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圆满收官 为谱写泰州海陵发展新篇章奠定基础
来源:泰州日报 日期: 2021-09-01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海陵区紧紧围绕“重振雄风,再创辉煌,争当全市转型升级先行区”总要求,深入推进“三大主题工作”,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顺利完成了“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配图:泰州顺丰电商产业园。
关键词一: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2015年3月17日,泰州市城北物流园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4亿元的2个重点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之一中储粮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125亩,建设集粮食检验、仓储、贸易、加工于一体的粮食储备中心;另一个重点项目顺丰电商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120亩,以泰州公路港电商产业园为载体,打造集电商数据平台开发、业务培训、招商代理、运营管理为一体,线上电子交易与线下物流相配套的电商快递产业集群。
产业的转型,要有项目的突破。近年来,海陵区牢固确立“项目为王”理念,以更大力度的招商引资突破一批项目,以更快步伐的转型升级催生一批项目,以更有成效的资本对接培育一批项目,以更高层次的全民创业激活一批项目,以更高平台的区域合作共建一批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带动全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2015年,海陵区项目大突破成效初显:完成产业投资165亿元,增长87.7%,增幅全市排名第一,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8.5%;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7个,项目数量为历年之最,列入市“双百”工程的32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产业的转型,要有科技的支撑。2015年,海陵区技改投入持续加大,实施工业技改项目95个,春兰锂离子电池、乐金高性能冰箱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
产业的转型,要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015年,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首超工业。服务业增加值227.1亿元,增长10.6%,占GDP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分别净增32家、31家。西坝口、万达商圈分别实现营业额30亿元、10亿元,东部市场集聚区实现成交额60亿元。电子商务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两年行动计划出台,京东、顺丰成功落户,海陵工业园区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歌德电子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城北物流园实现物流营业收入7.94亿元、货物周转量7.54亿吨公里。
产业的转型,要有工农业的稳定增长。2015年,海陵区工业经济稳步提升,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2亿元,增长7.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80亿元、利税135亿元、利润70亿元,分别增长6.5%、5%和14.8%;新增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家。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完成农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3.1%;实施高效农业项目14个,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1万亩、设施农业面积4221亩;新增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7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个、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城东蔬菜园、城西渔业园获批市级农业产业园。
产业的转型,要有“新鲜血液”的注入。2015年,海陵区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传统产业加快转型,获批省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3家;新增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3件、省名牌产品1个、市长质量奖1个;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3项,新增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良好行为企业3家、国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企业2家。完成建筑业企业总产值559.2亿元、增加值140亿元、工程结算收入363亿元,分别增长16%、13.9%、16%。
配图: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
关键词二:开放创新纵深推进
2015年12月3日,海陵(深圳)投资说明会成功举行,现场签约项目24个,投资总额近100亿元。
签约的24个项目中,总投资15亿元的乐叶光伏2GW高效单晶组件、华东运营总部和研发中心项目格外醒目。该项目落户海陵工业园区,是江苏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海陵区投资的“第二单”。“2015年上半年我公司刚刚在海陵区投资28亿元建设2GW太阳能高效电池项目,此次追加投资看中的不仅是海陵区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发展基础,更看中的是该区优质高效的服务。” 江苏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丰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海陵努力营造一个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氛围,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驻点招商成效初步显现,除乐叶光伏项目外,毅德商贸城、欣兴电子等项目也成功签约落户,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216万美元,增长34.9%。外经贸联动发展,新增自营出口企业18家,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3亿美元。“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新增境外投资项目10个,实现外经营业额1.95亿美元。
海陵不仅开放,更注重创新。
2015年1月8日,泰州康隆物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从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领取了“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成为第一个从“三证合一”改革中受惠的企业。
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将当前企业设立登记时,需要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并到一起办理,打印一张证照。“三证合一”改革后,区政府服务中心将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四家窗口合并为一个综合窗口,四家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企业申报更为便捷,审批时限从过去的20多个工作日缩短到3-5个工作日。
这是海陵区推行创新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海陵区在全市率先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大大鼓励了民营经济的发展。2015年,海陵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新增个体工商户2879户、私营企业2080家。
