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亭湖区:铺筑百姓小康道——我区建设“四好农村路”侧记
来源:亭湖报 日期: 2021-09-30
2017年,亭湖区通过考核验收,被省交通厅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创建示范区;2018年被省政府授予“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自2017年启动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营运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以来,我区围绕到2020年全市全部达到“四好农村路”的总体目标,紧扣创建标准,坚持问题导向,逐一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步伐,使其逐步成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百姓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
以建为先“优化延伸”放心路
6月30日,亭湖兴洋线沥青面层施工试铺段,随着摊铺机的缓缓移动,路面上留下“一层”平整黑色的路面,散发着沥青独有的味道。据悉,该工程途经新兴、南洋两镇的13个行政村,去年3月开工建设,今年4月12日进入水稳施工,计划于10月建成通车。
近年来,我区以建为先,不断优化升级路网结构,在大力建设主干路网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攻坚战,着力打造农村公路“精品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890.5公里,其中县道123.3公里、乡道297.3公里、村道469.9公里。
连日来,便仓镇农路办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镇8座村道危桥信息进一步核对,对排查出的桥梁进行详细登记和整理,重新评定,建立台账,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切实加快危桥改造,逐步降低全区危桥占比。
为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我区前瞻规划、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制定了2016-2018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印发了省排定的《2019年度19座危桥改造任务通知》,对每个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进场设备、人员配置、控制性进度计划等进行严格考核,确保都建成质量达标和人民满意的“放心路”。目前,19座危桥改造项目已提前完工2座,完成施工图设计12座,正在设计5座。
“三年行动期间,全镇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07.5公里,其中县道25.40公里,镇村道82.10公里,桥梁99座,在全区率先完成任务,多次受到市、区表彰奖励。”黄尖镇相关负责人说。据悉,2016-2018年底,我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累计完成474公里、桥梁559座,实现投资12.65亿元,全面完成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截至目前,我区已实现路网结构全面优化,全区行政村农路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100%。”区交运局分管农路工作的副局长刘晓春告诉记者,今年将进一步扩展“四好农村路”创建范围,由典型样板创建向全域全面打造延伸,提高品质建设标准和要求,有效提升乡镇交通出行能力,实现全区“四好农村路”全覆盖建设。
科学管养“美丽容颜”不打折
“每天早晨6点至晚上5点在路上工作,清理边沟,整修路肩,打扫垃圾。”黄尖镇涵洞村58岁王正同负责村里11.9公里村路的日常养护工作,每天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风雨无阻。
“我们定线定人、定标定责,划分公路养护网格,每条路落实一名‘路长’,两名养护人员,并严格按照市、区主管部门制订的统一标准,由镇农路办与养护人员签订《农路养护管理目标责任状》,农路办还定期组织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管养水平。”黄尖镇农路办主任徐建锋带领记者行走于东进大道路段,崭新的柏油路平整宽阔,翠绿的草木迎风摇曳。
三分建设,七分养护。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的“容颜”不打折,区相关部门一直在科学管养上不断求索,明确农路管养责任,健全农路管护体系,完善农路路政群管网络,通过公开招标县道小修保养工程,将全区“十三五”规划的100公里县道实施市场化专业养护。“通过招标,由南通市江海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承接我区县道小修保养工程养护任务,养护周期试行一年。目前,已完成养护合同审批签订、履约和农民工保证金缴纳、养护移交对接等工作。”区交运局养护处主任陶曙说。
同时,强化乡村公路养护管理,鼓励推行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等新模式,指导各镇参照县道养护做法,制定适宜本地区农村公路养护实施方案,推荐采用市场化公开招标乡村道养护队伍。我区还将乡村公路大中修项目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区财政每年安排700万元,建立满足养护需求的稳定增长机制,及时修复损坏部位,保持良好的公路技术状况,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公共交通+乡村旅游添幸福
6月26日下午,家住盐东镇正洋村的陈正芳登上304路公交车,到桂英村的亲戚家串门。“以前自己骑车来回要行驶40里地,夏天热,冬天冷,雨天还会淋一身雨。现在开通了公交,一块钱就能直达!”陈正芳开心地说,“真没想到,咱乡下人也能在家门口坐公交车出行了,太方便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公交、农村客运建设,推动交通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提升公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公交“最后一公里”无缝对接。目前,市镇公交、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市各县(市)区构建起市、区、镇循环衔接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水平达到全省最高5A级标准,群众进城、出村的出行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向“村村通公交”的交通民生事业历史性跨越。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区在河东片区还增设了74座半智能型公交候车亭,在方便城乡居民出行的同时,也成了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民生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区交运局局长徐猛表示,一条连通城乡的坦途,不仅是农村居民的出行“便捷路”,也是他们的“致富路”“幸福路”。
建好管好护好更要用好,为了运营好农村公路,我区启动探索“乡村旅游+”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黄尖镇黄新线上的牡丹生态农业园、欣晴草莓园等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人气渐旺,四面八方游客前来游玩、采摘;便仓镇牡丹大道上的玉禾生态园内,运输苗圃的卡车、农用车进进出出,现场一片繁忙;南洋镇围绕省道、镇道沿线打造234省道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方向东路高效农业种植示范带、青墩接线特种果品示范带、长青路高效养殖示范带;新兴镇兴洋线沿线村(居)加快发展各类农场果园,打造生态旅游农业新片区……
路通,业兴,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回到家乡创业。“农村公路升级让我看到家乡交通的发展前景,我准备在家乡征地办个钢结构企业,镇村干部正在积极帮我办理相关手续。”在外地打工回乡的新兴镇新场村村民袁大伟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