疗。此前10天,医护团队为其实施了持续24小时的床边CRRT、俯卧位通气等治疗,将患者血氧由入院时的不到80%提升到95%以上。这是截至目前,光谷院区仅有的同时进行ECMO、CRRT、气管插管的病例。
“目前一共收治了85名病人,截至目前已有39名病人出院,实现了‘零死亡’。”南京一队领队、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于成功说,重症病人们大多有基础病,不光要治肺炎,还要治疗其他相关疾病。为此,这支以南京鼓楼医院为主的团队里既有重症医学专家,又有呼吸科、感染科专家,甚至还有麻醉科、消化科、心理学科专家。多学科协作,联合施治形成合力。
南京二队队长、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戚建伟介绍,对危重患者特别是复杂病例,医生“上班看病、下班议病”是常态。通过友队交流和前后方“云会诊”,进而形成最优治疗方案。该队负责的一名患者插管7天就顺利“拔管”,创下光谷院区危重症治疗“拔管”最快纪录,成为江苏医疗队向全国推荐的成功抢救案例。
获推广!
“光谷经验”协力“一盘棋”
2月28日,在华中科大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ECMO体外心肺支持,恢复自主呼吸。这是同济医院与17个援鄂国家医疗队并肩作战,开展多专科临床支持救治危重症患者模式的又一“战果”。
“来自上海、青岛、杭州等地的17支援鄂医疗队负责着16个病区及1个ICU,在光谷院区,我们就是一支混编的队伍,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所有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抢救任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院长刘继红说。针对各支援鄂医疗队在诊疗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临床问题,光谷院区组建了多支专科临床支持小分队,即“同济特战尖刀连”,包括护心队、保肾队、护肝队、护脑队、气管插管队和中药特殊治疗队等。让专科人做专科事,给专科意见。
“江苏各支医疗队都有精兵强将抽调到护心队、保肾队、气管插管队等‘专科队’中,他们不但是‘江苏队员’,更是‘国家队员’。”葛焕青说。对于新冠肺炎这种烈性呼吸道传染病,气管插管最近时距离病人口鼻只有10厘米左右,就像在病毒“风暴口”操作。且危重症患者体质差,无法耐受长时间缺氧及血压、心率的剧烈波动,医生必须在短短几十秒内完成插管。有了“气管插管队”专科力量,能将最好的“钢”用到最“刀刃”处,等于每支医疗队都有了无差别的最强技术供给。
在光谷院区,护心小分队每天与各医疗队联合查房,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早期的心血管危险评估和干预,为病人提供床边ECMO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植入等支持治疗;护肾小分队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急性肾损伤预警,进行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通过血液净化技术,清除新冠肺炎病人体内炎症因子,阻断炎症“风暴”;中医小分队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目前院区各医疗队的中医药使用率超过90%。随着恢复期病人数量增加,光谷院区还将成立康复小分队,做好早期康复干预工作。
“各小分队相互补位,通力协作,及时调整诊疗的策略,提出更优的治疗方案,提升整个院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水平,降低病亡率,真正形成了‘一盘棋’。”葛焕青说。
3月6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在光谷院区调研时评价,(光谷院区)17支医疗队之间、医护之间、学科之间、临床与管理之间密切协同,最大限度发挥每支队伍的特长,各项业务指标在定点医院中均名列前茅,体现出精湛的医疗救治能力和高超的组织管理水平。
3月10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下发通知,要求推广“光谷经验”:医院与派驻医疗队的技术合力、管理合力、工作合力,很好地落实了重症患者“四集中”的救治要求,在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等方面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新华报业赴武汉采访组记者 王世停 王 拓 王子杰
苏州外资企业有序实现复工复产
“这里的服务让我们信心满满”
3月15日,苏州高新区鹿山路666号,苏州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2333名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
“目前我们产能已恢复到90%,来之不易!”松下半导体涉外企划室室长刘枫记得清楚,2月10日公司复工时,2500名员工仅到岗600多人,一笔海外汽车客户的订单交货在即,一旦延误将面临巨额赔偿。地方政府全力协助,员工一批批陆续返岗了,但上下游供应商又出问题。为其提供车载摄像头外壳树脂支架的山下电子在苏州工业园区,两区相关部门跨区合作,助力山下电子复工复产。
外资企业是我省奋力夺取防疫和发展双胜利的重要力量。作为江苏最大的外资集聚地,苏州市拥有1.7万家外资企业,其中规上外资工业企业4033家。截至2019年底,苏州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320亿美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疫情发生以来,苏州外资企业一边抗击疫情,一边积极恢复生产。截至目前,苏州规上外资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用地超过3亩地的约1万家外资工业企业也全部复工。据相关部门采样数据推算,苏州全市重点外企复产率达90%。
