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情况
来源:连云港市工信局 日期: 2021-07-27
“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情况
连云港市工信局
(2021年5月)
“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核心战略,始终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工业总量快速提升,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创新动能显著增强,发展质态不断向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逐步构建了冶金、石化等临港工业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主导产业体系。五年来,工业经济实现了大投入、大提升、大突破,强优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上市公司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步入了厚积薄发、加速跨越的快车道。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2822.6亿元、利润总额24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3家,形成了石化、冶金、新医药3个过500亿级产业集群,新医药产业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2%。恒瑞医药、盛虹石化产值突破200亿元。培育上市公司8家,总市值位列科技公司总市值排行榜第8位,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一、以规划政策引导转型升级
突出规划引领,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立市”战略,制定出台《连云港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国制造2025”连云港行动纲要》《连云港市工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连云港市“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等中长期政策文件,使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具体。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各类园区建设,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形成规划有序、定位明确的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布局。围绕“一纵一横”T型双轴,纵向依托沿海高速、海滨大道和建设中的沿海铁路,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临港基础性重点产业,构建沿海产业带;横向依托东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重点布局都市型产业,构建陇海线产业带。重点抓好市开发区、徐圩板桥、南翼两灌、北翼赣榆、东陇海线五大产业片区,明确发展定位、产业导向和升级路径。推动国家、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建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5个,规划建设27个特色产业园区,提升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水平。强化政策扶持,制定落实《关于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政策的意见》《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树立明确的发展导向,进一步加大对重大产业项目、技术改造升级、企业规模提升、品牌质量标准建设、新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两化融合、信息化建设等重要方向的政策支持力度,全力鼓励引导企业谋发展、快转型、求突破,“十三五”期间兑现落实各类奖补资金超30亿元。
二、以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
强化项目推进。以壮大产业投入、推动转型升级为主线,抓牢项目建设的牛鼻子,为实现高质发展提供充足后劲。开通24小时项目服务热线,制发连云港市工业项目服务名片,建成“市重点工业项目推进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项目从开工到投产每个环节可追溯,确保重点工业项目有序推进,每季度召开重点工业项目观摩推进会,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年均增长在10%以上,增幅全省前列,项目体量实现突破,工业投资高速增长,发展后劲稳步提升,后发先至的工业基础愈发坚实。突出技术改造。将技术改造作为促进扩量提质、优化结构的重要抓手,促进企业生产方式升级,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出台《实施“三千”技改工程推动工业高质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三年引导10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10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00亿元。2020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253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330.1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6.3 %。提升项目层次。每年重点摸排推进450个工业投资项目,三新一高项目占比达50%以上,加速产业向高端攀升。实施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培育一批初具规模的新特色产业,重点抓好东海县硅材料产业、赣榆区自控设备集聚区和海产品加工产业、灌南县光电产业;依托自贸区政策优势,加快建设海州区医疗器械系列项目,开发区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项目。强化产业链配套,依托徐圩新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新海石化产业园,实施产业链下游项目,延伸石化产业链;推进原料药基地建设,加强医药产业配套协作,拉长新医药产业链;引导实施碳纤维装备、高性能纤维生产、复合材料制造、终端产品项目,壮大高性能纤维产业链。
三、以主导产业支撑转型升级
