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别样”农业,成就大国粮仓“东林一粟”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8-29
盛夏时节,走进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田间稻叶轻摇,米厂清香飘逸;饲料厂内机声隆隆,秸秆被切碎,加入豆渣、砻糠等进行发酵,成为天然的牛羊饲料;芽苗菜生产基地碧绿一片,新芽初长;观光火车缓缓驶过,串联起田园风光、生态果园、乡村驿站等一帧帧独特的乡村风景……
近5年,东林人用辛勤实践,摸索出一条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的路子,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的“四个一”农牧循环。目前,全村绿色高质水稻、小麦年总产量突破2000吨,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羊肉250吨。同时,通过消纳报废秸秆、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3000吨,每年可节约青贮饲料种植面积约6000亩、节省化肥用量约30%。以农为主、以粮为主,东林村成就了“大国粮仓”的“东林一粟”,蹚出了新时代百姓致富新路子,更以实践证明,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苏南生态敏感区必须走、也走得通的一条道路。
“新农人”:
循环农场,助力产业步入良性循环
采摘、套袋、打包……年近五旬的王雪芬忙得不亦乐乎,她是东林生态果园负责人,也是庄稼地里的“打工人”。“今年的夏黑葡萄长得特别好,早几个月前就被周边的客户全部预订光了。”王雪芬说,田间农忙时,她得去收割庄稼、收集秸秆,送去饲料厂;农闲时,她就一头扎进果园,肥水植保、采摘发货。
在东林村人看来,农业的方方面面已经无法完全割裂开来,田与田间、园与园中是相互联系的,合作社与农业企业是有序循环的。“打个比方,农药施多了,土质就坏了,不仅生长出来的稻谷不好,就连牛羊吃的秸秆饲料品质也不好,牛羊肉品质自然也差了。”朴素的王雪芬向调研组解释着自己对“循环农业”的理解。总的来说,村民们已经形成一种共识: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既保护了环境又提升了效益的“好思路”。
谈及当初发展“循环农业”的契机,王雪芬回忆,大概七八年前,在村委会推行的“小承包”机制下,大家种粮积极性很强,亩产量不低,但奇怪的是,“大米的口感越来越差,也卖不出好价钱。更头疼的是村里河道的水质也在变差,环保人员来测了,说含磷量超标。”原因并不难猜,为了提高产量,大家加大了农药化肥的使用,久而久之,土壤板结酸化,地力下降,水体污染也加重了。
“这对庄稼人来说,是毁了‘命根子’的大事。”许多村民和王雪芬一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决定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用量,适当降低产量,“但大家的种粮收益也在‘缩水’。”
如何在“保护耕地”和“鼓起腰包”之间取得平衡,王雪芬说,转机出现在8年前,村“两委”干部去国外考察,当年引进了10台套秸秆收储打包设备。自2018年东林村联合省农科院建立“秸秆饲料化产业研究院”起,“循环农业”的概念越来越清晰:稻麦种植—秸秆饲料—湖羊养殖—有机肥料—稻麦种植……东林土壤有机质已从2013年的1%提升到如今的3.5%,达到“东北黑土”的标准。打好基础,坚守耕地,东林人越来越坚信“农业大有可为”,王雪芬向记者分享近年来村里“田间地头”的变化:全村耕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水稻和小麦两季亩产稳定在2050斤左右,还创办了稻米加工和发酵饲料、有机肥生产等一系列企业,推进粮食就地加工、就地增值。
“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这让我们幸福感倍增,农业能创出一番天地,这更让我们心生成就感。”王雪芬感慨,“循环经济”让东林村的各项产业都步入良性循环,环保、生态的理念更是深入每位村民心里。如今,王雪芬种瓜果都很讲究。2年前,东林果园和省、市农科院所共建实验基地,按照科学方法种植,使用植物提取物进行病虫害防治。“果园至少已经飘香长三角。游客来我们这里,尝了果园的水果,就迫不及待地想预订下一季的,一年收益能超百万元。”王雪芬喜滋滋地说。
村干部:
深耕农业,“上访村”变“奋斗村”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林人,苏齐芳曾见识过这里的贫穷、无序。“以前,我们这里也算是个‘上访村’,其实很多也就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主要是日子过得不好,大家心里不舒服。”
解决矛盾,首先得让大家手上有活干、日子有奔头。2004年,接下“四村合并”的村书记担子时,苏齐芳就立下“军令状”:要带着大家增收致富,5年村收入达500万元,10年达1000万元,如果没达成就“引咎辞职”。然而,没有工业支撑,东林村靠什么致富?苏齐芳坚信“现代农业有希望”,他走访调研了全国多个先进村,甚至去了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乡村,学到了两个关键本领:“方法”和“技术”。
激励大家种粮,首先得讲“方法”。2012年,苏齐芳提出“大承包、小包干”的种粮激励政策。他向调研组解释,所谓“大承包”,就是激励合作农场场长,给他们明确种粮指标,小麦亩均产量650斤,水稻亩均产量1000斤,增产部分拿出20%奖励给场长;“小包干”则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按照种粮面积算,每亩地可以拿到300元的“管理工资”,如果亩产超过指标,也可以拿到增产部分20%的“绩效奖金”。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大家种好粮、多种粮的决心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做强农业产业,长远来看,还得靠“技术”。“种植、养殖能成规模、能高品质,需要靠科学技术、需要靠现代化设备。”苏齐芳告诉调研组,秸秆收储、饲料加工、肥料再加工等,都靠村里引进的先进设备,这方面投入很大,但效益和价值也是极为可观的。全村每年农产品加工业上缴给村集体的收益达1500万元,这些收益主要用于各类村级经济社会事业建设,惠及所有村民。苏齐芳坚信,“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是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务实选择。
