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城:耿车之变从“垃圾镇”中重生“生金”更“生绿”
来源:新华社 日期: 2021-09-30
这几年,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又出名了。之所以说“又”,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耿车已两次在全国范围内名声大噪。
耿车最早是因为“耿车模式”而出名。上世纪 80年代,耿车“因穷思变”,自发探索出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齐转”和民营、集体“双轨并进”的发展路径“。“耿车模式”响彻大江南北。然而,在探索出“耿车模式”后的 30 多年时间里,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作为该镇支撑产业,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让当地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以至“井水不敢喝,种粮不能吃”。
这次出名则是因为自 2015 年以来,耿车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宿迁市委、市政府“彻底禁、禁彻底”要求,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并对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标准,规划建设生态经济示范镇,迈出了转型发展的铿锵足音。
绿色耿车高速出口
“双轨并进”,成就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样板
1983年3月,时任耿车乡党委书记的徐守存带领班子成员到浙江考察,发现当地生产塑料制品的企业很多,颗粒原料十分抢手。这让大家感到莫名兴奋,回来后即决定引导老百姓回收废旧塑料,分拣、破碎后,制成再生塑料颗粒卖给浙江企业。
大众村11组的老党员邱永信是耿车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的第一人。1983年5月,他只身赴浙江多家塑料制品企业论证、学习后,卖掉了房前屋后所有的大树和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脚踏小三轮,又向亲戚朋友借了1000多元,购买了3台塑料破碎机,屋前搭棚当厂房,广收废旧塑料,第二年正式开工生产塑料颗粒。
“粗放的造粒技术很简单,投资回报率也高。当初废旧塑料回收1斤只要1毛钱,加工成颗粒1吨能卖300多,开机当年我就赚了10多万,这样的收入之前是不敢想象的!”邱永信说。
费孝通到耿车考察乡村经济,时任耿车乡党委书记徐守存介绍情况
邱永信的成功尝试,让耿车广大干群更加确信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是个难得的商机,大家纷纷向他取经,在自家就地办厂上项目。经济条件好的直接购买破碎机造粒,更多的则是联系各地废品收购站,大量收购废旧塑料,分拣、清洗后就近卖给塑料造粒加工户。与此同时,地方各级组织也纷纷加入,引领、助推了耿车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热潮的不断涌起。到1986年,耿车乡镇企业已发展到59个,联户办企业4567个,总产值达4691万元,昔日的穷耿车一跃成为苏北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排头兵。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85年和1986年连续两年到耿车调研,并把耿车依托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探索形成的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齐转”和民营经济、集体经济“双轨并进”的发展模式称之为“耿车模式”。“耿车模式”在当时也成了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泉州模式”并称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样板。
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在耿车兴盛了30多年,一度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致富的主要产业,最高峰时,全镇年加工废旧塑料近300万吨,从业人员近10万人,产值达80亿元。大众村原党委书记王加银介绍说,2016年,他们村936户村民中有95%是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再加工的,大的企业每天能生产5-6吨塑料颗粒,年产值超千万元。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60%的家庭超过两辆,10%的家庭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壮士断腕”,打赢绿色发展攻坚战
耿车因废旧塑料而兴,也因之而长期陷入污染围城的困境。老百姓将四面八方汇集来的废旧塑料堆积在房前屋后、大街小巷,漂洗产生的废水随意排入沟渠河塘,造粒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到空中,造成了“海陆空”立体式污染,2012年被原环保部列为环境整治重点区域。
污染到什么程度?“说是废旧塑料,其实就是塑料垃圾,餐厅用过的塑料桌布、病人输完液的塑料软管、废牙刷、坏胶鞋等都是我们的加工原料。尤其是拾掇胶鞋时,为了取鞋底,要先用火把鞋帮烤脱胶,那个气味是又臭又腥,熏得人都想吐。”原废旧塑料加工大户李平说,那时候,耿车人出门都自带“耿车味”,人见人嫌。
美丽乡村大众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直面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引发的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耿车镇党委下决心要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壮士断腕,涅槃重生。为走出“越规范越集聚,越集聚越污染”怪圈,2015年底,耿车镇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对照“彻底禁、禁彻底”目标,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全民动员,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