如今,开放创新正在各个方面纵深开展。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九龙镇简政放权改革试点稳步实施,改革组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深入推行,11类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建设大力推进,全年专利授权910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新技术产品151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入选省“双创博士”7名。成功举办第五届产学研合作大会,共建产学研联合体14家,签订合作项目31个。春兰清能研究院1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罡阳汽车转向系统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配图:美好易居城。
关键词三: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城建新提升”是“三大主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海陵致力建设全市融合发展先行区,首先要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作为中心城区,海陵城市功能更完善了。茂业天地、美好易居城综合体等项目投入运营,让不少外来客、归乡人感叹,泰州更现代了。
作为中心城区,海陵城市面貌更精致了。现在,无论你走在海陵的大街还是小巷,主次干道有人管理,后街背巷有人保洁,违法建设越来越少。数据显示,仅2015年,海陵就已拆除违法建设7万多平方米。
作为中心城区,海陵的道路更好走了。2015年,海陵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30个,迎春路三期、海阳西路、南通路等11条道路竣工通车。此外,在泰镇高速、231省道改建、永定路快速化改造等省市重点工程上,也看到海陵人忙碌的身影。
作为中心城区,海陵的“点睛之绿”更多了。2015年,海陵区空转绿工程进展顺利,千禧、育才、文创园先导区等13个游园竣工。
作为中心城市,海陵老百姓居住条件更好了。2015年,海陵区智堡三期、韵梅苑二期等安置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回迁安置1300多户。房屋征收,被誉为“天下第一难”。但在海陵,“阳光征收”成效明显,全面启动征收搬迁项目11个,西客站片区、森园路两侧棚户区和西南城河综合改造工程签约率均超过98%。
城乡统筹发展,海陵在建设城市的同时,也在让村庄变得更富魅力。
海陵区苏陈镇东石羊社区,主干道两侧绿树成荫,路边上看不到一点杂物。为保证村庄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该社区采取物业管理和村民自治管理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模式。除了垃圾清运、河道河坡保洁等承包给物业公司外,道路保洁、公厕清洁等事务,由村民自治管理,并按照标准给予报酬。
现在,东石羊社区环境变了样。小河北东西路由原来的泥泞土路变成了硬质化水泥路,3个臭沟塘变成了生态停车场,新建了13座公共厕所,90%的露天粪坑得到了改造。
2015年,海陵区全面落实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99户。深入实施全面小康村建设“十百千”提升工程,创成市级“十强村”1个、“示范村”2个。新改建农村道路10公里、桥梁17座,新增农村成片林绿化面积2496亩,打造启扬高速、阳光大道等绿色通道5条。西北片区生态修复工程深入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续建工程建成,森园路、江州北路、化工路等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竣工,沿线小区污水管网基本完成接管。
配图:健身广场成为孩子们玩乐的好去处。
关键词四:民生幸福持续改善
市区肉联小区是城区低洼地之一。以前,该小区主干道上没有下水支管道,一到下雨天,主干道和居民楼道积水严重。
张奶奶在主干道东侧开了一家烟酒店。她说,以前,一到暴雨天,这条主干道穿高帮雨鞋才能走。去年夏天,市政人员对下水道进行改造。现在下大雨时,改造过的地方基本没有积水。
海陵区市政养护处相关负责人说,小区主干道上铺设了长约100米的下水支管道,管径300毫米,支管道接入小区下水主管道中,现在严重积水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2015年,海陵区全力做好民生实事项目。完成低洼地整治10处;后街背巷改造10条;新改建村卫生室11家,全区村卫生室基本达省市标准;推动健身设施向自然村、集中居住区覆盖延伸,新建健身广场40处;完成九里沟、铺头河等7条河道生态整治;改造棚户区38万平方米;接通海光南村、动力小区等老小区燃气管网2000户,提高了民生幸福指数。
2015年,海陵区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5.4%。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38元、18401元,分别增长8.9%、9.5%。着力完善公共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入驻创业主体635个;新增创业6103人、就业15751人,提供公益性岗位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1.88%;通姜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20元,参合率连续9年100%;提取大病保险基金228万元,定点医疗机构大病保险实现网络结报;及时调整企业自办退休职工、被征地农民等各类人员养老待遇,实现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新增4868人、4680人和5050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70元。
配图:全国首家“美德善行诚信展示馆”。
关键词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15年7月14日,全国首家“美德善行诚信展示馆”在泰州海陵区城北街道工人社区正式揭牌。
展示馆用一幅幅图片记录了城北街道内从1900年至今的一个个美德善行故事,如1956年梅兰芳先生回乡义演;1988年,旅欧侨领单声先生将祖屋捐赠给大浦小学作为课外活动基地等。
除了展板和图片,展览馆创造性地融入了“诚信超市”和“礼遇超市”。在“诚信”超市,超市无人监管,居民购物结账,全凭自觉,运行两年来,钱款只多不少。“诚信超市”也是“礼遇超市”,超市里所有商品均可通过积分兑换,而积分则是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间积累。志愿者提供一次服务满0.5小时开始积分,1小时累计1分,每1积分可换购价值1元的商品。
“美德善行诚信展示馆”是海陵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长效管理“365行动计划”的一个成功示范。2015年,海陵区着力建立“三大机制”推动“六项工程”解决“五大难题”。“三大机制”,即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可靠的投入保障机制、鲜明的考核激励机制。“六项工程”即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文明城市惠民工程、基础创建强基工程、阵地建设乐民工程、未成年人成长工程、文明创建示范工程。“五大难题”,即解决生活环境、市容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五个方面的难题。
当然,社会事业还包括方方面面。
2015年,海陵区获评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文体惠民积极推进。新改建镇街文化中心4家,海陵图书馆建成盲人阅览室,单声珍藏文物馆被确定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麒麟湾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社区科普工作成效明显。新建18个科普画廊,闸南社区获评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大浦附幼新园区投入使用,实验小学、智堡实验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兴业社区获批国家级助残服务标准化试点。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物业管理“两主体一协议”改革试点成功破题,社会管理“三级平台”全面运行。成功举办首届法治文化节,“六五”普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社区服务品牌7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