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仪征经开区:精准发力补齐短板 答好脱贫攻坚“收官卷”
来源:“学习强国”扬州学习平台 日期: 2021-11-26
近年来,扬州仪征经济开发区始终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全力补上全面小康的短板弱项,奋力跑好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
收官之际,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目前,仪征经济开发区已经实现100%脱贫,相对贫困村100%摘帽出列。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需要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
仪征经济开发区坚持家家到、户户清,因户因人排查问题,因贫因困分类解决,坚决做到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在子女教育上实现“幼有善育”,在住房安全上实现“住有所居”,在劳动保障上实现“劳有所得”,在社会保障上实现“弱有众扶”,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截至目前,排查出低收入农户422户,共计941人,已全部实现脱贫;排查出困难群众诉求共计168条,均已得到合理解决。
仪征经济开发区坚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农场、家庭市场等“短平快”项目,采取“就业扶贫车间+居家生产”“企业订单+居家生产”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所有低收入农户中有劳动能力的183人,已有160余人先后通过帮扶就业。
仪征经济开发区积极开展大培训大上岗帮扶活动,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抓住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时机,以园区企业为主体,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形成合力,大力实施就业扶贫措施,截至目前,共计补助低收入农户子女就学487人次43.28万元,并及时发放创业扶持资金至农户手中,为脱贫注入“源头活水”。
通过帮扶就业的贫困户子女赵健霞正在认真工作
一心为民,补齐民生事业短板
近年来,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密集在仪征经济开发区落地见效,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变成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画面。
老有所养,打造更健全的养老体系。“卫生间装上了扶手、椅子,再也不用担心洗澡时会摔倒了。”81岁的老人曹加英赞不绝口。这是为加快推进适老化设施改造,在十二圩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的内容之一。近年来,仪征经济开发区未雨绸缪,全力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试点服务工作,目前,已与上海海阳互联网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养老合作服务模式。同时,探索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病有所医,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低收入农户中因病致贫的有238户、占比50%,其中大病人口74人,仪征经济开发区免费为其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启动“江上盐都关爱基金”医疗二次报销程序,截至目前,共计报销119人次21.21万元。加速提升卫生服务水平、丰富医疗资源供给,加快建设“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从“硬件”和“软件”两端发力,逐步构建起辖区内的“15分钟健康圈”。
弱有所扶,建立更完善的保障制度。截至目前,五保、低保对象已累计保障1569人次,发放补助812.5万元;临时救助累计 601次,发放补助34.24万元;大病救助及急难家庭救助累计245人次共计79.38万元。
为辖区内的老年人进行免费义诊
见贤思齐,补齐精神文明短板
仪征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各类阵地载体,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力打造“文明高地”,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加强思想引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乡愁记忆馆等平台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组建理论宣讲队伍,选拔、培训80名“新时代宣讲员”,深入机关、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创新“方言”+“文艺”理论宣讲方式,用“群众语言”诠释“理论话语”。
加强教育引导,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开展文明村(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等创建活动,打造了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园区血脉。注重把红色基因注入文明创建工作之中,充分发挥江上青纪念馆革命基地作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充分激发了园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广大机关干部上马路、进社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力促志愿活动文明化、社会化、常态化、品牌化,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开展文明实践主题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