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笔”描摹精美城市宜居气质
来源:京江晚报 日期: 2021-10-12
金山水岸停车泊位。
道路整洁。
如果城市是一幅美丽画卷,那么绘就它的一定是“巧密而精细”的工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管理搞得好,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在城区面积和人口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目标,用“工笔”不断描摹精美城市宜居气质。
“停”与“行”里的
获得感
“之前想也不敢想,在我们这种老旧小区,还能有这么大一个停车场。”住在棒棰营的陈先生,最近觉得自己“幸福感大大提升”。虽然已经在其他地方买了房,但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陈先生一直没有从棒棰营搬走。每天晚上下班回家的停车问题成了陈先生的一大烦恼:“天天找车位,头疼!”
在棒棰营危房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为解决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利用改造过程中整理出来的“边角地”,投资150余万元,建成了棒棰营停车场。5000平方米、287个停车泊位、全封闭、最新型号牌识别自动道闸系统……这样一个停车场,可谓老旧小区里的“奢华配置”,大大缓解了棒棰营、南马路、古通巷等片区居民停车难问题。
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停”与“行”成为城市管理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2018年至2020年,我市连续三年将优化停车管理纳入年度民生“十件实事”项目,持续加强政策调控,深入“挖潜”,补短板、强弱项,从老小区改造整治、道路出新、闲置地块、项目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停车便利化”需求。
结合老旧小区实际情况,重新优化布局,充分挖掘潜力,截至目前,新增停车泊位515个,其中2018年182个,2019年233个,2020年100个。
积极推进中医院停车场、市三中地下停车场等单位内部停车场对外开放。市第三中学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在学校改扩建项目中,新建设地下停车场8600平方米。该停车场在设计时就考虑对周边居民开放,建成后与镇江智慧停车系统对接,纳入统一管理,并于2020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停车难。
2018年全市新增停车泊位10658个,2019年全市新增停车泊位11070个,2020年截至目前,完成新增停车泊位10910个,这是“停车便利化工程”交出的三年“成绩单”。
在推动低碳出行,畅通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方面,2020年,我市将原有的2500辆已不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公共自行车全部淘汰,重新投放轻巧便捷公共自行车1600辆,投放有桩助力共享单车2000辆,陆续对近3000辆陈旧破损共享单车进行更换,进一步缓解了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矛盾。
“亮”与“靓”里的
安全感
“我们是老旧小区,以往小区里的路灯坏了,居民要么找社区,要么找路灯管理部门,而路灯一旦坏了,老人出行很不方便,也不安全。”70岁出头的单阿姨在花山湾已经生活了30多年,作为一个老旧小区,其他老旧小区有的“毛病”这里也都有,“路灯经常不亮”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自从改造过之后,细心的单阿姨发现,小区里的路灯“好像就没有坏过”。这背后,其实是我市正在从小街巷、老旧小区开始试点的“智能单灯控制系统”的功劳。
“智能单灯控制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每一盏路灯都联入网络,将自身的数据传回给后台,后台工作人员通过查看数据,“足不出户”了解每盏灯的运行状况,掌握每盏路灯的电压、电流等数据,一旦损坏或者一些数据达到临界值及时更换、维修。同时,在应用上面,可以实现给每盏灯发出指令,调节亮度、控制开闭,实现精准照明的同时达到智能、节能目标。目前市区已有28个小区1280盏路灯实现智能单灯控制,未来将覆盖所有小区以及小街巷。
在城市管理中,“亮”与“靓”是两个很重要的“指标”。“亮”的方面,截至目前,市区道路装灯率达100%,主干道平均亮灯率达99.26%、次干道及支路99.04%,设施完好率达96.10%。
“亮起来”的同时,城市还要“靓”起来。
“大路镇老药店商品房2栋1单元楼道内出现疏通下水道小广告”,随着保洁人员将这条信息以及相应的照片上传至系统后台,系统对类别、号码、位置等相关信息自动进行提取并立案,执法人员到场处置…
一系列流程仿佛“行云流水”,镇江新区不久之前创新开发的非法小广告智能采集处理平台,打通了小广告行政处罚全流程,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执法成本,还为打击非法小广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小广告”又被称为“城市牛皮癣”,不仅影响市容环境,有些内容还涉及诈骗等违法行为。为营造更加干净整洁、安全文明的城市环境,市城管局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的原则,将清除面上广告与处罚违规行为相结合。仅从今年4月份至今就清理小广告26981处,设便民信息栏6384块,查处违规发布小广告号码1200余个,处罚近300例,申请停机号码400余个,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更“靓”、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分”与“改”里的
幸福感
“又有10000多积分了,这次看看兑换点什么。”看着手机里的积分,赵女士开始计算起来。
赵女士居住的东锦花园属于镇江新区。2018年以来,镇江新区率先在丁卯及大港片区小区组织实施垃圾分类服务市场化招标。截至目前,镇江新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已全面实施垃圾分类,109个住宅小区完成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形成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处理体系,并在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以信息化监管平台配搭智能分类桶、微信小程序的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新模式。
从2019年初小区内开始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赵女士经历了从观望、尝试到逐渐习惯的过程。“把不同的垃圾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内,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一年多来,我有了好几万积分,兑换了不少生活必需品。”当然,在赵女士看来,垃圾分类的好处绝不仅仅是手机里的积分,“自从开始垃圾分类,楼道里的乱堆乱放少了,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
全市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在不断创新中前行。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14个垃圾分类试点乡镇建设,1067个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小区建设。各地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有害垃圾暂存库均已建成;拥有3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成为全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发电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此外,焚烧灰渣处置场二期工程建成使用,城东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提标改造项目竣工投运,餐厨废弃物及市政污泥协同处理二期项目开工,大件垃圾拆解中心项目、应急填埋场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全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体系逐步健全,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为镇江的“天蓝水清”打下了坚实基础。
“垃圾分类” 关乎百姓生活,“厕所革命” 勾连民生幸福。
在江滨新村东吴游泳馆公交站台附近,有一幢外观简洁、古色古香的建筑。走进一看,卫生间、管理室、休息室等区域设置合理,母婴护理台、残疾人坐便器及儿童小便池、安全扶手等无障碍设施齐全,在满足普通人如厕需求的同时,也充分满足了老年群体、残障人士、婴幼儿等特殊群体的需求。
“这座公厕之前内部设施有损坏,通风和光线也不好,改造升级后,环境和设施明显升级。”住在附近的赵老先生说。
自2018年开始,我市每年都制定“厕所革命”行动计划,其中主城区2018年改造公厕30座,2019年新建、改造公厕21座,2020年新建、改造公厕12座,折射大民生的小厕所,“颜值”越来越高,内涵不断提升。
绣花要得手绵巧,方寸乾坤看针法。在“圆梦小康”的路上,镇江的城市管理工作正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步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回应着百姓对精美城市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