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江苏:非遗,打开乡村的N种方式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7-01

面塑技艺传承人李子艺

扬州乱针绣非遗传承人莫元花(左)

张家港市凤凰镇双塘村肖家巷

手工弹棉絮技艺传承人蒋晓栋(左)

非遗,是经过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洗涤、积淀与传承下来的珍贵财富,它记录着历史、反映着生活,也承载着人们的经验、智慧和共同情感。数据显示,我国73%以上非遗项目保存在传统乡村,非遗是乡村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年,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土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地位。

江苏拥有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非遗资源,数量居全国前列。众多散落在乡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岁月淬炼,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激活,成为乡村振兴中的新力量。

非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南京云锦,曾经作为皇家御用专供之物。谁能想到,二十年前,一位来自淮安涟水县红窑镇的农村小伙,将南京的云锦技艺带回了家乡,并且带领乡亲们靠着这门“南京技艺”奔向了致富路。

从2002年的3台织机发展到如今的80多台织机,淮安市级非遗项目云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广社的企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云锦生产科研基地。

1992年,高考失利的刘广社跟着本村18名青年男女来南京云锦研究所打工,当看到灿若云霞、绚烂多彩的云锦,他一下子便被折服了。

云锦织造工艺复杂,两名熟练的织锦工一天才能织出五六厘米,一些学徒坚持不下来很快“跳槽”了。可刘广社能吃苦、脑子活,云锦织造有10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他都认真探索、研究,认认真真地跟着师傅学习了8年。刘广社心里明白,云锦这门技艺,学好了,能够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能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办一个云锦厂。

2001年春节,练就了一身云锦织造技艺的刘广社和妻子徐海梅辞去工作,用共同积攒下来的20万元资金回到涟水县红窑镇李庄村,创办云锦织造厂。

“刚回家创业的头三个月,我没吃过一顿及时饭,没睡过一天安稳觉,一下子瘦了十斤。”刘广社说,在一个没有云锦织造基础的苏北乡村办云锦织造厂,太难了。“没有织锦机,我请来了两个会木工的亲戚,用自家的树木,按照自己掌握的规模型号,做了8台织锦机;没有厂房,就把织锦机安装在自家的堂屋里;没有原料,就向南京云锦研究所求援。”

如今,刘广社创办的涟水华夏云锦织造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云锦生产科研基地,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267项外观设计专利、300多项版权注册登记。企业拥有6800多平方米的厂房,织锦机80多台,带动本地农民230余人进厂就业。刘广社说,自己办云锦厂,一是实现自我价值,二是带动乡亲致富。“我厂里的员工,基本都是附近的农民,农忙时他们在家务工,不忙的时候就过来织云锦。”

依靠非遗技艺脱贫致富的故事,不断在广袤的乡村上演——

细细的丝线穿过绣花针,灵动的手指上下翻飞……绣室里,莫元花正带着绣女们一边刺绣,一边聊着家长里短,欢快的笑声不时传出窗外。

扬州乱针绣代表性传承人莫元花称得上是扬州宝应鲁垛镇的名人,十多年来,她凭借一枚小小的绣花针,带领鲁垛镇3000多名姐妹先后走上脱贫致富的锦绣之路。

上世纪80年代的鲁垛镇,湖荡密布,河道纵横交错,乡亲们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我们水乡人穷怕了,哪怕把手指戳破了,也要为让乡亲们脱贫致富,绣出一番新天地。”当年,父亲在耳边反复唠叨的一番话,让莫元花放弃了自己所学的酒店管理专业,回到了家乡宝应县鲁垛镇,接手了父亲创办的宝应县刺绣厂。

真正拿起绣花针,才知道它重千斤,莫元花经常每天熬到半夜,即便是手戳破了,还是要咬牙坚持。“为练习劈丝,我先把一根丝线分成两半,再分成4丝、8丝、16丝,一直分到128丝,每天起码埋头15个小时以上。”

刺绣技艺不断提高的同时,莫元花的作品也逐渐得到了市场认可,订单源源不断地涌来。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时候,莫元花注意到,农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妇女们多赋闲在家。如果让留守妇女一起加入刺绣队伍,既能帮助她们增加收入,又能为乱针绣培养更多的非遗人才,岂不是两全其美?于是,莫元花便一家家跑上门,给她们做思想工作,她筹建乱针绣技能培训学校,免费办起了乱针绣技能培训班,还经常邀请苏州、常州等地的刺绣大师前来传授技艺。

“2000年的时候,我们绣娘的工资有1500元,而当时医生教师却只有800元。”村里人没想到,学习乱针绣不仅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还能挣到钱,于是纷纷加入到绣娘队伍当中。

“我帮助了她们,她们也成就了我。”最让莫元花感到欣慰的是,乱针绣不仅帮助乡亲们赚到了钱,更给她们带来了观念上的改变,“村里人的精神状态明显不一样了,大家坐在一起一边绣花一边聊天,是很开心的一种生活方式。最主要的是,农村女性能够通过工作,找到自己的价值。”

