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深蓝,“海上长城”闪耀江苏荣光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8-01
泰州舰
盐城舰
常州舰
扬州舰
回首人民军队95年的光辉历程,江苏与人民海军有着不一般的关系。73年前,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中,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在人民海军从弱到强的建设历程中,江苏是目前舰艇命名最多的省份,先后有50多艘舰艇以江苏地名命名。
“海上长城”闪耀江苏荣光。“八一”前夕,本报记者连线4艘“江苏籍”战舰,感受一城一舰的“双向奔赴”,见证强军兴军的海上篇章。
连线泰州舰——
海军诞生地,一舰一城“双向奔赴”
73年前,人民海军从泰州启航,驶过长江,驰骋万里海疆。2006年2月16日,以泰州命名的“泰州舰”入列中国海军战斗序列,劈波斩浪逐梦深蓝。建军节前夕,记者连线泰州舰政委桂尤山,倾听一城一舰的“双向奔赴”。
“泰州是人民海军诞生地,能在泰州舰上当兵,无上荣光。”2017年起担任泰州舰政委的桂尤山,道出官兵们的心声。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在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之时,就确立‘在我党的绝对领导下’这一根本原则,泰州舰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兴舰育人,携手泰州市用好‘人民海军诞生地’这一宝贵教育资源,切实筑牢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桂尤山说。
在泰州,“母亲城”与泰州舰官兵相依相牵,温暖而难忘。
这份情,在军地频繁互动中更深更浓。“不忘初心寻根问源——优秀舰员泰州行”主题党日,泰州舰官兵赴白马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参观。每年“八一”“4·23”前夕,泰州市组织党政慰问团登舰慰问,并授予泰州舰官兵们“泰州市荣誉市民”称号。泰州舰每年受邀参加泰州市两会,为“第二故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
“每次回老家盱眙探亲,路过泰州,心里特别亲切,泰州跟家乡没区别。”从军28年的桂尤山说。
军地携手,泰州舰与“水兵母亲城”发挥各自优势、互动合作。舰艇官兵定期为泰州市民介绍海洋、海权、海军知识,讲述泰州舰建功大洋的事迹,邀请市民代表“触舰”。
2011年起,泰州学院为泰州舰官兵及家属提供远程函授教育,目前有300多人取得大专及本科学历,40多名官兵因此晋升高级军士,20多名军属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百余官兵退役后被企事业单位录用。泰州学院在泰州舰建设“学习苑”,无论寒暑,泰州学院都会派教师跨江过海,登舰送知识。
泰州是一片红色沃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就是在泰州升起。“我们要用好泰州的红色资源,将此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强大动力。”桂尤山告诉记者,泰州舰冲在捍卫国家利益第一线,近年来年均出海时间超180天,圆满完成中俄联演、出国访问、实兵实弹演习、远海训练等几十项重大任务,创下海军多项“首次”,摘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军先进舰连标兵、海军从严治军先进单位等荣誉,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采访中,桂尤山多次提到抗美援朝英雄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的铮铮誓言。
“位居前线思打仗、逢战争锋当尖兵、走在前列做标杆”,这早已内化为泰州舰官兵的责任担当。平日里苦练本领,比赛中只争第一,到战场上,才能勇夺胜利。泰州舰官兵始终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聚焦备战打仗,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泰州舰两次赴俄执行联演和访问任务,深化中俄军事文化交流;多次完成远海训练任务,圆满完成实兵实弹演习。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海上行。”说起官兵们的日常生活,桂尤山告诉记者,常年执行海上战备训练任务,他们永远只有战斗和准备战斗两种状态。“离港的汽笛就是战斗的号角,离开码头,舰上岗位就开始有序运转,钢铁战舰随时能战。”
对泰州舰官兵而言,大海和祖国就是“诗和远方”,而陆地和家,就是他们的牵挂。水兵们在一起战斗、生活,于大洋之上结成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回到码头,除了开展训练、保养装备、补给物资外,年轻的水兵也会参加环港万米跑、球类竞赛、电子竞技、棋牌比赛,为下一次出航蓄能充电。
连线盐城舰——
十年新起点,“闪光的航迹”向远方
“八一”前夕,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盐城舰又出海训练了。茫茫大海上,身披银灰色外衣的盐城舰犹如一柄利剑在破浪前行。
2011年4月27日下水,2012年6月5日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入列10年,盐城舰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优良作风,守疆卫海、护航深蓝,圆满完成战备巡逻、中俄联演、第16批和28批护航、叙利亚化武海运护航、环非访问、赴新西兰参加东盟防长扩大会“海上安全”演习以及出访美国、加拿大等多项重大任务,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1次,被海军评为“从严治军一级单位”。
走进盐城舰军史长廊,一幅名为“闪光的航迹”的立体世界地图引人注目。地图上,战舰的航行轨迹被五颜六色的荧光笔描绘,像一道道彩虹,横跨五大洲三大洋。
每次经过这幅世界地图,航海部门操舵班长孙彪都会驻足停留。孙彪是盐城舰首批舰员,对他来说,近30万海里的闪光航迹,不仅是战风斗浪的历史见证,更是最难忘的人生回忆。
2014年在亚丁湾护航期间,盐城舰临危受命,昼夜奔行,到达地中海,执行叙利亚化学武器海运护航任务,安全护送化学武器及原料7批次,受到国际上广泛赞誉。
