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出台
来源:交汇点 日期: 2021-09-10
打造1个国际枢纽、构建2张服务网络、做强3大保障平台、补齐4个突出短板、创建5大示范工程……日前,《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正式印发,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民航体系,到2035年民航创新能力、保障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位于全国前列。
亟待加速补齐航空短板
“十三五”时期,江苏民航发展迅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运输机场密度位居全国各省前列,全省9个运输机场全部实现一类口岸开放,并且均开展了新一轮改扩建,连云港民用机场迁建工程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场址获批,全省运输机场年客、货运保障能力提升至7230万人次、170万吨。共有105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江苏运营定期、包机航班,其中基地航空公司6家,共投放110架客机和26架全货机,对航空运输支持力度持续增大。南京、无锡、南通探索多种方式筹建本土航空公司,增加在航线开辟和资源匹配方面的主动权。“轨道上的机场群”建设取得突破,南京禄口机场实现轨道S1号线接入,扬镇宁马铁路、宁宣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徐宿淮盐、连淮高铁分别在徐州观音机场、淮安涟水机场周边设站,进一步扩大机场的辐射范围;无锡轨道3号线已接入苏南硕放机场。其他机场也都加快集疏运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加强机场与市区联系。
“十三五”末,全省已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十余个。南京临空经济区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封关运营,南京机场大通关基地正式投入运行。南京、无锡等临空经济区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航空运输、航空制造、航空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徐州临空经济区获批省级空港经济开发区。镇江等地加快建设航空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南京入选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
“江苏是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和人口大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7.8%和46.5%,民航运输需求持续保持旺盛态势。当前,我省民航在基础保障、服务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表示,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空域资源保障能力仍然较为紧张。二是枢纽机场的竞争力辐射力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江苏是开放大省、外贸大省,航空市场需求旺盛,但主要枢纽机场服务本省的能力相对较弱。三是国际航线、航空货运方面仍然存在突出短板。国际航线市场开拓能力有待提升,枢纽机场国际航线广度、厚度仍有不足。全货机航线数量少、密度低,运力和可运品种受限。国际货运资源分散,行业生态发展环境仍不完善。四是通用航空和临空经济发展有待加强。通航作业结构单一,飞行作业总量仅占全国的2.24%。通用机场尚未建设成网,全省临空产业发展仍在起步阶段,机场与临空经济区之间缺少有效联动与融合。
“放眼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与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运输产业供给端与需求端产生多方面挑战,预计国内客运市场需要1年、国际客运市场需要2-3年尚能逐步恢复,要求江苏民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航空运输发展,加快促进航空运输平稳向好发展。”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表示,同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江苏民航立足国内市场,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完善国际服务功能,努力成为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快建设与之匹配的民航运输网络循环体系。再者,国家重大战略纵深推进,要求江苏高质量推进都市圈多层次机场群建设,构建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融合发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要求江苏补齐航空短板、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人悦其行”和“货优其流”;
重点打造南京国际航空枢纽
据交通运输部门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江苏民航进入航线网络加速拓展期、要素瓶颈攻坚突破期、智慧民航发展机遇期、发展方式关键转型期,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科学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顺势而为,筑牢基础,开创发展新境界,推动江苏民航发展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飞跃。
“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12345”:打造1个国际枢纽、构建2张服务网络、做强3大保障平台、补齐4个突出短板、创建5大示范工程,实现“强枢纽、密航线、振货运、提服务、优空域、促产业”。
打造1个国际枢纽:南京国际航空枢纽;
构建2张服务网络:通达通畅、结构优化的空中航线网络和保障有力、协同高效的机场地面交通网络;
做强3大保障平台:空域优化平台、智慧民航协作平台、智库支撑平台;
补齐4个突出短板:洲际航线、航空货运、通用航空、空域保障;
创建5大示范工程:四型机场示范工程、航空货运示范工程、智慧民航示范工程、通用航空品牌示范工程、(空港)枢纽经济示范工程。
到2035年,民航创新能力、保障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位于全国前列,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民航体系,为我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支撑。
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民航体系,实现机场保障能力更加充分,民航业务规模稳步增长,航线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促进江苏民航由重速度、重规模向速度、规模、质量并重阶段转变,民航基本实现现代化,支撑江苏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保障能力更加充分。全省机场客、货运保障能力分别达到1.2亿人次和250万吨,A1类通用机场达到10个,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达到2个,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军民融合的综合机场体系。
——运输规模稳步增长。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500 万—9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30 万—150万吨,起降架次超过80万架次,年均分别增长6.5 %—8.5%、14%—17.5%和6%。南京禄口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 万—4500万人次、65 万—70万吨,旅客吞吐量排名进入全球前50名;苏南硕放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1200 万—1500万人次、25 万—30万吨;全省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超过6个。通用航空服务深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30分钟实现省域全覆盖,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公共服务提供保障。飞行作业时间达5 万—6万小时。
