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5个项目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实践案例
来源:交汇点 日期: 2021-09-10
9月7日,记者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农业农村部日前组织出版《2021年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实践案例集》,其中汇总了近年来43个全国农村改革试验项目,我省《南京市“531”工作法巧界定创新思路促股改》《苏州市设立“昆农贷”打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通道》《常州市武进区创新保险运行机制增强农民抗灾防险能力》《苏州市智慧赋能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淮安市洪泽区创新“32455”运管模式推动农业全托管服务健康发展》等5个项目成功入选,数量为省(区、市)第一。
2010年,中央决定启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2011年,苏州市成为我省首批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地区。目前,我省5家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围绕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改革探索,累计承担34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任务,形成了一批可学可鉴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性成果。
案例一:南京市“531”工作法巧界定创新思路促股改
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工农兵社区是溧水城边村,因1996-2003年期间的征地拆迁、区划调整,3个村民小组被划到其他街道、10个村民小组被撤销建制,近千余人户口农转非。现在的工农兵社区是由原先的4个行政村合并,35个村民小组都经过拆迁,包含三个居民小区、1976户、5027人。因人员关系比较复杂,各种矛盾问题比较集中,还涉及到户籍转出人口的利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难度很大。也正因为如此,南京市2017年初把该社区作为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首批试点,希望通过“解剖麻雀”,为类似地区改革积累经验。工农兵社区迎难而上,精心组织安排,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中创新推出“五核对、三公示、一签字”的“531”工作法,并且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确保产改顺利完成。2017年10月,工农兵社区成功召开了社区股份合作社成立大会,几年来每年每股分红都在百元以上。
案例二:苏州市设立“昆农贷”打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通道
2015年,昆山市建立“政府、担保机构、银行”三方合作机制,由市级财政全额出资5000万元设立“昆农贷”资金池,撬动5亿元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对象为列入名录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动态管理。“昆农贷”由昆山市属国企负责日常运营管理,目前已签订6家合作银行,管理方定期对合作银行进行绩效评估。“昆农贷”信贷风险由“昆农贷”资金池、担保机构、合作银行共同承担,实行差别化风险补偿机制。“昆农贷”下设三个品种,分别为产业培育基础贷、提质增效升级贷、龙头发展稳固贷,鼓励合作银行以纯信用方式发放贷款,最高授信额度分别为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原则上贷款利率不得高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40个基点,借款周期最长3年,循环授信,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成本更低、更方便。2020年11月16日,昆山农商银行向昆山市太和爊鸭食品厂发放了首笔500万元的“昆农贷”,此次发放从申请到落地仅用了2天时间。
案例三:常州市武进区创新保险运行机制增强农民抗灾防险能力
2014年以来,武进区积极推进水稻收入保险改革,建立了从收入确定、信息发布到保险理赔的制度体系,目前适保品种由武育粳扩大到适宜本地种植的粳稻所有审定品种,保险对象由4户合作社扩大到所有3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户,保障风险范围由传统的自然风险延伸到自然和市场风险全覆盖。武进的水稻收入保险改革工作已经以从制度创新、点上突破转向深化完善、广泛实践的纵深阶段。2019年,在改革试点基本成熟的基础上,武进区由“政保共担”模式调整为“政保分离”模式,使保险主体运行回归市场,转为政府指导下的保险机构承包,地方政府不再分担保费收入和赔付责任,但是对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的投保补贴政策保持不变:区镇两级财政对投保农户给予80%的保费补贴,农户只需缴纳20%的保费就能获得收入保障。实行浮动费率制度,在6%的保险费率基础上,当投保水稻上一年保险责任期间未发生赔付的,费率调整系数降至0.9,进一步减轻种植户的保费支出压力。
案例四:苏州市智慧赋能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苏州市以智慧农业试点为契机,加强数字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信息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依托大数据抓应用促生产,2018年以来,全市创建省级智能农业示范基地12个,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31个,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达7.58万亩,占规模设施种养面积比例超26%。依托大数据出政策强经营,推动大数据赋能经营主体,解决农产品供应端和市场需求端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涌现了一批“互联网+菜篮子”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依托大数据建系统提管理,建成蔬菜地管理、智慧农机综合服务监管、智慧畜牧业综合管理等一批应用系统,为“三农”工作智慧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依托大数据搭平台有服务,市级初步建成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资源中心、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了涵盖208类、3070项数据的农业大数据资源库。
案例五:淮安市洪泽区创新“32455”运管模式推动农业全托管服务健康发展
淮安市洪泽区围绕小农户最为关切的集中育秧、植保、烘干等难题,创新“32455”运管模式,推动农业全托管服务健康发展,全区农业托管服务覆盖率达40%以上,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服务主体增实力。“3”即建立以“资格性审查、服务能力及数量限额审定、服务统一最高限价核定”三项核心要素的服务主体公开招投标机制。“2”即建立服务主体先行与试点区域农户签订一级合同,再由政府根据一级合同签订情况与服务主体签订服务协议的两级合同管理制度。“4”即以健全服务标准体系、过程跟踪管理、服务对象结果评价和失信处罚四项举措,实现服务主体动态管理。第一个“5”即构建合同履约率、服务台账建设、作业服务质量、收费规范化程度、服务对象满意度五项量化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个“5”即设立5档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考核兑付办法,强化对服务主体的激励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