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夯实生态家底 端稳小康“金饭碗”
来源:盐阜大众报 日期: 2021-06-24
鸟翠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袤湿地、绵延林海,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这是盐城人的生态福祉,也是盐城发展的绿色根基。
令人向往的大美湿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名录;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使河道消除黑臭水清岸绿;成片的植树造林,带来一处处美丽的风光带;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生态资源转为美丽经济……盐阜大地,铺陈出一幅绿色生态的美丽画卷。
护守“地球之肾”独特生态成就最靓名片
群鸟高飞,麋鹿奔腾,色彩斑斓,盐城黄海湿地生机勃发。
疣鼻天鹅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湿地,盐城做出了非常艰难的抉择。“盐城放弃了已经依法得到国家批准的条子泥、高泥和东沙区域百万亩滩涂的围垦计划,将这些区域作为鸟类的栖息地,严格保护起来,这其中付出的经济代价可想而知。”这一抉择,彰显了盐城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主动承担更多保护湿地职责和使命的坚定决心。
世遗名片来之不易,如何做好科学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更是一个重大课题。一年以来,盐城市倍加珍惜世遗荣誉、坚决扛起世遗责任,持续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推动黄海湿地成为“共建共享、永续利用”的和谐遗产地,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更多“盐城智慧”“盐城经验”。
积极推动成立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研究出台《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盐城黄海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三年行动纲要(2019-2021年)》,扎实开展湿地遗产科学研究,全面加强与大院大所的战略合作,打造一批有影响、可示范的生态修复亮点、鸟类栖息家园,成立湿地学院培养湿地专业人才,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如涓涓细流汇入遗产保护的大潮中……盐城对生态文明、湿地的执着守护,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大纵湖芦荡迷宫
下一步,盐城市将按照“政产学研”一体化思路,重点围绕“保护好、研究好、宣传好、利用好、示范好”五好目标,推动遗产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工作有序发展。新的起点,盐城市将更加坚定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格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一条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发展之路,始终让黄海湿地以最美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让“地球之肾”永远造福人类。
厚植绿色家底 生态福祉惠及千家万户
城市融入大自然,碧水蓝天日日得见,绿地公园开门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望得见蓝天,看得见清水,记得住乡愁”的好生态正在惠及盐城千家万户。
盛夏盐阜,草木葳蕤。去冬今春以来,以沿海防护林、沿海新林场、道路绿化、河堤绿化为重点,盐城市强力组织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射阳县以“三路一河两侧”为重点,在海堤公路、高速公路、射阳河各建1个万亩林;大丰主攻沿海造林,持续推进三大林场建设,逐步实现海堤防护林全部合拢;建湖县结合康居工程,高规格打造森林村庄……
黄海森林公园
厚植绿色家底,铺染发展底色。近年来,盐城市以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为抓手,按照“宜栽则栽、应绿尽绿”的原则,大力推进全市域造林绿化,2019年造林面积位居全省首位,提前一年完成百万亩造林任务,顺利创成国家森林城市。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建成片造林9.3万亩,切实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
百河之城,水润民心。走进一号沟景观工程,只见水清岸绿,碧波荡漾。该工程从去年11月份开始施工,2020年4月底完工。工程全长约2.2公里,北起小新河,南至大新河,西邻六合路,在河道两岸建亲水平台、广场、廊架、栏杆并进行生态修复。昔日“黑水沟”变身为景观河,一号沟的变化,折射出盐城水环境持续向好。
起舞弄倩影
保卫碧水蓝天、守护绿地净土。近年来,盐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最坚决态度、最严格标准、最有力措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集中力量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打造绿色引擎 “美丽风光”变成“美丽经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做足做好“生态+”大文章,盐城的“美丽风光”日益转化为“美丽经济”。
黄海湿地成功申遗,使全世界更多的人发现和领略这片湿地的魅力。围绕“遗产+”新经济,盐城市高标准推进黄海湿地生态旅游业发展,全力打造集世遗保护、研学科普、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
擦亮世遗品牌,布局全域旅游,盐城“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走出清晰路径:东线放大世遗效应,打造世遗生态康养主题线路;中线加强串场河人文底蕴挖掘,打造海盐文化主题线路,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铁军主题线路;西线以构建湖荡集结地为目标,打造湖荡湿地主题线路。通过串珠成链,构建全域旅游、全景世遗的旅游空间格局。
泰山庙
栽下一棵树,收获的不仅是一片绿。紧扣林业提质增效主题,盐城市坚持花木、经济林果、林下经济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蚕桑、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专业村,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致富拓宽渠道、搭建平台。持续推进黄河故道经济林果产业带和防风固沙林建设,今年上半年已新建梨、桃、苹果等规模成片林7000多亩。将造林绿化与绿色扶贫相结合,组织各地向村民免费发放树种,家前屋后的每一棵树,都成了富民发展的摇钱树。
生态旅游发展,不仅满足了游客对“诗和远方”的憧憬,也打造出增收致富的生态产业链。盐都大纵湖东晋水城开启“夜经济”旅游模式;东台黄海森林公园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度假、养生康体、湿地观光、科普教育、运动健身、商务会展等休闲度假产品;荷兰花海放大“花海”经济效应,推动农业生产、旅游观光等产业全面融合,示范带动花海所在地周边8个村3000多农户发展花卉苗木种植。
“吃上生态饭,过上小康日子!”盐城良好生态,正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转化为百姓看得见的发展实效。
(摄影:陈国远 孙华金 赵恒山 杨国美 李东明 周晨阳 李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