2014年2月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视频慰问执行叙化武海运护航任务的盐城舰官兵。盐城舰全体官兵牢记嘱托,践行使命,两赴亚丁湾,为世界粮食计划署船舶护航,多次参加多国海上安全联合演习,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以大中城市的名字命名驱护舰艇,是人民海军的传统。战舰把城市当家乡,城市把战舰当名片,盐城和盐城舰开展双拥共建,结下深厚情谊。
在盐城舰官兵眼中,盐城人民就是自己的亲人。“每次遇到重大任务,盐城市领导都会前来为我们壮行;去年冬天,考虑到冬季训练气温较低,市里为舰员定制保暖手套,并购置电脑,作为官兵们在舰上的学习终端,助力官兵提升能力……”来自“第二故乡”的务实举措,令盐城舰官兵倍感温暖。
6月17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在盐城舰举行,25名战士身着学位服,头戴学位帽,从舰长、政委手中接过江苏开放大学的毕业证书。为方便战士们继续深造,盐城市双拥办协调盐城工学院、江苏开放大学等高校送教上舰,帮助官兵及军属免费提升学历。
盐城舰官兵代表也在盐城中小学开展军事科普讲座,到盐城敬贤路实验小学开展助学,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我们希望能在同学们心中种下强国强军的种子,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盐城舰领导说。
入列10年,盐城舰装备升级,人员更迭,但官兵们打胜仗的追求从未改变。他们将打赢基因融入血脉,练兵准星瞄向战场,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为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化海战需要,盐城舰加快推进转型建设,学习掌握高新技术武器,不断增强新质作战能力。
对空部门舰空导弹区队长方锟从事导弹专业11年,为学好新装备,他白天跟着技术人员调试装备,晚上对着说明书自己研究,一遍遍摸电路,经常熬到后半夜。舰长郭希宾带着舰员深度参与各项新装备试验,练协同、练指挥、练战法,努力实现“人舰合一”最佳状态。
“我们将以建军95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苦练战斗本领,践行强军目标,把盐城舰打造成打赢未来高端海战的‘尖刀利刃’!”郭希宾满怀信心地说。
“平时常备不懈,战时方能闻令即动,不负人民重托。”盐城舰战备训练任务繁重,年均出海200天以上,“海上为家、岸上做客”已成常态。今年除夕,盐城舰官兵赴某海域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直到年初六,出色完成任务返港后,他们才在挂着红灯笼、中国结的舰艇上补上这顿迟到的年夜饭。
盐城舰上舰员们来自天南地北,大家口味也不尽相同。为了让舰员们“吃得好、不想家”,炊事班的战士练就“十八般武艺”。“外面能吃到的,我们都能做。”盐城舰炊事班班长王遵利说。
盐城舰上现有3名盐城籍官兵。其中,盐城籍教导员李昊负责和盐城的日常联络工作。“作为盐城人,我能在盐城舰上服役,特别光荣。”他告诉记者,要继续把纽带作用发挥好,向家乡人民宣传好盐城舰,同时要向战友们更好地讲好盐城故事。
6月5日,盐城舰在青岛某军港码头举行仪式,庆祝入列十周年。舰上12位“元老”——接舰的首批舰员,在甲板上整齐列队,接受来自全体舰员的致敬。这份敬意,既是“后辈”对“前辈”的礼敬,也是盐城舰精神的传承和使命的接力。
舰阵如虹、白浪如练。建功深海,年轻的盐城舰正向下一个里程碑驶去。
连线常州舰——
为祖国守海疆,为“第二故乡”争光
在中国海军现役装备序列中,护卫舰是不可忽视的作战力量,常州舰就是其中一员。2010年5月下水,2011年5月入列,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常州舰入列不久便完成全训考核,快速形成战斗力。
2012年7月3日,常州舰与益阳舰、千岛湖舰共同组成海军第十二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2014年3月24日,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编队提前起航,先前往印度洋海域执行搜索马航失联客机任务,随后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十六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常州舰再次承担此次任务。
有红旗必扛、有荣誉必争,早已成为常州舰官兵代代传承的热血精神。服役以来,常州舰除了参加亚丁湾、索马里护航任务以外,还完成远海训练、战备巡逻、演习演练等百余项战备演训任务,先后获评全军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海军“红旗团委”、战区海军基层建设标兵单位,2013年被上级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舰阵劈波逐浪高,航迹所到是长城。从军27年,导弹区队长郭志刚对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征程感受颇深。“最直观的感受是,十几年前,我们舰艇大都在近海执行任务,每年只出海几十天。现在战舰任务更加多元,越走越远。这几年,出海时间都在200天以上。”
这些年,海军舰艇的装备性能和后勤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常州舰装备性能较之以往有了质的飞跃,战斗力大幅提升。”对于记者关心的官兵舰上生活,炊事班长丁建辉笑着说,根本不用担心。海上伙食种类丰富、营养可口,蔬菜水果不断供。大家每天都能洗热水澡,上跑步机、划船机出汗健身。官兵们组建电声乐队,闲暇演出,让生活像飞溅的浪花一样精彩。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在海上,有浪漫,有豪情,也是不一样的承受与付出。2019年,高博到常州舰担任政委。在舰艇航行时,他经常半夜起来给值更战友送宵夜,陪他们说说话。“这几年,无论在工作,还是跟大家谈心谈话,我都感觉官兵的综合素质更为全面。”他举例说,现在海上与外籍船舶、飞机通联时,官兵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展示出大国海军的专业形象。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到来之际,常州舰官兵收到来自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慰问信和慰问品。“我们早已把常州当作‘第二故乡’,送什么不重要,只要常州送的,我们都喜欢。”入列以来一直在常州舰工作的轮机技师刘方义告诉记者,常州市领导多次率团参加常州舰重大任务欢送和欢迎仪式,“出远门时送,回到家时迎,这就是亲人!”
