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创新为翼,产业兴市动能澎湃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8-16
8月11日至12日,第七届“创客中国”2022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专题赛——新材料赛在海安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63个优质入围项目,围绕当下新材料产业链上的众多热点议题同台竞技、思维碰撞,“双创”热潮扑面而来。
近年来,海安始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战略定位,将创新理念融入发展基因、把产业强市摆在核心位置,相继获评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创建“国”字号、“省”字号基地累计达60余个,居全国百强县26名、入围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立足创新,
发展含金量不断跃升
今年5月28日,江苏鹰球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10亿元项目在海安高新区正式落户。该项目立足高端制造,开展高性能粉末冶金精密含油轴承精确成形技术研究,致力攻克国产高端轴承制造难题,补齐工业“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领域的高精度轴承方面短板。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6亿件高性能粉末冶金精密含油轴承的生产能力,预计新增年销售额2.5亿元。
立足创新,一大批像鹰球集团这样的科技企业正散发出巨大能量,成为海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最响亮、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名片。鹏飞集团、铁锚玻璃、通润汽车、亚太轻合金、天楹集团、威尔曼科技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威尔曼、鹰球集团、兴华胶带、东材新材料、昌荣机电等1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今,在海安,“国家队”的总数已达17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28家,位居全省前列。这些,都让人感受到海安这座双创活力城市的魅力和风采。
链式发展,
产业集群效应愈发凸显
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在创新个体不断闪耀的同时,自2012年起,海安启动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以链式发展助力海安市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今年以来,江苏图灵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大负载机器人”“小负载机器人”陆续上线,将为工业领域以及新零售下的“自主购物”提供技术支撑。落地海安之初,融资难一度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难题。当地有关负责人获悉后,积极在政银企之间牵线搭桥,帮助其获得中国银行海安支行800万元的授信,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当地化纤产业现有生产企业1000多家,锦纶丝年产量近50万吨,锦纶丝约占全国八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电梯产业拥有电梯整机全配能力,先后获评“中国电梯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电梯特色产业集群”;锻压产业程控锻锤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在海安,化纤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现代丝绸产业、电梯产业、锻压产业、建材机械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航空航天及轨道交通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机器人产业、环保装备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建筑产业、现代家具产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粮食物流产业等产业集群效应日渐凸显。
“之所以把‘新材料’专题赛放在这座城市举办,正是看中海安在新兴产业发展上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潜力,海安依靠产业兴市、稳固市场主体的决策值得肯定。”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朱世培说。
优化营商环境,
最优“双创”生态圈渐成
眼下,在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高性能聚酯基膜项目厂房正如火如荼地加快建设。该项目是公司四期项目,由年产4万吨的光学膜项目及年产2万吨的高端化特种功能膜项目组成,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不断加码升级,东材新材料自2012年落户以来,发展的脚步便未曾停歇。公司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落户海安并持续扩大规模,除了因为原料、客户在长三角外,这里的营商环境更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建设初期,开发区安排专人多次率队赶赴绵阳,到公司总部洽谈,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打消企业发展疑虑。投产后,“保姆式”代办服务切实兑现了“企业只要做好发展的事情,其余事情交给政府服务”的承诺。
2012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苏长江以北第一家落户县级城市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始终致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专业园区平台,不断完善园区体制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最好的条件、最优的环境、最佳的服务。国家级开发区被赋予项目审批、土地供给、融资担保等多方面的政策利好;成立行政审批局,在江苏省首创行政审批代理代办制度,享有设区市的行政审批权限,企业落户1天拿到营业执照,1个月办理好土地使用证,3个月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6个月可以投产;对投资项目实行联合办理、一站式审批、“保姆式”服务,为落户园区企业提供最有效的资金、用工、用地保障;在全市首创“海开心”营商服务品牌,并制定“十心十意”服务标准。