以农业为基础,东林村还在不断提升循环产业链价值。“发展高附加值农业是下一阶段的重点。”苏齐芳介绍,今年,东林村引进秦川红牛,对标世界先进标准进行养殖。这些肉牛听着“古典乐”,住着“恒温房”,吃着纯天然的“发酵饲料”,预计明年就可以上市,他相信东林牛肉的品质、口感不亚于日本“和牛”。
人心涣散的“问题村”如何凝聚人心,拧成干事创业的“一股绳”?苏齐芳向调研组分享经验: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村级事务和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东林村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由村集体发起组建农场专业合作社、投资富民合作社、农村劳务合作社等各类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主体,引导村民全面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过程,实现集体和村民共同发展、共享成果。2021年,东林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5637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31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万元。“我们用实践证明,以农为主,以粮为主,也能壮大集体经济,也能闯出致富新路,循环农业和乡村旅游等,都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对于东林村的未来,苏齐芳心怀更多憧憬。
随着发展的深入,东林村对科技人才的期盼也更加强烈。“农村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调研采访的最后,苏齐芳坦言困境,“农技专家等人才引进难、使用难、留住难,这是制约农村产业转型发展的大问题。”他期待,更多农业院校专家教授、科技特派员等能与各村结对合作,共同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
“原住民”:
种下“希望田”,守好“米袋子”
还有几个月,年近65岁的张耀忠就将迎来“夕阳红”的美好生活。种了一辈子地的他,还可以拿到退休工资。
“我们全村有10多个农业企业,大力解决了本村就业问题,我这样的老农民和年纪轻的新农民,都有‘用武之地’,我们有种粮经验,他们有农业技术。”
张耀忠祖孙三代种粮,他亲历了东林村的变化,也尝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甜头。“我的父辈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到我那一代开始了农业机械化,到我儿子这一代,就更好了,他们用上了智能农业系统。东林合作农场2033亩稻麦种植基地全程实现机械化,只要9个劳动力,其他人就可以进城镇企业或其他地方就业,大家的收入都高了。”
如今,东林村打响了“循环农业”招牌,还引进培训基地、休闲采摘、农业科普教育、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等新业态,配套建设彩虹大道、稻田步道、特色驿站、穗月广场等核心景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这片村民眼中“希望的田野”,也成为游客们心中“向往的生活”。张耀忠告诉调研组:“东林的农牧风光每年吸引游客7万多人次,带动当地450多人就业创业。”
看着眼前“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乡村美景,张耀忠憧憬起退休的“小日子”。张耀忠给调研组算了算账,除了发放的退休金外,他还能获得在集体农业企业打工的薪金和东林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的股份分红,每个月的收入有5000多元。村里的老年人每年还能享受1000多元的福利。张耀忠欣喜地说,今年村里新开通一条5.3公里长的“田园新干线”,还要打造一个叫“味稻公园”的农民乐园。到时候他会带着小孙子去玩,“一辈子埋头种地,终于也有机会,悠闲地抬头赏赏风景了。”
【专家点评】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高强:
在以农为主、以粮为主条件下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东林村的实践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东林村通过探索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路子,特别是通过经营模式创新,走出了“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重效益。同时,东林村也再造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推动多元主体联合与合作,依靠法人经营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当下,东林村顺应消费结构升级新趋势,一体谋划大农业下的各细分产业发展,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促进产业发展、资源匹配、生态共享与循环利用相协同,实现科技力量源源不断地赋能农业农村,推动农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发展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彰显了在乡村资源要素配置中的独特优势,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还建立健全了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份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