常州市授予常州舰官兵“常州荣誉市民”的牌匾,以及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创作的《锦绣常州》长幅画卷,一直挂在舰会议室墙上,“我们要把最显著的位置给常州,常州舰常州元素很浓”。对于常州舰官兵来说,“常州”等于“家”,看到常州新闻,多看几眼不够,还会转发点赞。
“第二故乡”也时刻牵挂常州舰。这几年,常州每年制定军地互办实事计划,帮助常州舰建设“通道文化”橱窗、升级智能舰艇等。2020年起,常州协调江苏开放大学送学到舰,提供自学考试授课服务,为常州舰官兵学历提升开拓渠道。
“箭在弦上,引而待发,风雨骤,风雨骤,为了胜利我们不惜所有……”常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星南为常州舰创作的舰歌《今夜准备战斗》,是常州舰官兵爱唱的歌。每名常州舰官兵都能耳熟能详地讲出常州的发展成绩和风土人情:制造名城、文化名城……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里像家一样。
“我们常州舰官兵对常州市最好的回报就是,练好技能,提升能力,完成好各项任务,擦亮常州市‘第二名片’,让常州市受到更多关注。无论在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就能汇聚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高博向常州人民,也向江苏人民捎来全舰官兵的心里话——
常州舰将一如既往,锐意进取、逐梦大洋,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守好万里海疆,为“第二故乡”增光添彩。
连线扬州舰——
擦亮“蓝色名片”,讲好“好地方”故事
一艘舰一座城。扬州舰是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最新型导弹护卫舰,是海军新一代主力作战舰艇,是扬州在大洋上流动的“蓝色名片”。自扬州舰命名以来,全舰官兵和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就紧紧连在一起,彼此牵挂,守望相助。
扬州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举旗铸魂固根本,聚焦使命谋打赢,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海军的使命任务。多次参与重大演习演训和军事行动,获得比武竞赛多项第一。2017年、2021年扬州舰两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第26批、38批护航任务,出访英国、法国、丹麦、比利时,展示中国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2017年,扬州舰与黄冈舰,以及综合补给舰高邮湖舰、舰载直升机等组成的第26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出征之际,扬州舰全舰官兵向扬州人民发来感谢信,坚信“好地方”扬州一定能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表示要当好扬州的流动名片,大力宣传“三都”品牌。扬州市委、市政府给扬州舰官兵发慰问信、送慰问品,祝愿他们远航再立新功。
校舰合作,圆了军旅大学梦。“等拿到本科学历,我不仅可以提升学历,为晋升高级军士储备条件,自己的知识面也大有拓展。”闫涛是扬州舰一名区队长,当兵12年,他希望能在部队长期发展,而随着部队正规化建设步伐加快,对军士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他能圆大学梦,得益于扬州创新教育拥军模式,为扬州舰开办文化补习班和英语、炊事等技能培训班,协调扬州职业大学为官兵提供免费学历提升。截至目前,扬州舰有200多名士兵报考函授本科或大专,其中近百人完成学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蓝色名片”讲述中国故事。这些年,扬州舰利用出访英国、法国、比利时、丹麦等国家契机,充分发挥“城市名片”“形象大使”作用,宣传扬州历史文化名城,扩大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对扬州舰官兵来说,扬州是情牵梦绕、永驻心底的‘第二故乡’,是水兵战风斗浪、勇闯大洋的坚强后盾,是水兵出国访问、环球展示的亮丽名片。”扬州舰政委周俊涛表示,扬州舰全体官兵不忘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望,坚决扛起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使命重任,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大力推进体系练兵、科技练兵,争取在奋斗强军、奋进一流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