莫元花的“大弟子”吴学莲患有家族性佝偻病,没上完小学便辍学在家,莫元花亲自教她刺绣技艺,如今年收入有5万多元,结婚生下两个儿子,生活幸福美满。“川妹子”陈晓华成了一名心灵手巧的绣娘后,家里不仅翻盖了大楼房,还自己创办了“添彩绣苑工作坊”,销售产值超过百万元,乱针绣产业也因此成为了鲁垛镇的富民产业。目前,鲁垛镇共有30多家乱针绣企业和工作坊,拥有省级刺绣大师、省名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15名,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销售产值达上亿元。

莫元花说,农村的发展,需要年轻一代的加入,“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励和影响更多年轻人扎根乡村的发展。”

可观可感,解锁非遗新玩法

六月的一个周末,阳光有些火辣,江宁湖熟钱家渡非遗文化村的游客络绎不绝。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身穿花绿服装的俞大琴和姐妹们兴奋地跟着音乐摇摆着旱船,一边跳一边笑,再现了古时湖熟渔民的丰收之景。

今年55岁的俞大琴,是钱家渡这一带的“名人”,也是湖熟荡湖船传承人。十多年前,俞大琴被荡湖船表演深深吸引,拜师学艺,自此与这项非遗结下不解之缘。湖熟荡湖船表演,起源可追溯到清代,是一项根植于传统生活的民间艺术,2008年被列入江宁区首批非遗名录。这些年,俞大琴经常和姐妹们东奔西走,到处表演,既当演员,又当搬运工。

去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一项创新工作——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首批共设25个试点,众多当地的非遗由此进了钱家渡村,俞大琴和姐妹们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演出舞台。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游客们从城市来到乡村,体验田园风光和乡土风情。俞大琴的荡湖船表演最吸引人,舞台前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游客争先恐后地和他们拍照。看到流传数百年的荡湖船在没落了一段时间后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俞大琴由衷地觉得开心,“有了演出,大家可以拿到补贴,更重要的是荡湖船有了观众,有人看,荡湖船才有生命力啊!”

湖熟是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文化底蕴深厚,在湖熟街道辖区内,拥有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30项,这些非遗犹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乡野之间。如何串珠成链?除了引入非遗项目展演外,钱家渡还在村里精心设计了一条非遗旅游专线,将非遗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常态化推出非遗表演、非遗小食集市及非遗民宿等,尝试把游客全程“浸泡”在非遗情境中。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首席专家季中扬表示,钱家渡非遗文化村正是抓住了非遗的文化内涵,非遗与旅游结合,既丰富了景区内涵,又解决了传承人生存、发展的难题。

食材全部准备到位,店里也已收拾妥帖,刚喘口气,食客们便接二连三地上门了。85后老板娘肖雄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

肖雄是张家港市凤凰镇双塘村肖家巷人,之前在南京上大学,毕业后在南京成了家,原本小两口在南京创业,但大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于是夫妻俩决定换个“活”法,“我们喜欢慢点的生活节奏,恰好老家凤凰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所以就回老家开了一家农家乐。”2012年,肖雄和丈夫带着孩子回到了老家,将自家30多年的老宅改造一新,肖家巷的第一家农家乐——河阳鱼馆正式开张。

河阳是什么意思?经常有外地人跑来问肖雄,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自豪地说:“凤凰镇是河阳文化的发源地,这里孕育了国家级非遗河阳山歌和河阳宝卷。听了我的介绍以后,许多人觉得有意思,我们的饭店也因此有了不少回头客。”

肖雄所在的张家港凤凰镇,古称河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这里景色很好,但是仅仅能够吸引附近的居民,和其他一些大景区比,没有足够吸引人的亮点。”张家港市凤凰镇双塘村党委副书记朱绍成回忆,2017年,村里以非遗为主线,以农家乐为开端,发展旅游业,将河阳宝卷、菊花酒等声色味俱全的18项非遗一一融合在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里。

“非遗和旅游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传承我们这里的特色文化,也打造出了独属于我们的名片。”2020年,肖家巷被评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021年肖家巷所在的张家港市凤凰景区又获评江苏省首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前来游玩的游客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了50万人次。

络绎不绝的游客为肖家巷带来了巨大“流量”。张家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庄豆腐干制作技艺曾经因产量低、附加值低而难以独当一面,如今,老豆腐家庭作坊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集展示、展销、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体验店,豆腐坊的主人、村民薛友娣忙里忙外,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做生意虽然辛苦,但比在工厂打工收入高,豆腐干根本不愁卖。”村里农家乐、文创产品、民宿、双创中心就业大门纷纷为乡亲们敞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肖家巷的非遗产业已经吸纳200余位来自当地及周边村镇的乡村人口就业,他们当中,有从事文创产品生产的中年人,有担任导游讲解员的大学生,有开网红咖啡店的年轻人。“非遗已经成为我们肖家巷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新支点,下一步,我们准备进一步用非遗将衣食住行串珠成链,给游客更好更多的体验。”朱绍成说。

