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蚌农小康的金光大道

来源:《苏州日报》 日期: 2021-08-30

从一只蚌体提取细胞种植到另一只蚌体,经过河水和岁月的滋润与磨砺形成珍珠,这是智慧与辛勤的结晶,时间与自然的馈赠。 

蚌农计杏元家世世代代就在渭塘育蚌产珠,阿爹、好婆都是渭塘蚌农,他和妻子仲杏英都是在菱桶里长大的。  

系在裤腰带上 辛酸的希望  

上世纪70年代中,计杏元一出校门便成了一名蚌农。 1982年分田到户,兄妹7人分得6亩8分地,水稻田里打桩牵绳养蚌。那年月靠种田,一年苦到头就几百元收入。1985年还是老丈人给了500元钱才完成了婚礼。婚后第3年造了四底三楼,负债2万5千元。在80年代这是个天文数字,那时大学毕业生月工资50元出头,那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整整40年的工资! 

“杏英,苦仔倷哉,翻仔房子,一年勿曾到街上去买过一次肉。”年底,杏元对妻子无奈地说。这一年,靠摸螺蛳过日子,3岁的儿子面黄肌瘦。 

农忙种田,空闲种蚌。菱桶里泡,日头下晒,手脚成天浸泡在被晒烫的河水里,种蚌的艰辛自不必说,收蚌珠后的销售也只能偷偷摸摸,那年代发现了叫“走私”。 

何家湾的弯弯小弄和密密竹林见证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渭塘珍珠的“地下交易”。南下广州的绿皮火车,记住了这个裤腰带上捆着希望的蚌乡年轻人。计杏元每年带五六瓶未经加工的裸珠到广州去卖。珍珠就捆在裤腰带上,躲避着乘警的检查。系在腰间的五六斤珍珠,是一家人全年养蚌的收获,是一家人一年的辛苦,来年的希望。艰辛地弯腰劳作、弯腰交易,渭塘蚌农,盼望着脱贫致富直起腰来。  

涌动在开放年代 追求的希望  

1978年,改革开放春风荡漾。广州老板上门收货来了,珍珠销售也步入正轨,老计家外债上世纪90年代还清,水域面积扩大,在安徽巢湖租用了50亩水面。 

育珠、采珠、加工、赏购,依然是夜以继日地干。统筹、规划,经营、协调,角色在转换,从蚌农到珍珠首饰制作销售商。 

何家湾所在的永沿村,涌现了一片希望的田野。3间旧仓库办了个全国最早的珍珠交易市场。1986年建渭塘珍珠城,老计家的“苏印珍珠”第一批进驻。2000年后,成立了工厂,当初46人,交给夫人负责。珍珠设计、加工、销售一条龙。2012-2016年打开销路,自己加工,降低成本,批发到香港、印度、日本。2018年开设网络销售。 

夫妻俩,杏元主外,洽谈业务,接受外贸,外请设计,联络、发展国内销售点,催款,与工艺美院合作。杏英主内,调度,指导,分工,培训,检验,出货。 

市场也有潮起潮落,学市场学,应对变幻无常的形势。1992年产量上去了,价格却跌了下来。1997年发大水,水下气温高,蚌死了不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打折扣6折、4折,有的客户购去裸珠却要用珍珠成品抵款,包括国际珠宝市场的动态等等,如何对策,都要研究。新时期的蚌农就是不一样。 

仲杏英2020年被区政府授予“珍珠达人”称号,计杏元2015年成了河蚌育珠“非遗传承人”,他们的儿子曾获得“珍珠超人”比赛冠军,一家人齐心合力擦亮了“苏印珍珠”的品牌。 

改革开放让计杏元一家真正富了起来,如今,他在位于安徽的200多亩养殖塘内养了1万多只蚌,这几年他们家年销售额都在百万元以上。蚌娘仲杏英成了地地道道的网络红人,央视10套、央视7套、央视《乡土》节目、科教片、江苏电视台、凤凰卫视,都报道了他们夫妇俩养蚌育珠的故事。 

2016年结婚30周年,杏元给妻子做了一条最好的珍珠项链,30颗圆硕光亮的紫色的宝珠熠熠生辉。“杏英,你辛苦了,珠光聚得‘财气’来,和倷一道走在致富路上,这是伲格幸福!”杏元深情地说。  

传播在云世界 自信的希望  

一场疫情打破了正常生活,珍珠城“封城”,停了营业,一切都处于停滞状态,怎么办?老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发展直播,云销售。最先是夫妻档,早上9点播到下午4点半,晚上6点半播到12点,夫妻轮番。即便疫情严峻,依然日日有人通过云交易买珍珠,渭塘珍珠毕竟是品牌。快递公司停业就走邮政快递。又招聘培训网购直播,3台直播机全天候轮班,邮政快递天天上门收货。 

疫情期间政府免了珍珠城客户2个月房租,“苏印珍珠”倍加努力,成了珍珠城的一杆标杆。现在夫妇俩用工20多人,本乡的外来的,每年9-10月还要招当地蚌农30多人。一位从津门来苏学做珍珠网购的中年妇女,学成回天津,用“苏印珍珠”的货做网上直销,年销售额达200万元。富起来、强起来,就要把乡亲们一起带上致富路。 

如今,在“稻香小夜曲"创意设计夜”的舞台上,在“望亭八点半,等你来相会”的夜市,在2020丝绸苏州旗袍走秀的T台上,在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家旅游节的现场……苏州的几乎每一个重大文化活动中,都有“苏印珍珠”的闪光,或在走秀旗袍女的颈项胸前,或在歌舞演员的手腕上,或在人头攒动的摊位前时尚女孩的目光中,或在非遗传承的讲坛上…… 

渭西路永沿村数万蚌农,像计杏元、仲杏英夫妇一家一样,走过了一条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小康致富路。“珍珠之乡”变身“珠宝之都”,目前渭塘建有中国珍珠宝石城及中国珠宝国际交易中心两大交易市场,年销售额保持在10亿元以上。 

不在风雨中经历一番艰辛的磨砺,就不会有珍珠的熠熠闪光。这是他们的小孙女取名“雨辛”的寓意。琴房里,传出一阵激越昂扬的琴声,这是雨辛钢琴8级的备考曲《快板练习曲》。这琴声,这节奏,高亢,嘹亮,强劲,快速,正应了她爷爷——河蚌育珠非遗传承人计杏元、她奶奶——“珍珠达人”仲杏英带领乡亲们奔小康的姿态与节奏。(韩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