——航线网络不断完善。建成联通世界、客货兼顾的国际航线网络,打造干支协调、快线优先、覆盖全国的国内航线网络。通航点总数达195个以上,其中国际及地区通航点60个;全货运通航点41个,其中国际及地区18个。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民航通达率达到90%。
——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全面提升运行效率,航班正常率高于80%。民航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3个以上项目纳入国家智慧民航和“四型机场”示范项目。
全省机场协调分工特色发展
优化运输机场功能布局——加快南京都市圈多层次机场群发展。打造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航空枢纽,进一步提升南京首位度;推动扬泰机场打造旅游航空枢纽、区域航空旅游集散中心;按照专业货运机场的定位,全力推动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与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互为支撑,共同打造苏北“物流金三角”;都市圈内其他机场统筹合作、协同发展,共同构建都市圈多层次机场群。
加强巩固环沪机场群发展。加快推进苏南硕放机场区域性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及综合枢纽规划建设,构建快速便捷的地面交通网络,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
持续推动省内其他机场协调分工、特色发展。常州奔牛机场重点打造公商务特色机场;徐州观音机场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机场;连云港机场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盐城南洋机场重点打造对韩特色机场。
加快运输机场设施建设——确保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打造民用机场建设品质工程。2021年建成投运连云港花果山机场,2022年建成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2024年建成苏南硕放机场快速脱离道及东部货运区等项目,2025年建成常州奔牛、徐州观音、扬州泰州、淮安涟水、盐城南洋等机场改扩建项目。
加快推进新开工项目。加快推进扬州泰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2022年开工建设;完成南通新机场、连云港花果山机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2023年开工建设;完成南京禄口机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2024年开工建设;推进苏南硕放机场二跑道和T3航站楼前期研究,及早开工建设。
优化客运航线网络方面,科学构建国内航线网络——南京禄口机场重点提升至国内八大核心市场的通畅性。围绕“八大通道”中的省会及重点旅游城市打造精品快线,提升航线厚度;积极布局至各城市群三、四线城市的瘦薄航线,加大对中西部支线等稀薄市场的覆盖,扩大航线广度,提高南京首位度和辐射能级。苏南硕放机场围绕核心市场打造空中快线,侧重服务公商务出行,围绕粤港澳、成渝、京津冀等核心市场打造空中快线。南通机场积极融入上海枢纽,快速拓展国内航线网络覆盖范围,巩固提升至国内枢纽机场的通达能力,加强对国内二三线城市及部分重点支线市场的辐射,深度参与上海市场分工,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其他机场以服务腹地市场需求为核心,做厚通达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航线,夯实国内干线航线网络。
稳步发展国际及地区航线——南京禄口机场针对核心市场重点突破,欧美市场重点恢复和培育法兰克福、莫斯科、赫尔辛基、洛杉矶、温哥华航线,重点关注巴黎、伦敦、纽约、芝加哥航线;澳洲市场积极恢复深耕悉尼、适时新开墨尔本航线;亚洲市场强化东北亚、东南亚等走廊建设,优先恢复首都和经济中心城市之间的航线,适度加密旅游节点城市航线;中东市场优先开通至迪拜航线,加强对西欧、东欧、非洲和“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的有效辐射。苏南硕放机场重点布局公商务航线,侧重打造公商务出行国际及地区快线,加快恢复布局与东北亚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等航线。南通机场与上海市场联动发展,重点布局东南亚、东北亚重点旅游市场航线,稳定运营台北航线,逐步培育国际和地区市场。支持盐城南洋机场全力打造面向东北亚的特色航线网络,加大对韩国、日本的航线密度和航班频次。其他机场重点以定期或包机方式发展至东南亚、东北亚等核心城市航线。
加强基地航空公司培育和引进——强化与现有基地航空公司的合作,集聚发展资源,持续扩大机队规模,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吸引更多实力规模强的航空公司在江苏设立运营基地,加大运力投入。
统筹全省货运机场布局——支持南京禄口机场、苏南硕放机场、南通机场加强货运设施建设,打造客货并举的航空枢纽机场,重点服务本地需求,积极参与上海枢纽分工协作;支持淮安涟水机场按照专业型货运机场要求,加快推进机场三期工程;形成“3+1”的航空货运机场布局,全面提升航空货运能力。
引进和培育航空货运市场主体——探索省市共同组建国际航空货运平台,以资源整合为核心,提升货源组织能力和补贴绩效。成立江苏京东货运航空公司,加大引进国内外专业货运航空公司,共同增强航空运力投放。创新合作模式,着力引进国内外大型货运代理与物流企业落户江苏,提升集散货及中转能力,强化货源组织集聚力度。引进和培育综合物流服务商,提供全流程服务,提升江苏航空货运的运行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强规划引领。支持各机场有序开展机场及周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工作,充分与地方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规划建设辐射都市圈的机场外围“快”系统,机场与都市圈和城市群核心城市形成2小时出行圈,与主枢纽形成1小时出行圈,与主城区0.5小时通达;覆盖空港地区的机场区域“畅”系统,实现区域内机动车10分钟内上快速路和地区干线公路,15分钟内通达国省干线公路,旅客步行5分钟内可达公交车站;涵盖本场全域的机场内部“便”系统,打造机场核心区一体化枢纽换乘体系,高铁站、地铁站10分钟到航站楼,实现“快、畅、便”的综合交通建设目标。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机场”。推动宁宣、扬镇宁马城际铁路等规划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南京市域快线前期研究工作,将南京禄口机场建设成集航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为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苏锡常都市快线、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轨道快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进程,加强机场与所在地设区市主城区及周边地区主要城市的联系,形成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集疏运网络。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围绕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目标,以南京禄口机场、苏南硕放机场、南通新机场等为重点,推动枢纽内铁路、城市轨道、高(快)速路网等各种交通方式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协同管理,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空间共享、便捷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