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仪征市:陈集镇把“后进镇”变为“后劲镇”
来源:扬州日报 日期: 2021-09-02
近日,扬州仪征市陈集镇传出喜讯——日发生物、国光新材料、中天汽车内饰件、进扬金属制品等4个项目同时开工。这4个新项目投产后,每年将为小镇带来3亿元开票收入。
前天,在中天汽车内饰件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位头戴安全帽、脚上沾满泥土、衣着朴素的中年汉子正忙着协调调度,他就是陈集镇党委书记梅云。
陈集镇,地处仪征市丘陵地带。以往,这里被人们称为“后山区”,产业薄弱,资源优势不明显。梅云凭着一副“铁肩膀”,带头苦干,硬是“凿”出一条发展路。
如今的陈集镇,正从“后进镇”向“后劲镇”阔步迈进。2018年,陈集镇新开工6个重大项目,其中2个被认定为扬州工业重大项目。在建12个项目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预计2018年将实现工业开票销售22亿元,同比增长27.9%。”梅云说。
招引新项目、扶持老企业,小镇形成四大产业
“陈集底子薄、发展慢,以前老百姓常说,谁家孩子能走出去,就是出人头地。”陈集镇副镇长束余良说,“但因为‘陈集需要你’这句话,50岁的梅书记又回来了。”
原来,2005年4月至2012年2月,梅云曾在陈集镇工作过7年。2012年3月,梅云调任仪征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2017年3月,组织找梅云谈话,并将其调任陈集镇党委书记。
想要上山看风景,爬山总得费点力。到任不久,梅云便下村、进组、入户,全方位开展调研,多角度谋求发展。
发展靠投资,投资靠项目,项目靠招商。2018年10月,位于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用地500亩的经编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产业园一期工程总投资12亿元,占地250亩,预计明年10月1日试生产。届时,首批12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将进驻产业园,可解决近千人就业。
为了这个项目,梅云带队拜访企业、商谈事宜不下30次。他时常提醒大家:办法总比困难多。同企业接触洽谈时,不忽悠、不欺骗、讲诚信,还要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
招引新项目的同时,还要扶持老企业。11月9日,本地企业扬州东星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在政府扶持下,与河北泰华集团签约合作。泰华集团向东星橡胶一期注资5000万元,帮助企业完成技改。未来,企业有望成为全国橡胶输送带龙头企业。12月4日,扬州赛德房车有限公司签署二期项目协议,新征土地,扩大产能……
“我们始终把项目招引视为‘头版头条’,同时加大本地企业培育力度,形成了纺织、房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电气等四大产业。”梅云说。
核心区域建农民安置房,现代农业促富民增收
发展是为了百姓生活得更好。
11月28日,陈集镇100多户农户拿到了新房。新建的幸福安置片区位于镇核心区域,紧邻镇政府大楼。两层小楼房整齐划一,路边装了太阳能路灯,种了景观绿植。“政府想得真周到,不仅盖起了楼房,装修好了,还给我们在家门口安排了挣钱的地方,让我们出门就上班。”村民李中山说。
这100多户农户搬迁到新房,源于陈集镇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一个农业乡镇搞工业,会不会糟蹋了地?旧房子没了我们住哪儿?地没了我们怎么挣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有了地,心里直发慌。
为了让农民安心,梅云专程赶往陈集街道居委会东组召开群众会议,耐心疏导、答疑解惑。他向整屋村民承诺:“你们为发展搬迁,政府会为你们建好农民安置房!”
一句承诺,一份担当。梅云将搬迁工作抓在手上,紧盯困难,逐个破解,不分昼夜推进,让100多户农户搬进镇里、住上楼房,还在家门口的企业给他们找了适合的工作,家家户户欢天喜地。
陈集镇是“万顷良田”项目省级试点。2011年,时任陈集镇镇长的梅云,组织成立了芦桥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平整丘地、复垦废地、小田变大田等方式,打造纯农田10500亩、水面3000亩的芦桥湾农业产业园,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以前,这里路难行、田难种,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现在,耕地质量平均提高了一个等级,集中连片、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农田成了‘抢手货’。”在沙集村走访时,记者巧遇芦桥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开和,他主要负责产业园万亩土地对外发包和管理运营。
“‘万顷良田’项目的最终受益人是百姓。”姜开和说,项目不仅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发展方式转变。“村民愿意种地,可以当小农场主;不愿种地,每年可获土地流转费。”
这几天,姜开和又和梅云商量增购6台插秧机,在公司自主经营的田地实现机械插秧。
此外,梅云在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也进行了探索,通过选派机关优秀中层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抽调优秀年轻同志到机关实践锻炼等方式,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为推动发展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