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头版头条聚焦!南通市区形成“三足鼎立”格局,通州最强“一足”如何立足
来源:交汇点 日期: 2022-01-07
“经济总量保持全市第一,南通高新区全省排名挺进前十五。” 站在“十四五”开局起跑线上,最近召开的南通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点将通州。
受领重任,作为南通城区的通州区发展格局骤变:去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崇川、通州、海门3区经济体量相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压力之下,通州澎湃争先动力。“自满就是认输、不争就是失败。”通州区委书记陈永红说,践行总书记嘱托,通州将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确保“十四五”末对南通的贡献份额突破15%,力争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000亿元,不仅要成为市区最强一足,更要成为南通打造江苏发展新增长极最强支撑。
危机:三足鼎立,“第一把交椅”坐不住了
从“南通第一县”到“江北第一区”,多年来,尽管赛道切换,但体重量大的通州,始终稳坐南通乃至江苏江北“第一把交椅”。
可如今,情况变了。
去年7月,崇川与港闸两区合并,海门撤市建区。新崇川经济体量激增至1395.64亿元,比肩通州;“江北第一县”海门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352.37亿元,撤市设区后立即锁定新目标,冲刺“全国百强区二十强”。这意味着,南通市区原来通州一家坐地为大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三足鼎立、比拼争雄的新局面。
仔细比对,更让通州坐不住:崇川是主城区,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密集,发展层次高、质态好;海门通江达海,港口、土地等资源丰富,已集聚中天精品钢、招商重工等一批百亿、千亿级项目,发展空间大、后劲足。
再看通州,自己有的,人家都有;人家有的,自己却缺失。
以都市楼宇经济为例,虽说通州跻身南通主城已10多个年头,但“城市”底气明显不足,巡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至今连一栋千万级楼宇都难找。而崇川,去年底仅实现亿元税收的楼宇就达11栋,以此为龙头的现代都市服务业生机勃勃。
楼宇经济没长高,星罗棋布的民营经济也偏“散”。专家把脉说,通州民营经济发达,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造成产业低端、布局分散,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这几年,在南通项目建设综合考核中,通州重大项目明显少于沿海县(市、区),看着别人一次次扛旗夺杯,昔日“领头羊”很是落寞。
“没扛到红旗,通州有难言之隐。”通州区委副书记成小红感慨说,缺少承载重大项目落地的土地资源,是通州的关键短板。“再看项目落地平台,通州仅拥有1家省级以上开发园区,3区最少。想想这些,真的坐不住。”
变局:一“通”百通,抢占腾飞新跑道
1月12日,通州区政府发布南通新机场场址保护通告,立即引发刷屏。
南通新机场自从动议建设以来,就因其超4000万人次的规划客运量,以及“与浦东、虹桥机场共同构成上海多机场体系主枢纽”的特殊定位,震动长三角。去年9月,中国民航局批复同意通州二甲场址为南通新机场首选场址。加上原有的南通兴东国际机场,一个县级行政区将坐拥“双机场”,全国罕见。
去年7月1日,沪苏通大桥与沪苏通铁路同步开通,带动整个长三角经济版图重构。位于通州的南通西站,正是高铁过桥北上的第一站。
“三足鼎立,通州要成为最强一足,必须跳出视野局限,在新发展格局中打造新长板、构建新优势。”陈永红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作为南通融入苏南、接轨上海“桥头堡”的通州,必须乘势而上,以交通之“通”引领各项事业“一通百通”。
聚力一个“通”字,通州在“动”:去年12月底,通州先锋街道纳入南通创新区拓展区范围,成为未来南通主城中心组成部分;几天后,全长10.6公里的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开工,通州到主城的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以内……并联机场、高铁、通州湾出海口等四通八达的快速通道,通州正崛起为长三角新枢纽门户。
舒展交通蓝图,通州全面升级产业版图。通州区发改委主任龚卫介绍,该区正构建“1+2+N”产业承载体系:“1”指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南通高新区,确保全省排名挺进前十五;“2”指围绕平潮、石港两个重点板块,集聚优势资源,争创省级开发园区;“N”就是各镇区强化与高新区信息共享、产业联动,形成百花齐放新格局。
突破:保持战略定力,打造优势地标产业
一家纺织企业老板至今无法理解,各地都在激烈拼抢项目,自己计划投资50亿元在通州建厂,却因“缺少土地”被婉拒。
与此同时,南通高新区却携手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创新联盟,“大手笔”建设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一期规划面积就达6000亩。
“通州空间有限,不能贪大求全、四面突击,必须选准主攻方向,集中力量打造具有爆发潜力的地标产业。”通州区区长王少勇介绍,该区锁定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产业,明确招商 “硬杠杠”——“一主一新一智”占比不得低于八成。
特殊磁场集聚特色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落户南通高新区3个多月,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已签约入园项目12个,总投资规模200亿元。“这是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创新联盟在全国建设的唯一一座产业园,我们还联合国家大基金参与的安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精准培育半导体真空产品、激光设备、湿法设备等领域‘种子企业’。”通州区委常委、南通高新区常务副主任许金标介绍,借助“国家队”的号召力,南通高新区力争通过5年努力,建成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集成电路零部件制造集聚高地。
保持战略定力,通州赢得一批战略投资者。1月12日,恒力(南通)新材料产业园隆重开工。从2009年一期项目落地,到去年底四期项目签约,恒力在通州的总投资已超过600亿元。
“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陈永红说,开启现代化新征程,通州将立好足,起好步,坚定不移打造长三角北翼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腹地、创新智谷、城市绿洲、幸福家园,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