从紧急踩下“刹车”到“轰油门”,在苏外企这段时间,遇到了哪些实际困难?又是如何应变谋发展?目前运营状态如何?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像松下半导体这般,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克时艰的景致处处可见。
复工初期,员工返岗难成为外资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昆山专题召开用工保障办公会,同步成立包括人员统筹组、机场对接组、交通协调组、后勤保障组等在内的专项工作组。工作组一方面对接疫情风险低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一方面协调交通保障。昆山对口扶贫地区铜仁市碧江区不通高铁,工作组决定:用专机接工人返岗。
2月20日,昆山开通全省首趟复工专列。2月26日,昆山首趟“返岗专机”从铜仁抵达无锡机场。专注于开发制造信息与通讯产品的纬创集团,就享受到了“专机”服务的待遇。两天前,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的51名务工人员抵达昆山,当天就接受了入职体检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如今已成为这家台资企业的新一批产业工人。目前,纬创集团企业到岗员工超2.3万人。
迈锐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在苏州工业园区成长并发展了15年的美资企业。复工初期,公司员工返岗受阻,生产线开工不足。正当企业一筹莫展时,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门送服务,不到一天,30多名员工返岗难题顺利解决。3月11日,迈锐精密给园区管委会寄去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地方政府帮忙解决复工复产实际难题,为公司新年开局抢占了先机。
防疫物资保障不足、物流运输渠道不畅、上下游产业链不通……千万家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涵盖不同行业领域,涉及生产、供应、销售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共性问题,但更多的是个性难题。
港资企业欧康维视于今年1月投资1.5亿美元在吴中开发区新建生物医药总部项目,计划今年底竣工、2022年3个产品上市,建厂投产迫在眉睫。从年初三开始,吴中开发区招商局与公司团队连续召开电话视频会议,在线制定项目推进计划表,并沟通协调各方推进。“政府把我们的公司当成‘自己公司’,尽心尽力。”更让公司首席执行官刘晔感动的是,他们在线上完成了设计方案报批、施工图预审,项目供地报建等都没耽误,目前项目正按时序稳步推进。
位于姑苏区的亿光照明(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是一家商贸型台资企业。“包括我在内,公司不少员工来自中国台湾,我们的台胞证号码与大陆身份证号码不同,租用大楼的身份登记系统无法识别,上班成了难题。”公司经理李自强向属地平江新城寻求帮助,当天下午就有工作人员上门,帮助他们一对一手动录入系统。“苏州公司的复工速度,超出了我们预期,现在大家对把耽误的业绩补回来充满信心。”李自强说。
今年1月3日,苏州召开开放再出发大会,提出以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面对疫情,苏州于2月2日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苏惠十条”,随后又出台“惠外贸十二条”“惠服务业十条”等,推出了“三项保障机制”,形成了苏州疫情防控的政策体系。其中,“惠外贸十二条”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障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等4个方面支持外贸企业发展。
采访中,不少外资企业负责人表示,疫情对企业发展产生了一些确定和不确定的影响,但“患难见真情”“苏州最舒心”,他们更加坚信:扎根江苏、扎根苏州是明智之选。
苏州富士胶片公司负责人稽瑞康对此深有感触。扎根苏州20多年,苏州富士胶片公司各个事业部95%以上的中高级职位由中方人员担任,95%以上的零部件均可以从苏州及周边地区采购,连续3年年产值超30亿元。“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早已不再是单纯工厂,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稽瑞康表示,日方对苏州公司如此迅速有序实现复工复产表示惊叹,对苏州公司围绕中国本土市场进行开发、生产、销售的策略更加有信心。
“公司复工复产双双达到100%!”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范立冬与记者分享好消息。SIG康美包是全球领先的无菌食品饮料纸盒包装及灌装系统供应商,目前在苏州设有星龙街纸盒包装材料工厂、康美包亚太技术中心,去年奠基的康美包亚太三厂也已复工,正在火热建设中。几天前,SIG康美包集团首席执行官Rolf Stangl从瑞士发来感谢信,点赞苏州高效及时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措施,并表达了继续合作、发展共赢的意向。
本报记者 高 坡 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