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聚焦乡村全面振兴,跑出“三农”奋进姿态
来源:镇江日报 日期: 2022-01-1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推进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道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江苏镇江全市上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聚焦发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关键,紧抓“全面振兴”补短板,确保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不掉队、同步赶上来,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深走实。
提档升级 乡村设施真“改”实“建”
加强农村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保障,也是党史学习教育落脚在乡村的重要一环。
聚焦“急难愁盼”,推动世业镇先锋村解决人居环境整治,是镇江市委办公室系统主动结对世业镇先锋村开展的为民办实事活动。通过组建“学亚夫、做亚夫”先锋团队,一对一排定“难题”具体实施项目,先后帮助落实农村小微水体整治项目资金20余万元,推动先锋村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项目落地,让“比画还美”的江中小岛展露现实模样。
路桥建设是乡村发展的基础需求。镇江市人大办系统聚焦丹徒区宝堰镇洛阳河大桥项目,通过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多位省、市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投资近500万元的大桥建成,有效解决了宝堰镇西部12个自然村、1万余名百姓出行需绕道5公里;洛阳河两岸1.5万亩高标准农田不能连成一片,制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难题”。
以洛阳河大桥向全市展望,2021年,镇江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得有声有色。市交通运输局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8条、农桥改造3座,投入资金约6700万元,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122公里,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100%。
“以前,水压小,水管经常坏,水有时候还浑浊。你看现在,自来水水压特别足,水质也十分清澈,真是把好事办到我们老百姓的心里了。”在丹徒区上党镇盘荣村徐巷自然村41号李荣富家,一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冲在水池中。多年用水难题彻底解决,让75岁的李荣富感到在农村生活真是越来越美好。
李荣富的“用水难”得以解决,源自镇江市住建局“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的“精准”施策。2021年8月1日,镇江市住建局推动开工建设丹徒区上党镇盘荣村倪庄片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10月25日竣工,解决倪庄片区倪庄、王甲、东岗、徐巷4个村供水管网老化,水浑、水流小难题,389户村民喝上了来自市区的安全水、优质水、满意水。
聚焦产业 试点推进消费给力
乡村要振兴,农民要富裕,归根到底靠发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各地、各部门依托农业农村独特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在试点村建设中,我们重点围绕解决循环链的前端(秸秆等废弃物收集)和后端(有机肥的还田)两方面内容实施,达到延链补链,实现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这是丹徒区上党镇丰城村党总支书记陈云在日前举办的放大“戴庄经验”示范效应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丰城村全面整合村养殖业、种植业农业废弃物,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转化为商品有机肥用于本村的农业生产,多余部分有机肥进入市场销售,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推进12个省市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建设,是2021年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的“重头戏”。通过制定出台《镇江市放大“戴庄经验”示范效应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通知》,落实省市级财政扶持资金640万元,将12个试点村建设纳入镇江亚夫科技服务团为民办实事项目,帮助村里壮大主导产业,12个省市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村企联建是镇江产业振兴的有力举措。镇江市国资委推动恒顺集团与丹徒(鲁溪,蒲圩)、丹阳(大圣,东皇)、句容(高庙)等16个村,共建稻米种植基地1.8万亩,每年收购糯、粳稻1.3万吨,每年收购金额达4160万元;推动索普集团与高资街道水台村签订“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项目,围绕水台村稻米综合开发项目,帮助水台村搭建电商服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市农科院持续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优质镇麦品种示范推广,申报省、市、地方标准各1项,建立品种核心展示区11个。市科协依托科普惠农服务站平台,累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6000余人,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农业新技术16个,推广农业新品种10个,推广大田数字农业建设等新模式5项。
消费扶贫在乡村振兴舞台上绽放出了亮眼的光彩。镇江市总工会出台《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爱镇江 游镇江”职工春秋(乡村)游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见》,全年实现基层工会团购500余万元,全市各级工会共组织33个批次、107家单位的职工带动农产品消费370余万元。市供销社也于6月和10月,在丹徒和扬中举办两场农产品广场集市活动,组织上百种优质农产品现场展示展销,带动农户500户以上,实现销售额超两百万元。
政策惠农 土地金融要素“齐备”
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完善乡村发展用地政策,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是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乡村振兴激发出的“金点子”。
土地入市为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注入动力。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试点土地管理新模式,在丹阳市试点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工作,并于2021年1月27日,实现丹阳市皇塘镇大南庄村首批3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作为试点地块在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网上交易系统入市成交。
“真的很省心,邮储银行丹徒支行不但很快放款,每次到了还款日,都会提前告知我们,并做好相关的文件,让我们顺利续贷。”丹徒区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汪月霞在邮储银行丹徒支行办理了100万元的农业贷款,利率还比商业贷款低2个点左右,十分优惠。
去年以来,金融为农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镇江市金融监管局积极推动“金穗行动”,以“优农、惠农、助农”创新举措为抓手,发布的60项金融为农办实事均进展顺利。值得一提的是,农业发展银行镇江市分行重点支持镇江26个长江大保护项目,已累计发放20.69亿元贷款;镇江农商行持续推进整村授信及信用评定工作,共走访农户2871户,签约1185户,用信金额2833.12万元;人保财险推动生猪“保险+期货”价格指数保险在丹阳、扬中、句容、丹徒、镇江新区落地实施。同时,镇江市财政局积极深化“政银担”合作,着力改善农业融资担保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去年以来,镇江农担共为694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58577万元,截至2021年10月末在保户数达923户、在保余额达75040万元,比年初增加16765万元,增长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