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地举办活动喜庆第四个丰收节,弘扬农耕文化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9-24
——大江南北,打开“三农”新画卷
9月22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兴化分会场活动在兴化市粮食园区举行,图为农民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 汤德宏 周社根 摄
欢快的唢呐吹起来,热烈的舞蹈跳起来。连日来,我省大江南北共迎丰收,以节庆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三农”新画卷。
今年,全省庆丰收活动的总体安排为“1+3+N”,即1个省级主场活动、3个省级重点活动和若干地方活动。其中,1个省级主场活动为新沂市棋盘镇“同庆丰收感党恩 强村富民促振兴”活动;3个省级重点活动分别为泰州兴化“稻香蟹肥 和美兴化”活动、常州武进“首届滆湖赶湖节”活动、淮安涟水“首届涟水芦笋节”活动;若干地方活动重点是鼓励县(市、区)支持培育至少1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节庆活动。
农民收获“满满登登”好日子
“马陵山秀让人留连,骆马湖清滋养桃园。”9月23日,在欢快的歌声中,主题为“同庆丰收感党恩 强村富民促振兴”的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主场活动在新沂市棋盘镇开幕。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主场活动首次来到苏北地区,落地新沂。在农产品展销区,新沂水蜜桃、阿湖葡萄、邵店板栗、新沂金丝皇菊……汇集包括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内的30多种农产品,引来消费者驻足、品味、下单,好不热闹。
“看,这块是我们的棋盘蓝莓基地,那是马陵山的鲜切花大棚、时集的水蜜桃基地……”本届丰收节特别安排了优秀农民代表乘飞机空中看丰收——“新沂十佳农民”代表金东风第一次在家门口坐上飞机看新沂,不禁感慨道:“是党的好政策让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更让俺们收获了‘满满登登’的好日子!”
在开幕式现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家张洪程和全国劳模、著名水稻育种专家王才林3位专家被聘任为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蓑衣是我国古代农耕的经典雨具,在农民丰收节江苏省主场徐州农民艺术展现场,记者看到一名满头白发的老人十指翻飞,正在编织蓑衣。这位老人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新沂蓑衣编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左佃玉。“蓑衣防水且通风,冬暖夏凉,累了还能摊在地上当草席,有人特地从广西来新沂找我订做呢。”左佃玉说。
近年来,新沂市推动“互联网+”农业,通过对规模化生产基地的信息采集,使农民种田从“靠天吃饭”变成精准的“看数生产”;推动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合沟的“科技小院”、高流的“乡践学院”、阿湖的“人才中继站”大力推动稻田综合种养、葡萄、水蜜桃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文旅融合让农村有颜值更有价值,一山一湖一古镇景区、百里休闲农业观光带、特色民宿、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成为热门“打卡地”。
新沂市委书记陈堂清表示,如今的新沂,是全域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理想之地,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生态养殖、花卉苗木四大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一带十园”发展格局,获批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新沂水蜜桃、新沂葡萄、邵店板栗、骆马湖大米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远近闻名,正全力打造徐淮农业区高地、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今年丰收节不仅为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农民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提供了良好平台,也为广大农民欢庆丰收、祝福祖国、感念党恩丰富了活动载体。”徐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剑锋说。
“蟹二代”“粮二代”脱颖而出
9月22日上午,“稻香蟹肥 和美兴化”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泰州(兴化)庆祝活动在兴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举行。
走进农业园,一幅现代农业画面展现在眼前:宽阔的沥青大道纵横伸展,道路两侧杆式植保灯林立,方整成片的农田水稻秆青穗黄,稻香沁心脾。活动主会场内,除了丰富的节目表演,还有农产品展销、主播带货等区域。10多名主播利用抖音、微博、淘宝等互联网平台为兴化农产品代言,从上午8点至丰收节现场活动结束累计成交1.23万单。
活动现场,还通过生态科技展厅、现代农机展厅、现代制米展厅,将兴化大米从耕种、收割再到加工的全流程进行直观展示。
舞台大屏上,播出“新农人”“致富带头人”视频专访——“蟹二代”“粮二代”,一群又一群90后、00后投身农业,一个又一个企业家从农业深加工产业脱颖而出。由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联合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20中国品牌农业年度影响力”活动获奖名单现场揭晓,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典范”、兴化大闸蟹入选“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每一次丰收,都是农业生产突破的新基点。”兴化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殷俊说。兴化已连续四年承办农民丰收节活动,成为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市、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市、中国果蔬脱水加工第一市……一大批“国字号”荣誉见证了“繁荣繁华梦水乡”现代农业发展的累累硕果。近年来,兴化聚力聚焦农产品品牌建设与运营,培育了9大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和集体商标,形成“兴化大米”“兴化大闸蟹”两大区域公用品牌,依托本地500多种生鲜农产品,开辟了以品质做优品牌、以品牌提升效益、以效益促进增收的发展之路,让“千垛百味、香飘万里”。
