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他让穷渔村蝶变全国美丽乡村——记连云港市连云区黄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9-17

7月23日下午,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村民胡森林来到离村子不远的紫菜养殖工具集中堆放区,这里紧挨着大海,海风裹着海水的咸腥味扑鼻而来。“最近都在清洗、修补网帘和架具,等到9月底,就要开始新一年的紫菜育苗和养殖了,别看我56岁了,还是愿意忙活。”胡森林笑呵呵地说。

从入不敷出的渔民,到养殖700多亩紫菜、年收入近300万元的大户,胡森林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咱黄窝村的村民,在城里有房子,村里有小楼,家家有小车,户户有存款,这多亏了‘掌舵人’张立祥书记。”

黄窝村位于连云港市最东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曾是一个海洋捕捞业发达的秀丽小渔村。但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萎缩,村里的日子难过了起来,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体负债300余万元,村委会连水电费都交不起,成了连云区的3个贫困村之一。

2000年,刚刚退伍的张立祥接受组织任命,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年春节将近,一位已经出不起海的村民到我家借钱过年,恳请我帮他找点活干。这件事激发了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决心。”张立祥回忆,出路在何方,成了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

靠海吃海,黄窝村村民先后尝试了网箱养鱼、羊栖菜栽培等,都因水质不合适,以失败告终。就在这时,紫菜养殖进入了张立祥的视线,连云港海域独特的海洋水文环境和气象条件非常适合条斑紫菜的生长,但紫菜养殖成本很高,几经受挫的村民们小心翼翼,没有一个人响应。

“张书记知道我们的顾虑,他说自己是党员,还是村支部书记,必须干给大家看。”紫菜养殖户金立贵言语中满是钦佩。张立祥把家里的房子抵押出去贷了30万元,和困难户结对,率先养殖了100亩紫菜作示范。他反复请教专家,精心养殖,结果超出了所有人预期,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不仅还上了贷款,给工人们发了工资,账面上还剩余1万多元。

这下,村民们有了信心。张立祥又组织修公路、造码头、建船台,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占地2600平方米的紫菜加工厂,引导渔民“转捕为养”。为了不断培育发展后劲,张立祥带领黄窝村“两委”班子借力科技创新,推广玻璃钢杆,让紫菜养殖区域从4米等深线扩展到10米等深线,产量和产值提高了4倍。

从最初的10家、20家,到如今近百家紫菜养殖户,黄窝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紫菜第一村”,紫菜养殖面积达到3.6万亩,年产值突破1.9亿元,村里90%人口从事紫菜养殖和加工,人均年收入达到3.9万元。

钱袋子鼓了,2015年,黄窝村开始整治乡村人居环境。“以前,家家把生产用具堆放在门口,一到夏天,苍蝇满天飞,人都不敢张嘴,汽车开起来,窗户玻璃被撞得噼里啪啦响。”2008年嫁到黄窝村的刘晓丽说。

黄窝村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开展国家级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污水处理、山涧整治、民居出新、村庄绿化等工程。为了落实长效保洁机制,黄窝村又联合高公岛街道成立保洁公司,把全村划分为6个卫生责任片区,垃圾日产日清。走进黄窝村,一座座红瓦白墙的传统村落民居错落有致。“现在村民们都说,住在这么美的村子里,可得自觉保护好环境。”刘晓丽对村庄环境的变化深有感触。

在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素质的同时,黄窝村积极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乡村旅游,鼓励、支持、引导村民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创业致富。

沿着村里的小路蜿蜒而上,皇古洞、龙潭涧、龙凤树等自然景观散落山间,向东望去,辽阔的海面波光粼粼。去年9月,黄窝村凰窝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正式揭牌,全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

最初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时,同样面临村民的质疑,张立祥采用了老办法——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我们通过示范引领的方式,以村集体的力量回收村民老屋,发展一批民宿项目。在山上、海边分别布局了10个特色民宿点,再配套黄窝的特色餐饮,更好地吸引游客、服务游客。”随着样板民宿的落成,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要求加入,黄窝村现有建成和在建的民宿86家。

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张立祥以41票全票连任,面对村民们的信任,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最大的心愿,是父老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张立祥说,未来,黄窝村的发展方向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紫菜养殖做减法,紫菜加工做加法,旅游产业做乘法,把黄窝村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现代化风情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