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老百姓“钱袋子”充裕 日子越过越滋润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8-05
“大雪”节气后,港城越发冷了,枯黄的树叶仍在枝头坚持着最后的倔强。这样的四季轮回,在老人张琴书眼里,早已淡然,现在的每一天于她而言,都是生命里最灿烂的日子。
上午9点,冬日暖阳透过窗户探入屋内,躺在床上的张琴书时不时望向窗外。循着房门被推开发出的“吱呀”声,老人扭过头就笑了。见到熟悉的老朋友来了,张琴书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立刻掀起被角,很快就从床上坐了起来,要不是这满头的银发,谁也无法相信她是一位百岁老人。
老人自己穿衣梳头
每天跟张琴书一起聊天的这些老邻居,个个都衣食无忧、生活富足,这些老人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聚在一起聊聊天、唱唱歌,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1920年出生的张琴书,今年5月18日刚过了百岁生日。闲暇时间老人喜欢看新闻和娱乐节目,也特别喜欢跟老邻居们聊天。因为住在一楼,家人特地腾出一处地方,作为张琴书和周边老人休闲娱乐之用,虽然拥挤了些,但是快乐很多。
从呱呱坠地到满头银发,老人一生经历丰富,岁月的行囊里装满了酸甜苦辣。出生于上海的她,12岁就当了童养媳,先后养育了5个孩子。
住在海州区云海社区的鞠世华是老人的大儿子,22岁时来到连云港,后在这里成家立业。“我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已经去世了,父亲在1993年也去世了,老母亲和我们一起生活,生活起居都是我媳妇照顾。”已经78岁的鞠世华也是头发斑白的老人。
老人的儿媳妇在帮老人洗脚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老人是一家人的“开心果”。“只要老邻居来拜访,奶奶随时都能起床。”老人的二孙子鞠武笑着说,别看奶奶年龄大,聊天时思维清晰得很,一点不含糊。
平日里,阳光好的时候,鞠武会带着奶奶在门口晒晒太阳。陪奶奶晒太阳、聊天这些日常,也成了他微信朋友圈里美好生活的点滴记录。
“老太太除了耳朵有点背,其他都很好,平时穿衣、吃饭、去卫生间什么的都可以自己完成,只是洗澡的时候我要照顾着,以防万一。”老人的儿媳妇陈桂英告诉我们,老太太一日三餐特别规律,早上7点、中午11点、晚上6点,一定会准时坐到桌边吃饭,每天早晨一个煮鸡蛋,下午2点一杯酸奶是必须的,荤素都吃,特别喜欢吃虾。
在老人的床头,我们发现一个摄像头。“这是特意为老母亲装的,年龄大了就怕摔跤。有了这个,我们平时出门买菜,短时间家里没人,就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情况。”鞠世华说,母亲年轻时总是心里想着别人,每次天冷了或是他出差,都会叮嘱多穿衣服,询问钱够不够,现在他们也是尽可能地照顾好老人。
因为老人耳朵不太好,当我们通过纸笔询问她对如今生活的感受时,老人连连拍手、竖起大拇指夸赞:“小时候缺吃少穿,刚工作那会儿虽然有工资,但是一家人也只是勉强维持温饱,等到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40多元,但是现在的退休金已经涨到了4500多元。”
鞠世华补充说,以前母亲总是跟他们唠叨,从来没想过如今的生活会这么好,这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一种享受,所以母亲心态特别好,不急不躁,与人为善。从80岁开始就领取民政部门发放的尊老金,现在100岁了,每个月能拿到300元。老人退休后的这50年,退休金也不知道涨了多少回,他自己的退休金也每年都在上涨。
“退休后的这50年,什么事情也没做,但是退休金还越涨越多,都是享了国家的福,这不就是大家念叨的小康生活嘛。”张琴书老人说,有了这样的好生活,她希望自己“再活一百年”。
经济是基础,百姓只有“钱袋子”充盈了,高质量的生活才能有保障。国家统计局连云港调查队的相关数据是张琴书老人小康生活的最好佐证。
“1983年,连云港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80元,1990年增长到1501元,2000年是6457元,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9020元。”国家统计局连云港调查队住户处相关负责人张婷婷介绍,2016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2019年增长到38213元,今年能突破4万元,可以看出,居民的“钱袋子”是越来越鼓了,相应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也是老百姓健康长寿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