加快冶金产业改造升级。基本形成了钢铁、不锈钢、镍合金等共同发展的格局,板桥工业园成为全省三大钢铁产业基地之一。镔鑫钢铁、亚新钢铁、兴鑫钢铁、华乐合金等龙头骨干企业超低排放工程基本完成。镔鑫钢铁投资10亿元的智能化全封闭原配料处置中心建成投产,钢渣综合利用项目国际领先,实现钢渣100%综合利用,年可节约电能1亿度、标煤19.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近200万吨。兴鑫钢铁正围绕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建设国内先进的现代化冶金企业。加快建设石化产业集群。已形成石油化工、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依托徐圩新区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危废填埋场、综合管廊等重大基础工程基本完工。斯尔邦石化醇基多联产、虹港石化TPA等一批百亿级项目建成投产,盛虹炼化一体化、卫星石化、中化连云港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等一批千亿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其中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独有的油制烯烃、醇制烯烃“双链”并延、协同发展模式,为中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斯尔邦石化丙烯腈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2%、二期建成后将提高到25%。虹港石化采用全球最先进、安全、环保、绿色、智能化的生产技术,年产PTA达150万吨。三吉利化工主导制订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国家标准。全力打造“中华药港”。成立市医药产业发展办公室,统筹全市力量聚焦医药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华药港,建成国家新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新型肝病药物研发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现代中药创新基地。医药行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8%以上,重点药企均超10%。推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硅资源深加工、碳纤维、稀土功能材料等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太平洋石英国内首先实现高纯石英砂量产技术突破,产能进入全球前三强。中复神鹰碳纤维是国内首个拥有完整碳纤维产业链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在国内率先实现碳纤维干喷湿纺关键技术突破与核心装备自主化,T10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国内唯一的年产5000吨干喷湿纺原丝生产线、国内首条千吨级T800和百吨级T1000碳纤维生产线。奥神新材料是全球最大的聚酰亚胺纤维生产企业,掌握了干法纺丝、高精密热处理纤维微结构控制等核心技术,在全球首先运用干法纺丝技术生产聚酰亚胺纤维,100吨级高强高模聚酰亚胺长丝实现量产。联瑞新材料获评首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工投集团碳纤维复合材料试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国家强基工程项目验收。持续壮大新能源产业。形成核电、风电、太阳能等特色产业,打造了上下游配套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引进建设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机构。核电产业拥有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田湾核电,2025年前8台机组将全部建成投运,装机总量将超过9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600亿千瓦时,成为国内最大核电能源基地。风电产业具备年产风电整机400台、叶片10000片、塔架1200套生产能力,中复连众兆瓦级风机叶片规模位列全球第三、亚洲第一,海上风机叶片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7MW级风电叶片等多项技术和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太阳能产业打造了“太阳雨”中国光热第一品牌,国家新能源产业和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正在加快推进。做精做专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风电、矿山、农机、化工、海工等特色装备产业,建成风电装备、矿山专用装备和农用机械三个省级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成功研制碳纤维成套设备、智能纺织设备、大功率叶片、6MW海上风电机组、多功能钻机、高端智能采煤机、石油物探装备、智能机器人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成套装备。天明集团研制的“8.8米大采高工作面智能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填补国际行业空白,被誉为“民族高端装备皇冠上的明珠”,高端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外销美国矿业巨头博地能源,开创了中国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出口美国的先河。鹰游集团在全国纺织后整理设备行业排名第一,纺织专用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出口量全国第一。全市流体装卸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远洋流体的“LNG陆用装卸臂”填补国内空白。杰瑞自动化以“信息三维成像测井系统” “金属智能浇铸数字化生产线”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沿。
四、以融合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强化创新能力。出台了《连云港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连云港市十三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全市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十三五”末,全社会R&D投入占比突破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9%。高新技术企业410家,比“十二五”末增长2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41%,大中型工业企业与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0%,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占比达39.6%。成功获批国家产业技术创新型城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专利金奖1项。建设创新载体。制定出台《连云港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机制,成功争取江苏省原创化学药创新中心成为我省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全市累计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7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区2个、省级创新型试点乡镇14个、省级科技(文化)产业园8个。每年围绕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储备一批全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挖掘燃气轮机等一批优质项目进行省级新技术新产品鉴定,累计获批国家技术示范企业5家。推广智能制造。建立智能制造项目库,积极开展智能制造专家咨询诊断、组织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宣讲会等工作,为企业制定智能制造整体实施方案,打造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十三五”期间,共实施智能制造项目(生产线)247个,创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9个、市级示范智能车间17个,省示范智能工厂项目2个。争创工信部智能制造标准与新模式应用项目4个、智能制造系统供应商2个,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2个。推动两化融合。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连云港市企业互联网化提升实施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已累计建成省级星级上云企业185家,工信部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3家,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东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赣榆县经济开发区等8个园区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试验区)。