融合创新,赋予古老技艺新生命

非遗文化离不开传承,传承则需要新鲜血液不断流入。一些热爱非遗的年轻人,不断探索创新,让许多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以崭新的面目重回人们视野,进而被重新欣赏和接受。

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封庄村的一间院落内,传出了阵阵的弓弦响声——这里是第六代手工弹棉絮技艺传承人、海归硕士蒋晓栋的工坊。

1987年,蒋晓栋出生在一个弹棉花匠世家。弹棉花也是非遗?没错。蒋晓栋的祖先从清朝光绪年间就开始弹棉花,母亲黄翠萍是第五代传承人。几十年前,弹棉花曾是个红火的行业,当时人们垫的盖的都是手工加工的棉被,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门老手艺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蒋晓栋从小看着妈妈做被子,却不清楚传承弹棉絮这项技艺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蒋晓栋出国留学,成为了美国堪萨斯大学的金融学研究生,毕业回国后又在一家光伏企业做营销总监。之后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妈妈亲手做的被子陪着孩子度过了每一个夜晚,蒋晓栋渐渐意识到了这项技艺的“温度”。

2018年年底,蒋晓栋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弹棉花,熟悉棉被的制作过程。2019年,他将母亲的工坊注册为“有暖制被所”,开始手工弹棉絮品牌化运作,一年不到的时间内,“有暖制被所”销售额就超二百万元。

“利用弹弦使棉花纤维震动并打开,用这种技艺制成的棉被蓄热空间更多、耐用性更强,摸上去手感就不一样。这么好的东西,一定会有前景广阔的市场。”在蒋晓栋看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勇敢地在市场中打造品牌,“我们年轻人的创意,可以赋予传统手艺更多的可能性。”

2020年,有暖制被所进驻网络购物平台,曾经只是卖给村里人和周边亲朋的棉被,如今依托网络,最北卖到了黑龙江漠河,最南卖到海南三亚。蒋晓栋还带着自家生产的棉被,与山东非遗鲁锦、贵州非遗蓝染手工织布合作,打造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潮流的非遗床上用品。

越来越高的销售量,也为乡亲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有暖制被所共有12位老手艺人,平均年龄40岁以上,其中既有经验颇丰的老手艺人,也有刚刚退休的“再就业”乡亲。“手艺人每月收入6000—7000元左右,在村里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扎根于乡野的非遗技艺,其实并未消逝于现代社会的洪流中。应该让更多热爱文化、擅长设计、懂得市场的人加入进来,让非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作为一名年轻的非遗传承人,蒋晓栋觉得,无论时光怎样流转,非遗的魅力一直都在,只是需要用时代的眼光,发现更多的打开方式。

一小团面,经过李子艺巧手一捏,就可以成为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神态各异的西天取经人物、孩子们喜欢的冰墩墩……在李子艺和母亲的改良下,面塑工艺品具备了不发霉、不开裂、可以长久保存的特点,面塑不仅能制成供观赏工艺品,还能成为具备实用功能的胸针、年轻人喜欢的盲盒手办等。

今年22岁的李子艺是个00后,也是非遗面塑技艺传承人,她的母亲朱月香是家族面塑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母亲记得子艺2岁那年就跟着妈妈坐在活动现场,自己饶有兴致地摆弄起面团。在李子艺的记忆中,面塑像是陪伴自己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高考填报志愿,李子艺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在老师的建议下,她将面塑技艺做成创业项目、参加创业大赛。2020年,还在读大二的她和同学们一起,成立徐州子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决心以年轻人的力量,将这项面塑技艺传承下去。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培养45名大学生和38名来自乡村的妇女做“非遗老师”,让他们学成技艺后,再当别人的老师,将面塑技艺像蒲公英一样,一传十十传百。

疫情后,许多活动无法线上开展,年轻人们灵机一动,决定向电商进军。只不过,别人卖产品,李子艺和小伙伴们带货的是打包好的非遗延伸手工体验课,来自乡村的“非遗老师”们在电商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课堂。李子艺介绍,目前网络课程的销量已达6.5万次左右,有43万多的点赞量。“很多人可能认为我们00后还是孩子,其实我们已经长大了,都可以成为非遗传承中最具生命力的一分子。乡村的舞台很广阔,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很荣幸,也希望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毕业在即,李子艺希望自己的面塑可以和香包、扎染、剪纸、陶艺等多种非遗技艺融合,建成一个非遗培训体验基地,乃至发展加盟店。在带动越来越多的乡民和大学生就业的同时,也能让当下年轻人触摸到乡村文化中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中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