在耿车,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涉及数万人的生产、生活、生计,开展综合整治工作,走好群众路线,争取相关经营户的理解和支持是关键。为此,耿车镇对所有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户建档立卡,通过区委、区政府,组织、协调了7000余名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入户走访10万余次,挨家挨户上门,为群众算透“政治账、经济账、生态账、健康账”。
“给我上”和“跟我上”是带兵打仗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其结果必然大相径庭。耿车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综合整治中要始终走在前面、干在实处,尤其是从事废旧塑料加工的98名党员村组干部,更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清、当典型、做典范。各村居第一个关掉颗粒粉碎机的是党员、第一个卖掉颗粒粉碎机的是党员、第一个拆除简易厂房的还是党员。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新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周壁从事废旧塑料加工10年,年收入30余万元,他第一个放弃多年辛苦经营的产业,引领带动居委会其他群众积极配合开展综合整治。
66天,耿车镇干群合力,3471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经营户全面清理到位,59个交易货场全部取缔,61个地磅、2100户设施设备全部拆除,清理外运废旧物资40余万吨。其间,没有出现一位因不满地方组织决定而上访或滋事的群众。整治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让外界感到惊诧。
白鹿湖之晨
为让群众看得见改变,耿车镇在对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彻底禁、禁彻底”的同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在实现道路、集镇、村庄、庭院“四清洁”的基础上,建立垃圾分类体系,全市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300亩白鹿湖生态公园,复原“白鹿渔歌”景观;建设6条“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实现沟渠、河塘等“生态环境治理全覆盖”。
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成效显著,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耿车镇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也是全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基层党委。
再创新业,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新路
整治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耿车经济会不会由此衰退?之前很多人有此担心,事实证明,综合整治推动了更好发展。“耿车之变,最振奋的是:转产创新业,转岗有就业。”耿车镇党委书记李威告诉记者,与综合整治同步,耿车大力推进转产转业,推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一产围绕“奇趣多肉、缤纷园艺”定位,采取“支书+大户+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规划建设1.4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现已建成4300亩核心区、30万平方米温室大棚,招引或培育优之雅园艺、江莱园艺等27个多肉植物项目,注册农产品品牌15个。
“在镇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我们投资创办育美森生物科技,主要从事多肉植物培植、销售,不仅自己成功转型,还带动附近群众100多人再就业。”从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大户到多肉栽培创业达人,李平创办的育美森生物科技已开设网店5家,配有直播“达人”8名、销售团队30人,2018年销售额超过4500万元。
多肉基地进行直播卖货
二产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大众创业园为载体,鼓励发展塑料精深加工和家具制造,现已连续举办两届全国性家具设计创意大奖赛,将47件获奖作品转化为产品,新增家具商标133个、专利428个。据了解,2020年,耿车全镇家具销售额近60亿元。
家具电商
原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大户苗春创办的优正塑业,是耿车废旧塑料精深加工企业代表,主要从事各类花盆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我们坚持以产品质量为基础、产品创新为抓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市场,每年生产精美花盆500余万只,每年销售额8000余万元。”据苗春介绍,企业现有各类专利17项。
三产主要发展电商和物流。大众村原废旧物资经营户潘兴广出清废旧塑料后,在镇村干部劝导和帮助下,办起快递公司,如今生意红火,日发件量超过3000件。“耿车是全国淘宝镇,大大小小网店两三千家,快递生意只会越来越好。”潘兴广说。
耿车镇物流园
在李威看来,耿车之变,最深刻的是:发展理念转变,绿色发展成为全民共识。早在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期间,五星村已将取缔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写入《村规民约》,转变理念,转岗创业,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新路,耿车在科学规划基础上,高质量建设电商产业园、电商物流园和村居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平台,扶持“二次创业”;探索“3399”人才培育机制,即村(居)两委班子有1/3以上书记能讲电商课,1/3以上书记有电商致富项目,9个村(居)都有一名副书记负责网络创业,9个村(居)都有一个电商示范点,引领“二次创业”;实施“党建全域覆盖”工程,哪里有党员,党的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发展注入不竭红色活力。
开设淘宝大学人才培训中心
“生产转型,生活富裕,生态美好。”面向未来,耿车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六增六强”落地生效,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再造耿车新模式,再创发展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