对于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重点活动选择在兴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举办,兴化市委书记方捷表示,其一是策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兴化是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标兵市。其二是展现兴化丰收场景,示范园粮食生产核心区面积1.1万亩,建有智慧农业展示区、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可实景展示鱼米之乡的丰收场景。其三是展示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
“有理想的鱼”游向“新鱼米之乡”
水波泱泱,鱼跃鸢飞。9月23日一大早,江苏余年农林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就来到滆湖边,和专业的捕捞队为即将举行的武进“首届滆湖赶湖节”做准备,将“以渔控藻”先行试验区的鱼“赶”至200亩的囤鱼区。成千上万条大鱼上下翻腾,水花四溅。
滆湖是苏南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淡水湖泊,是百万武进人的“母亲湖”。本次滆湖赶湖节突出“滆湖鱼米乡、最美湖湾城”主旨,以“一条有理想的鱼”为主题,围绕“生态”和“渔业”,展示武进“新鱼米之乡”的生态治理成果,通过“现场赶湖、生态结盟、集市助农”三大板块活动,以鱼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鱼艺术欣赏、鱼主题游乐等方式,展示武进乡村振兴成果。
为改善滆湖水质,近年来,武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对滆湖生态环境的治理。整个湖区围网拆除面积达6.72万亩。滆湖备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已无工业企业的身影。
去年,武进建立5万亩“以渔控藻”试验区,由余年公司负责实施,先后投放鲢鱼鳙鱼小苗310万尾,斤两鱼种70万公斤。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黄桦介绍,位于武进前黄镇的滆湖鱼苗繁育基地是鱼宝宝们的第一个家。余年公司的技术人员提前在池塘里准备好了鱼苗最爱吃的天然饵料——轮虫,还会准备豆浆、人工微颗粒饲料作为营养加餐,并用上智能设备调控水质。
等鱼苗再长大一些,技术人员替它们量体长、测重量、做“体检”,确认健康后把它们带到湖中一个用网围住的“小家”——“野化区”。在5000亩的区域待上约3个月适应环境后,这些有“理想”的鱼将游向最后的家——滆湖5万亩“以渔控藻”试验区。“不投食饵,人放天养是这些鱼的最大特色,它们在湖里每长一千克体重,就能为滆湖带走35克氮和9克磷。”黄桦介绍。
“看到滆湖水清了,生态变好了,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渔民周卫洪说,他和一批有经验的渔民上岸后受雇于余年公司,一年收入比以前多上一两万元,还办了保险。原来祖祖辈辈在“水上”讨生活,现在到“岸上”奔小康,日子过得“如鱼得水”。
稻,也是武进的“金名片”。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80多个,4个品种跻身全国十大常规水稻品种,累计推广应用4.3亿多亩次,增产稻谷13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20多亿元。武进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小宇透露,9月26日“首届滆湖赶湖节”活动当天,将发布武进农民丰收节吉祥物“小武”和“小进”,分别以“一条鱼”和“一粒稻”的形象亮相,寓意“新鱼米之乡”。
盱眙第一山下,共唱丰收的喜悦
虾肥美,菜蔬鲜,稻米流脂粒粒香。9月23日,2021年盱眙县农民丰收节在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拉开帷幕。在这里,盱眙县广大农民传唱丰收的歌谣,共享仓廪丰实的喜悦。看演出、逛展会、品美食、话丰收……丰富多样的活动唤醒了小巷古街。
在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设有雨山茶展销及茶艺表演、龙虾香米直播间、优质农产品展销品鉴等活动区域。雨山茶、水库鱼、穆店葡萄、陡山黄桃、马坝西瓜等农产品琳琅满目。尝一口盱眙本地出产的红心火龙果,果肉绵密、汁水清甜,丰收的喜悦饱含其中。
“我回乡创业8年了,在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扶持下,逐渐把火龙果产业做大做强,还带动周边4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今年合作社迎来大丰收,邀请大家都来尝尝!”盱眙金田源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锦志说。
盱眙是江苏的农业大县和粮食大县,全县有7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6%,2044个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省追溯平台监管。盱眙先后荣获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称号。
“我们将生态农业与乡村休闲观光产业紧密结合,推出农耕文化体验,游客可以体验果蔬采摘,学习烧制农家土菜,以及体验颠簸箕、剥玉米、捉龙虾等农耕文化的乐趣。”天泉湖镇陡山村党总支书记史春峰介绍。
盱眙全县农业产业结构以“虾稻共生”为主导,县域内虾稻共生总面积达66.5万亩。近年来,“盱眙龙虾香米”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215.51亿元,连续6年位居全国水产类品牌价值榜榜首。目前,盱眙从事龙虾产业人员逾10万人,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80万亩,龙虾年产量8万吨。“一只虾致富一方人”的传奇故事正在盱眙不断上演。
盱眙县委副书记、县长孙志标表示,盱眙将加快盱眙龙虾二次创业,力争盱眙现代农业园区创成国家现代农业园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之路越走越宽;继续高标准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宜居宜业之路越走越美;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多渠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民富裕富足之路越走越宽,努力绘就盱眙“业旺、景美、民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
(参与采写:记者洪叶、岳旭、周建平、赵晓勇、范玉贤、张莎沙、吴琼 通讯员房金海、顾继红、周莹、赵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