五、以信息化助推转型升级
加强统筹推进。成立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了《“十三五”智慧连云港建设规划》《连云港市新型智慧城市规划纲要》《市信息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第五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关于进一步加快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形成信息化推进合力。全省首家建立分县区信息化水平指数体系,全市信息化指数由2015年的80.5提升到2019年的93.95,苏北第二。强化基础建设。举办5G网络建设与应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活动,全省第一个实现市、县、企业全面签约。全省率先完成5G网络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建成5G基站2429个,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和县城5G信号全覆盖。成功获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洋井石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初步建成。高新区获评省级大数据产业园。“一带一路”大数据产业园、中华药港数字园区、徐圩新区智慧园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发展信息产业。环氧塑封料产业规模全国第一,联瑞新材料电子级硅微粉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科创板上市。共有省级软件园1家、省级大数据产业园1家、省级互联网众创园1家、省级互联网人才培训基地1家,中船信科等4家公司获评省级重点软件企业,716研究所等4家企业获评省级软件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获得省金慧奖软件11个,通过软件产品评估345件、省级“腾云驾数”优秀产品4个、优秀企业1个。
六、以绿色发展倒逼转型升级
整治提升化工行业。积极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对安全环保不达标、风险隐患突出的企业坚决整改,大幅压减占地30亩以下、职工30人以下、主营收入2000万元以下及化工园区外企业。至“十三五”末,共关闭化工生产企业219家、淘汰小型冶金企业14家、重组整合化工企业51家、化解船舶产能50万载重吨。累计引导50多亿元用于园区封闭化管理、智慧监管平台、特勤消防站等建设,超期贮存危废和废盐实现“双清零”。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督导要求及化工园区整治到位的前提下,以徐圩新区为中心,推进北翼协同发展、南翼拓展联动,徐圩新区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北翼柘汪临港产业区加快推进新海石化产业园建设,南翼灌云临港产业区和灌南化工园区积极引进重量级战略合作伙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建立各县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及时预测预警,出台《连云港市节能失信行为认定和管理办法》通过信用约束加大工业节能力度,对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煤以上企业实施在线监测、能效对标。在钢铁、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实施绿色发展类项目77个、节约标煤35万吨。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绿色供应链1条、绿色产品2个、省级绿色工厂6家。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超过15%,超序时完成省下达下降10%的目标。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出台文件明确“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展开拉网式排查,按照“家家到”原则分类整治473家“散乱污”企业,完成426家企业关停取缔与整合搬迁,推动47家企业升级改造。于2018年底提前完成“十三五”时期去产能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去产能工作成效,对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的企业进行“回头看”,防止死灰复燃。严守安全生产底线。贯彻国务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导要求,积极发挥民爆、船舶等行业安全生产专委会作用,扎实推进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落实一表清、一网控、一体防“三个一”工作机制,积极运用行政规划、行政许可、智能化信息化改造等手段加强企业安全管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保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七、以优化服务保障转型升级
加强运行保障。建立200家重点企业月度监测机制,实现所有县区、重点板块、重点行业全覆盖,定期开展企业难题会办,在宏观经济变数增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的前提下,有力保障工业经济持续加速,在全省争先进位,夯实转型升级基础。着力培育企业。制定实施强优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企业培育三大行动计划,大企业抓龙头带动,以26家强优工业企业为重点、应税销售前50强企业为支撑,分级推动企业迈上1亿元、10亿元、100亿元新台阶,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全市百亿工业企业总数达8家,领跑苏中苏北,5家企业入选省“百企引航”行动计划;中小企业抓专精特新,我市共有专精特新企业及产品总个数168个。提升服务水平。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创建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4家、市级39家,其中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应急转贷金使用累计放款478笔、使用41.3亿元,节省资金4900万元。开展投贷联动、融资路演、智能制造、石化项目等专题专场对接,解决60余家企业17亿元融资需求。出台《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积极降低企业电、气、物流等成本,“十三五”以来共减税降费350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9.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